PD1增敏实战中的怪招 粪便移植

免疫检测点抑制剂PD1单抗,已经引入中国两年之久,治疗肿瘤,治病治根,一定程度地恢复患者的特异性免疫能力,令免疫系统持续攻击肿瘤。如果有效,有望长期控制病情,提高总生存期,甚至有望临床治愈。

然而PD1单抗整体有效率不高,除霍奇金淋巴癌和黑色素瘤,以及肿瘤指标MSI-H特别好的患者外,绝大多数,并不怎么响应。

一方面,医药科技界,不停地研发PD1的增敏剂,PD1联合放疗增敏,PD1联合靶向增敏,PD1联合化疗增敏,PD1联合溶瘤病毒增敏,PD1联合改良白介素增敏,PD1联合免疫细胞回输增敏,PD1联合肿瘤疫苗增敏,PD1联合其他免疫单抗,等等。

详见:PD1本不起效 硬是让它生效 冷肿瘤催成了热肿瘤 他是怎么做到的?

毕竟这些研究,需要临床试验一步步验证或否决,有效率和安全性的三期临床,经常需要数年十数年,才能审批上市。

正在写文时,又看到PD1增敏剂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临床试验中,AFM13增敏PD1(K药),一起联用,在霍奇金淋巴癌中的效果奇佳,CR率46%,ORR率达88%

K药单药,当年在相似的患者群体中的试验结果是,CR率22.4%,ORR率69%。

增敏剂,让PD1对该病的CR(病灶消失)率提高了一倍,着实喜人。

肿瘤患者,病情进展危急,往往等不及,也等不起,所以,民间的PD1增敏,也在实战中,不断尝试。

一年多来,在肿瘤病友的实战中观察到,还有这些民间的PD1增敏:

消癌平(中成药通关藤胶囊)增敏PD1

胸腺肽法新增敏PD1

二甲双胍增敏PD1

中医艾炙增敏PD1

阿司匹林增敏PD1

病灶热敷增敏PD1

瘤内注射(今又生或白介素IL-2)增敏PD1

蜜蜂蛰穴位增敏PD1

等等,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活下去,走投无路,无计可施,自愿试验,风险自担。这都好理解。

大便治癌(粪菌移植)来增敏PD1,实战中不断出现,华哥更是被拉进一个粪菌移植的肿瘤专群里,观摩和了解他们的实战情况,已达半年之久。

先说一下理论基础:

人体肠道菌群与抗癌治疗的疗效、抗癌治疗的耐药,密切相关,尤其是肠道菌群与PD1单抗的疗效,有一定关联。

2018年8月,权威学术杂志《科学》,在同一天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3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基本类似的结论:

肿瘤患者肠道菌群的数量、种类和构成,与这些患者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疗效、生存期密切相关,其可能的原理是肠道菌群参与了抗癌天然免疫反应。

惊奇发现后,医学科技界,立即展开:

第一类研究,从肿瘤患者那里获取大便标本,对PD1有效,和对PD1无效的病人大便中,到底有何不同?

肠道菌群种类太多,成千上万种类型,有些细菌医学界目前都不认识,哪些细菌参与了PD1单抗起效的过程,太复杂,研究不清楚,有说双歧杆菌参与了,有说疣微菌,科学家们,各说各话,目前各种学术论文依然存疑。

第二类研究,在动物试验中,把对PD1有效的老鼠的大便,移植到治疗无效,或者完全无菌的老鼠体内,然后注射PD1单抗,观察这些老鼠身上的肿瘤,是否对PD1有反应。

老鼠与人差别很大,研究的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效的老鼠,肠道菌群,又跟喂给的食物种类有关,太过复杂,这方面进展也很缓慢。

于是,在欧美,一小部分心急的科学家,已经开始构思和启动,粪便移植试验联合PD1单抗,治疗部分晚期癌症。

当然移植的粪便,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捐献者身体情况,严格检测,有很多限制性条件。

2018年11月,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华人学者Yinghong Wang,用菌群移植FMT,成功治疗了第一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的结肠炎病例,证实调节肠道菌群的干预方法,可用于改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

当时选取了两位肿瘤患者,他们使用英夫利昔单抗和维多珠单抗,进行肿瘤免疫治疗后,发生了难治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为了改善这一副作用,让这两位患者接受来自同一健康合格供体的菌群移植HMT。

其结果振奋人心:

其中一位患者在首次HMT后就达到内镜下完全缓解;

另一患者在第一次HMT后的67天实施了第二次HMT,也得到了内镜下完全缓解。

这证实了调节肠道菌群的干预方法,可用于改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结肠炎。

该试验,还进行了肠道菌群检测结果分析,采用16s测序对供体,以及患者HMT前后的肠道菌群特征,进行检测。

发现患者进行HMT后,短时间内肠道特征会变得与供体相似,之后与供体的相似度减少,但仍不同于实施HMT之前的菌群特征。

粪菌移植,治疗免疫疗法的副作用虽然成功,但只有两个样本。

又有科学家,把对PD1敏感者(被PD1单抗CR了病灶的肿瘤患者),粪便移植到同种肿瘤的对PD1不响应的患者体内,结果发现,对PD1的响应发生了改变。

粪菌移植交流群里的炳叔,患有透明细胞肉瘤,原发臀骶处,手术后放疗巩固,仍然复发并多发转移,肺部和肝脏,还有脑部和骨转移,化疗对这种肉瘤不敏感,基因检测结果:PD1相关指标不佳,而且都是无药基因突变。怎么办呢?

帕唑帕尼耐药后,炳叔走投无路,盲试七次PD1后无效,病灶仍然进展。

在粪菌移植群里,有位对PD1响应特别好的患者小忠,一次PD1单抗后便免疫性高烧,二次PD1后,原发病灶缩小到三分之一,三次PD1后,肺部CT显示,结节全部变成磨玻璃影。

阿忠虽然也是恶性肉瘤,但与炳叔不同,他是多形性未分化肉瘤,炳叔仍然眼红不已,得知阿忠也是安徽患者,离自己较近后,犹豫再三,决定向阿忠购买晨起大便,让家人给自己试验粪菌移植。

大致过程:捐献者早上起床时的大便,获取后,迅速用生理盐水稀释,然后过滤,去掉残渣后,20-100g粪便制成200-500ml混悬液,滤液倒入灌肠袋,马上开始灌肠。

保持灌肠液在肠道内4小时以上,患者呈仰卧位以减少便意。如果失败,立即重复灌注。

灌肠后的第二天,注射PD1单抗。21天灌肠一次,21天注射PD1一次。

炳叔灌肠四次后,在群里公示的复查报告显示,原发病灶和脑转移灶相比上次没有变化,肺部和肝部转移灶,有所缩小,但不是特别明显和确切。

炳叔说,他希望能找到一位透明细胞肉瘤CR的病友做粪源,他认为相同病理,可能更有效一些。

粪菌移植群里有一位圆细胞脂肪肉瘤病友,群昵称叫圆脂廖春,他自述粪菌移植增敏PD1让他的病灶接近CR。

他的粪源是一位粘液性脂肪肉瘤被PD1完全CR的病友,已出群。群管理员介绍说,圆脂廖春是群榜样。

粪土微生物群移植(简称FMT),是新型并且非常有潜力的一种治疗方案,因需要将健康人的排泄物转移到患者肠道中,需要非常严格和安全的管理流程。

以前,粪菌移植,主要用于治疗难治性梭状芽胞杆菌感染CD,根据文献记载,副作用,除了粪源不健康,经肠道传染性疾病外,还观察到短期不良反应:腹泻、腹痛、嗳气、便秘、发热等。

可见,粪菌移植,是一项前沿的摸索阶段的治疗技术,对捐献者有严格的身体条件要求,对移植过程中的技术,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希望医学界尽快抓紧研究,大幅提高PD1的有效率,造福于肿瘤患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