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春《瞭望》撰文:文化传播当看《遇见大运河》

文化传播当看《遇见大运河》

■李广春

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提炼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特质,再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增添文化认同,是文化传播行之有效的方式。广大艺术工作者以文化传承为己任,砥砺从艺初心,坚持守正创新,创作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艺术特点的精品力作,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但也有些作品,作者自鸣得意、观众不买账,虽一再斩获大奖、市场却很平淡。对此,一些艺术工作者百思不得其解。

杭州歌舞剧团的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或许可以给出答案。该剧自2014年5月首演以来,从杭州出发,沿运河城市一路巡演,还不断应邀赴法国、俄罗斯、希腊、埃及等世界运河国家城市巡演,让大运河“流动的文化、活态的遗产”,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气派的“金名片”。该剧已连续演出200多场,不仅在国内巡演,而且在海外也很受欢迎;不仅普通观众用上座率证明自己的喜欢,而且业界以国家重大艺术基金项目对此给予肯定;不仅有很好的艺术性,而且有较强的思想性,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以运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授予他们“文化遗产传授使者”称号。

该剧时长一个多小时,以艺术家的大运河之旅为故事,在他与大运河中一滴水的她相遇、相恋、相爱的过程中,艺术化呈现中国大运河开凿、繁荣、遗忘、重生的历程。现代舞美与传统服饰交融,电视语言与盛唐气象交替,百姓生活与家国情怀交织,丝竹之音与管弦之乐交混,既舞之蹈之,又歌之言之,让传统舞蹈艺术更具张力和感染力。剧作一经公演,就经久不衰。如果说有什么诀窍,那就是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在精品创作中把握艺术规律,在精益求精中强化传播效果。

观众喜不喜欢是衡量艺术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从《遇见大运河》经久不衰的演出中,我们可以探寻文化传播成功的秘诀。

好主题让观众看得懂。以百姓心为心,对文化传播至关重要。插科打诨式的“三俗”低估了观众的智商,不受欢迎再正常不过,但生硬说教也会让观众敬而远之;故弄玄虚让观众看不懂,自然也不会有好的文化传播效果。《遇见大运河》通过爱情故事将运河是致富河、幸福河的主题进行艺术化表达,将开凿、繁荣阶段的开放包容、通江达海的运河文化精神内涵进行深度开掘,在遗忘、重生阶段,视听盛宴的享受,挡不住人们对当下文化遗产现实命运的思考,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行动。这样一种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故事呈现、艺术表达,提炼出的主题又怎能不直抵人的心灵,引起强烈共鸣?看懂了,才能理解;理解了,才能觉悟;觉悟了,才能行动。当下许多志愿者为呵护运河,或做志愿讲解,或做环境保洁,或做理论研究,或做文艺演出,或许都与此有关。

好故事让观众坐得住。爱情是艺术表现永恒的话题。艺术家的大运河之旅,与运河化身一滴水的她穿越千年的相遇、相知、相恋、相爱,将大运河的前世今生,表现得或举洪荒之力,或现盛世之景,或有失落之感,或呈醒悟之状,时而荡气回肠,时而愁肠百结,时而峰回路转,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让一个千年运河的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其实,人物已不太重要,关键是人们记住了大运河。具有时代感的故事演绎,文化传播自然获益匪浅。

好表达让观众愿意看。大运河是活态文化遗产,让它开口讲话,讲好中国故事,着实不易。《遇见大运河》运用舞蹈艺术呈现,确实是一个高难度的动作。选择什么样的艺术样式呈现文化主题,艺术界一直很纠结,另起炉灶怕坏规矩,因循守旧怕没观众。其实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任何成熟的艺术都是经过无中生有的创造,再经过大家的打磨,逐步打磨定型的。一成不变的艺术经典是不存在的,能让观众愿意看的表达才是好的艺术。《遇见大运河》可以讲是一个先锋实验剧场,舞蹈艺术中融入了行为艺术、戏剧艺术,舞蹈中有说唱,旁白加深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歌唱升华了剧情主题,从而使剧作更加亲和,更加接地气,更富有艺术感染力。而其演出的经久不衰,更加证明了艺术创新表达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编辑  于彬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