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未必是好事,因为家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校。
一直以来,对于上不上寄宿学校,都有两派非常鲜明的观点,而我属于:反对派。我反对一是因为做不到,另一个原因是我身边上寄宿的孩子,都上成了失败案例:12岁的时候,表弟被送到市里一所竞争非常激烈的私立寄宿制中学,我眼睁睁看着这个孩子在一学期内,体重从130斤掉到90斤,还患上了胃病。表弟始终与父母有种疏离感,他说,就是那个时候埋下的。孩子小学开学刚一周,闺蜜向我哭诉,后悔让女儿住校了。那个平时风风火火的小女孩,上了5天学,晚上打电话哭了5次,回到家却不吭声了,问她怎么了也不答,周末就蔫蔫地在家写作业、看电视,像变了一个人。
01
去寄宿制学校,是谁的需要?
家长给孩子报寄宿学校,本意都是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成长。“工作太忙了,顾不上孩子,没时间给孩子辅导作业”、“在家一有空就玩游戏,进入集体生活能收敛点”、“孩子自理能力差,送去住校锻炼锻炼”。
孩子在家写作业,没有时间精力管,想管管不好,学校都能解决;寄宿学校集体作息,不容易养成拖拉、懒散等坏习惯……
让孩子进入寄宿学校的确可能对学习好,又能解脱家长,实质上却是把家长的责任让渡给学校。让孩子好当然是家长的真心,想当“甩手掌柜的”也是家长的真心。
英国《卫报》“aletterto……”专栏,一个上过寄宿学校的男子,长大后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他诉说寄宿生活给自己带来的种种痛苦,表达了对父母的愤怒和不满。而他最在意的,不是当初如何受欺负,而是当自己把学校的问题告诉父母时,父母没有帮助他。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明确地反对寄宿制,她曾说过一句话:如果父母和孩子隔断开了就能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的话,那么孤儿院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那6年,等于我爸妈并没有参与我的喜怒哀乐,有的时候跟同学争吵,有的时候被老师骂,哪怕是成绩考得很好,5天之后,我已经想不想来了。
孩子自立、学习好是父母想要的,孩子最想要的是:家长的陪伴!长期寄宿的孩子,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潜意识里其实既对父母有怨恨,又害怕父母抛弃自己,所以他们会对父母表现出特别复杂的情绪,抗拒、委屈、愤怒、讨好、过度黏腻……
02
父母的离席,对孩子来说真的好吗?
1930年美国教育学家斯基尔斯在一家福利站做了一个环境干预的追踪研究。研究人员将他们从孤儿院转移到智力轻度落后的妇女开办的教养院。6个月后,他们的智商测查发现,两名孤儿分别达到了77和87;27个月后,他们的智商测查分别达到了95和93,几乎与正常儿童无异。为什么只是换了环境,孤儿的智力就得到了大幅提升,研究人员给出的原因是:寄宿学校可以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不过孩子的自由活动时间少,个体得到关照更少。当孩子有问题无法处理时,家长不能及时帮忙,尤其是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充分证明了早年情感滋润对一个生命有多么重要。心理学家给两个婴猴准备了两个妈妈:一个铁丝妈妈、一个绒布妈妈。虽然当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但它们宁愿不喝奶,也愿同绒布妈妈呆在一起。要知道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光是有血缘是不够的,只有长期的、高频次的相处时间,孩子内心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我们知道0-3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时间,但并不是3岁之后就不需要了,终其一生父母都是孩子最重要的依靠。3-6岁是性格初步形成期,6-12岁才是孩子性格品质固化期,在这个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错过了,一生都难以弥补。
03
好好珍惜陪伴孩子的日子
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目送,他有一天会长大,有一天会独自跑到外面的世界流连忘返,但在他最需要你的时候,尽量别把他推开。有人说,一个男孩长到10岁,就有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和自己的社交圈,妈妈再难影响他了。有人说,一个女孩长到9岁,就有了自己的秘密和玩伴,就不愿每天待在妈妈身边了。尹建莉老师说:“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送孩子去寄宿学校,专门学习餐桌礼仪是教育,但跟孩子一起吃饭,让孩子拿碗筷、收拾餐桌也是教育;寄宿学校每天规律作息,全体同学同一时间做一件事是培养自律;但把孩子每周要完成的事项列下来,让孩子自己做好时间规划、按时完成,也是培养自律;花费不菲,送孩子上英文戏剧班陶冶情操;但陪孩子一起去逛逛博物馆、爬爬山、打会儿篮球也是陶冶情操。一位朋友家孩子本来上的是寄宿学校,但为了陪伴孩子,宁愿搬两次家,也要坚持让孩子走读。我小时候每次写作业很晚,起身上厕所时,爸妈房间总有一盏桔色的灯亮着,那是为我留的。
小时候有一次挨班主任批评,回到家还觉得特别委屈,一直哭一直哭。我爸说,“其实你们老师说的也没错,要不然你吃完接着哭。”就那一句话,我心结一下子解开了,第二天,我化学考试拿了第一名。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即使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选战中,也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女儿的家长会。最好的父母无非是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在他身边。对于一些教育不方便的地区,比如山区、村民居住比较分散的地区,孩子们走读,可能需要凌晨5点就起床,还要走很长一段路途,山路崎岖,孩子们辛苦还容易发生危险。寄宿就可以减少孩子们在路上的奔波和风险,也不会把每天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走路上,对身体和学习都有帮助。但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如果有时间、有条件、有能力,请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
来源:教育(ID:edu618),致力于为1~12岁儿童打造前沿、权威的家庭亲子教育平台,通过解读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跟进教育部政策,为家长提供有指导价值和意义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