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脚下低调千年古村,曾为徽州最富之地,景色媲美宏村还免门票
有人说,走进安徽黄山便走进了古徽州。因为在它脚下散落着不少如水墨画般的乡村,小桥流水与薄雾浓云相互笼罩,青砖小瓦马头墙与深宅大院交相辉映,处处流露着徽州的诗意美。西递、宏村、塔川......对于这些知名的安徽村落你可能都已经领略过了,但在黄山,绝美的古村可不止于此。
位于安徽黄山徽州区西部的西溪南村,就是一处非常低调却透着灵气的1200年历史的古村落。西溪南村由唐后始建,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是徽商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商者,足迹遍布扬州、南京、杭州及沿淮一带,当官者,高官接踵,于是被誉为“歙邑首富”,意思是徽州最为富庶的地方。
吴氏是村里的大姓,其家族在扬州从事盐业,发达兴旺后回到家乡,开始修祠建社,新建学堂会馆,并广招名士前来吟诗作对。所以古村浓厚的人文气息也流传至今。诸如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唐伯虎、祝枝山经常来此游玩,村里叫“果园”的私人花园相传乃二人规划。
后因太平天国的战祸使村落逐渐衰落,甚至到如今鲜为人知,村落因此保留了相对原生态的模样,部分古建筑仍在,遍布着皖南村民的乡居生活足迹。当与古村相同年纪的银杏树落叶纷飞,荡起诗一般的涟漪时,啾啾鸟鸣,缠绵溪水,共同组成了一幅美妙乡村画卷。来这里,才与徽州本色更近了一步。
还未进古村,已被村口的一片湿地和枫杨林所吸引。小溪环绕着林木缓缓流淌,棵棵百年老树将村庄包围,交错的树枝几乎延伸至水面。水倒影着树,树映衬着青砖白墙,任谁看了这番场景,疲惫的身心都会得到舒缓。走在高架在溪水的独木桥上,犹如画中游,给人以无限遐思。
古村很大,大小青石板路阡陌交错,若是第一次来,很容易迷失。间或会遇到村民在忙活,歇息间隙会扬起手跟游人打招呼。因为游客很少,倒是能用心感受当地独有的民风。那些老屋外墙虽斑驳,不知名的蔓藤却已攀上了檐,满目绿意十分养眼。还有村口树林里窜跃的松鼠,偶尔蹦跶到小径上,充满了趣味感。
西溪南村尚存国家级文保老屋阁、绿绕亭以及清明古建筑100多幢,它们大多数依山傍水,清秀得恰到好处。其中老屋阁为明代富商吴息之的旧宅,是一处有500多年历史的典型明代徽式建筑,极具观赏性。正面是水平高墙,侧面是错落山墙与院墙,倒影入池,深幽静雅。
绿绕亭则为明代较为稀有的过街亭,名字来源于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句诗。祝枝山来村里玩时,曾作诗称赞过街亭,认为其铆合拼接工艺精湛。如今漫步到亭子边,如果不稍加留意,会以为是一座普通的旧亭。但仔细观摩,会发现梁上有彩绘,清丽典雅,颇有元代彩绘遗韵之风。
紧挨着绿绕亭的渔翁塘,是果园池塘的上游,从雷堨引来的水在这里过滤沉淀后,再流入果园。绿绕亭与老屋阁正好东西相望,溪水相隔,恬淡又安谧。
另一处有名的建筑果园,便是吴天行的私人花园,建造之初依四季布景,呈现出雅致景观。即使经历了数百年风雨洗礼,从园中各处遗址仍能窥探出设计的巧思。有珍花异木,有大塘小池,相互穿插,景色旖旎。
走在西溪南村的古商业街正街上,街道同样依溪而行,每隔数十步渠上就有供村民便利与浣溪的石桥和埠头,生活气息极浓。古街道虽窄,却也是徽州美食集中地,臭鳜鱼、毛豆腐、黄山烧饼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价格不贵,任意吃到饱。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村的丰乐河边,能遇到不少卖黄山烧饼的小摊。表皮薄如纸,口感松脆,内陷以猪肉和梅干菜最受欢迎。有机会不妨亲自吃吃看。
也许西溪南村没有安徽黄山其他知名古村的热闹与设施完善,但它沉淀千年的底蕴却在不断重生。这里没有围墙、与商业氛围隔着距离、不见车水马龙的嘈杂、不收门票......它更像一座有生命的鲜活古迹,指引着游人“归园田居”。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