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你的长相,早就已经暴露了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当中,往往遵循一个从外表到性格再到内心的交往过程,所以人们“初见”之后对彼此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在这种前提下,人们容易被一种观点误导,那就是自己看到的某个人的长相也许就会被当成其本身的性格。常见的就是一些诸如“长得就不像好人”之类的评价。
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于《狂人日记》意味深长地发出深思:“从来如此,便对吗?”
所以,对于一个人性格以及品德的判断是不应该简简单单通过某种标准去判断。当然,一个人的长相从某种程度上是与其性格及内心有一定联系的。
关于这种联系,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相关知识就曾经进行过推断。比如说源自于古代的面相学(physiognomy),这种学说认为,人的长相是可以推测出其命运的。

面相学溯源

众多学者以及专家都对面相学的起源进行过考证,现今大多存在这几种猜测。大多数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认为,这种学说其实就是古人根据一些经验和案例总结而来的。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这种学说是源自于古代的巫医之术的,将人体的健康状态与各种经脉等联系起来,最终产生了这种联系。据考证,自黄帝时代便存在。
还有人认为,这种学说是与众多阴阳、命理相关的,比如天干地支、五行学说等等的结合。
还有的专家认为这种学说是源于春秋时期的,众多名人志士都曾与这种学说有关联,比如洪武帝的大将刘伯温。
那么面相学究竟拥有什么样的内涵呢?
其实这种学说有些类似于中医,中医当中存在“望闻问切”四诊法,面相学也讲究通过一些表现来推测人的性格及命运。
史料可考的最早的面相学理论相关的人物是汉朝的许负,他根据这一学说提出众多理论,甚至自成体系。女性能够通过面相学相关的造诣而被封官加爵,足以看出其对面相学的研究之深入。

面相学与人面特征

在中国的面相学产生之后许久,西方也出现了类似的面相分析学说。这一时间大概处于十七世纪伊始。
法兰西的解剖学者加尔以及斯博兹穆曾著有《神经系统的生理解剖学》一书,二人在这一著作当中提出一种名为“颅相说”的学说。重视的是人的颅骨形状以及其内心善恶的关系。
我们知道,不同的文明对于人性之始的猜想是不同的。苏格拉底认为,那些天生面黑的人,往往都是比较“恶”的。
两个解剖学家认为,人的颅骨形状是与身体上的神经以及各种部位存在着联系的,所以颅骨形状的区别会反映出其某些身体特征。
他们还曾经提出过相关的知识体系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人的大脑当中存在着30个左右的功能区,分别负责个体的不同行为。但是这些观点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当时,并未得到验证。
经过现代医学的相关验证,人们发现,个体颅骨的形状与其大脑的构造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个体的行为并非仅仅是某一个部位决定的,而是众多神经系统共同互动而形成的。表面上看人的行为和面部特征并无联系,其实不然。
曾经在美国进行的另一项实验就证明了面相与性格之间的联系。
实验者找到一些参与者,将他们两两分组,并且让其中一人对另一陌生人的性格做出猜测,这种情况下的依据就只能是对方的长相。
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仅仅依靠长相而做出的对于性格的判断,居然准确率还十分的高。犯罪部门相关的数据表明,不同面部特征的人,也拥有不同程度上的犯罪冲动。
比如那些已经拥有犯罪行为的犯人们,他们的双眼距离往往比较小,这一点相对于普通人而言是比较明显的一项差异。
还有一个明显的差异存在于嘴部,那些犯人的嘴角往往是朝下的,并且人中线比较明显。普通人则恰恰相反。
当然,这些只是通过大数据平均出来的特征,并非是所有这样的人都是罪犯,具体还是要根据生活中的行为来判断。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Wolf, J. R., & Arkes, H. R. (2016). The power of touch.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3(6), 476–48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