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风亮散文】弦上谁解流水意
弦上谁解流水意
文/鞠风亮
三月花季转瞬即逝。夜来风雨声声,早上开门一片绿意葱茏,黄鹂啁啾问我春天去了哪儿,我也很茫然——春天,曾经来过吗?姹紫嫣红的喧哗像极了一场短暂的演唱会,准备了很久却只有片刻的热烈,杯中红酒刚放到唇边,人散去,一弯新月如钩。这么短,这么急促,这么不由分说,让场里场外的人们猝不及防,《牡丹亭》里的青衣水袖一甩: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哉。
几年前看到一幅漫画,至今印象深刻,一位数学家挑战世界上最难的代数题,他废寝忘食拼命地演算了很久,最后的结果居然是零,数学家口吐鲜血一头倒在地上。如果早知道结果是零,他也许不会费这些功夫去计算,但是不计算又怎知结果是零呢?这就是人生的悖论,明知道“是非成败转头空”,但还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多少人挣扎在入世和出世边缘,多少人徘徊在利禄和田园关口,穷其一生,找不到最好的答案。
闲着的时候,偶尔听听音乐。比较喜欢莫扎特,他被西方人称为“上帝的得意门生”,听他的《魔笛》,小提琴优雅的序奏之后,各种乐器次第展开,呈现出一幅绮丽的音画,那清澄晶亮的色彩,如同由阳光与花香、幸福与欢笑交相辉映,充满了柔美、宁静的气息。听着闪耀在水尖上的音符,会叠印许多画面:年少春衫的洒脱,轻盈静美的邂逅,一腔豪情的奋斗,郁郁不得的惆怅……莫扎特的作品明快中暗藏忧郁,仔细听,从森林的呼吸里、从城堡的孤独里都可以品出欲说还休的忧伤。记者问爱因斯坦:您害怕死亡吗?爱因斯坦点头称是。为什么?爱因斯坦悲伤地说:因为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了。
2015年秋天,经过沂水城西层峦叠嶂中的西墙峪,在山顶处,我停下车,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夕阳西下,呼啸的山风刮过松树林子,山涧的泉水叮咚作响,眺望山下炊烟缭绕的村落,碎玻璃一样反光的小水库。幻想自己不用再工作了,来这里种点菜养些鸡,伴着钢蓝色的山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者牵着爱人的手,和她一起相守与世无争的安宁。此情此景,想起2012年春天去昆明,在华亭寺看到的一幅楹联:
尘外不相关,几阅沧桑几阅海;
胸中无所得,半是青山半是云。
看山,山乃峻;望水,水已清。那一刻,心里像被清泉洗过一样,有种表里俱澄澈的轻松。
一个人在西墙峪呆了很久。
卑微而勤奋,一如既往地忙碌着,像蚂蚁一样碌碌无为。听听莫扎特,听听肖邦,也听听《彩云追月》、《潇湘水云》、《渔舟唱晚》,空灵的高山流水和生活的急管繁弦平分秋色。成就成了吧,败也就败了吧,想开了就好,在《十面埋伏》铺天盖地的鼓点中,没有永远的胜利者。
三月走了,四月来了;春天走了,夏天来了。倚在西墙峪的老柏树底下,泡一杯槐米茶,任光阴像放映机的镜头,把一格一格的日子投到的生命银幕上,不疾不徐,不温不火……
作者介绍:鞠风亮,男,山东临沂人,生于上世纪70年代。资深工人,在电弧焊和氧炔焰的融冶中百炼成钢,穿过机床和行车的森林,数十年光阴漂白蓝色帆布工装。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