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金融市场迎来重大挑战!
目前,由于金融、互联网的行业特殊性,融资主体的信用问题、风险管控问题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相应的法规与政策仍有缺位,监管体系尚需完善。但业内已有机构在此领域率先做出了较多探索与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关理论成果和成功的实践案例。随着政策进一步的完善与鼓励、行业内机构的持续探索与实践,标准化的市场制度将趋向完善,在未来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必将迎来黄金十年!
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从商品市场向资本市场过渡,蕴含在艺术品之中的金融属性开始显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所以在我国建立现代化的艺术品市场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我国艺术品金融化发展即指利用金融市场中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条件支持艺术品市场发展、促进艺术品市场与金融市场融合,并最终实现艺术品资产向金融资产的转化。
艺术品产权交易所,作为文化艺术品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桥梁,为文化产业打通了更为广泛的融资通道。自2009年7月1日,国内首 家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北京华彬艺术品产权交易所正式揭牌、成立、运营后,国内相继发展成立了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在艺术品实体交易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品的托管、鉴定评估、挂牌上市、交易、退市等环节,最终实现艺术品的产权交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成立和正在筹备成立的文化产权交易所已有20余家,且这个数字仍然在不断增长。
艺术金融行业目前的三个痛点,一是资讯匮乏;二是缺乏专家;三是缺乏为艺术品提供常态化贷款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艺术行业近年来与金融的交流也逐渐增多,例如许多艺术工作者跨界投资市场,许多金融界人士也开始关注艺术并且具有艺术素养。他强调,培养艺术金融专 业人才非常重要,既懂金融又懂艺术的人才能真正将艺术与金融贯通起来,使艺术金融融为一体。
在运营平台方面,传统的金融业态是证券、银行、保险、信托,传统金融业态对中国艺术品金融发展的介入度不高。尽管目前也有金融机构在试水金融服务的创新改革,采取多种金融工具和开发多种金融产品去盘活艺术品存量,以满足巨大的市场收藏和交易需求,但由于艺术品金融行业的专 业性,其经营往往是作为品牌营销或维护客户关系的手段,是金融机构主营业务的助推器,成熟的艺术品金融还需要由专营机构来运营。
中国人讲究“盛世收藏”,在马未都讲了多年的收藏经之后,很多人对于艺术品早已热情高涨,可是普通投资者面对着拍卖会上那些动辄几百万元起拍的名家大作,更多人只能望洋兴叹。而艺术品和金融相遇,让那些人们印象中被巨贾富豪藏在密室中的艺术品得以平民化,投资者可以通过比较小的资金投入参与到艺术品投资之中,加之高回报的诱惑。这着实让投资者兴奋了一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大数据应用研究的逐步深入,大数据在海外文物展品保险业得到不同层级的应用,一些专 业的、有实力的艺术领域保险公司已经加大对大数据研究的投入,将大数据作为文物展品评估系统的重要工具。例如,最 大的艺术保险公司之一的安盛公司,其内部建有一个文物艺术品数据平台,其中包含了其通过权 威渠道获得的拍卖公司、大型画廊的各类艺术品成 交数据,每一个数据进入这个平台后,就可成为其为投保的艺术品计算市场价值的依据。通过大数据查询艺术品的市场流转记录,对艺术品进行更为精准的估值使得业务得到更深层次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