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向海外运输瓷器的木质古沉船,1987年在广东省阳江海域发现,2007年12月整体打捞出水,放入已经建好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中,继续发掘并提供展览。
南海一号中除了大量精美瓷器和铜钱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铁器,主要为铁锅和铁钉,由于沉入海底时间太长,铁锅、铁钉和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变成巨大的凝结物,就像我们现在国人抢日本电器一样,古代外国人以及日本人非常喜欢中国的铁锅,而广东佛山的铁锅从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都享誉中外,南海一号上的这批铁锅就是佛山铁锅。从宋朝到清朝,佛山铁器十分发达,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铸造的铁线、铁锅、铁链、铁砧、铁针、农具、军器和钟鼎等产品以其质量上乘享誉全国,产品遍及海内外,如果说佛山的铁锅在宋朝时候只是质量好的话,明朝景泰年间,佛山的工匠们率先发明了先进的制造工艺,即“红模铸造法”,而佛山有一种特有的红山泥,非常适合铸造铁器。有了这两种“神器”加持,佛山铁锅自然无往不利,明朝中叶以后,因铁器出洋获利数倍,铁锅与丝、棉、瓷器等中国商品也大量出口东西洋,以换取白银,成为响当当的硬通货。清朝时期虽然闭关锁国,但是广州是唯一一个通商口岸,佛山铁锅作为广东的特产,自然不愁销路,据清朝蒋良麒写的《雍正朝东华录》记载:“(夷船)所买铁锅,少者自一百至二三百连(连为量词,类似打)不等,多者买至五百连并有一千连者。其不买铁锅之船,十不过一二,查铁锅一连,大者二个,小者四五六个不等。每连约重二十斤,若带至千连,则重二万斤”。由此可见当时佛山的铁锅有多么的受欢迎,这场景简直就像国人现在在日本抢马桶盖。也正因为佛山铁锅的影响,现代日本人仍将做中餐使用的铁锅称为“中华锅”、“广东锅”。中国的铁锅历史悠久,与古代的釜相近,铁锅最早出现在西汉,河南南阳瓦房汉朝冶铸遗址中出土过釜范和铁釜,足见铁锅出现的时间之早,当然中国历史上有不少铸锅业中心,最出名的当属佛山。佛山铸造的铁锅不易生锈,不吸油,光滑美观,深受人们喜爱。清朝范端昂在《粤中见闻》中感叹:“佛山俗善鼓铸……锅以薄而光滑为上,消炼既精,乃堪久用。”不知道现代的章丘铁锅是否能与之相比。铁锅的热销,让佛山的铁锅衍生出了更多的样式,当然也是各行各业对铁锅的需求不同,佛山铁锅的种类有单烧、双烧、牛锅、糖围、鼎锅等。清朝学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对于铁锅的种类是这样描述的,“大者曰糖围、深七、深六、牛一、牛二,小者曰牛三、牛四、牛五”,“以五个为一连,曰五口,三个一连曰三口,无耳者曰牛魁曰清古”。足见佛山铁锅行业多么的发达。佛山的铁锅行业与其他行业相辅相成,首先生产出大量铁锅,与制糖、制盐、制茶、丝织等使用铁锅的行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带动了佛山区域的经济发展,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镇之一,而现在的佛山早已经成为家用电器、电子信息化设备加工制造基地,但佛山铁锅给佛山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