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交易所修订退市规则 8000亿成交额或流向优质标的
12月14日晚,沪深交易所对《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多项配套规则进行修订,并发布修订后的相关规则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开征求意见。
对此,有券商分析师指出,短期内处于退市边缘的公司成交额或明显下降,或有超过8000亿的年成交额转移至优质标的。
设立风险警示板专板交易
深交所新闻发言人透露,深交所此次修订退市相关业务规则,新增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市值低于3亿元、信息披露或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半数以上董事无法对年报或半年报保证真实准确完整、重大违法财务造假、退市风险警示股票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等退市指标。
同时,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退市整理期从30个交易日缩减至15个交易日,取消交易类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同时放开首日涨跌幅限制。
并专门设立包含风险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在内的风险警示板,对风险警示股票予以“另板揭示”。
此外,本次修订考虑到可转债兼具股票属性,同步取消可转债暂停上市,不再另行规定其终止上市条件,明确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可转债同步终止上市。
2020年为起算年
对比今年6月创业板退市制度改革,深交所新闻发言人表示,本次修订进一步细化完善有关退市指标,优化退市实施程序:
新增重大违法财务造假组合标准,从净利润、利润总额和资产三方面对公司是否触及重大违法退市进行判定;
将重大违法终止上市程序中上市委员会两次审核调整为一次审核,退市整理期同步缩减至15个交易日。
改革完成后,创业板与主板(含中小企业板)在主要退市指标、退市流程等安排上基本保持一致。
此外,在交易机制方面,对风险警示股票设置交易量上限,投资者每日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和盘后定价交易累计买入单只风险警示股票的数量不得超过50万股。
并明确,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情形、退市指标从2020年开始起算,重大违法类退市指标以2020年作为连续三年的首年。
同时删除了“本所创业板不接受公司股票重新上市的申请”,规定符合本办法规定的重新上市条件的公司可向本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请。
连续两年碰线即终止上市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则指出,本次退市制度改革明确上市公司连续两年触及财务类指标即终止上市;完善了面值退市指标,新增市值退市指标;改变以往单纯考核净利润的退市指标,为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的组合指标;特别是通过财务类指标和审计意见类型指标的交叉适用,打击规避退市。
退市标准上,将原来的面值退市指标修改为“1元退市”指标,同时新增“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3亿元”的市值指标;在原来信息披露重大违法退市子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财务造假退市判定标准。
退市程序上,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明确上市公司连续两年触及财务类指标即终止上市等。
与此同时,科创板进一步完善了重大违法类退市指标,引入量化判断标准;同样实施财务类指标和审计意见类型指标的交叉适用;取消因触及交易类指标的退市整理期,压缩退市时间;衔接上市条件,补充红筹上市企业的退市标准。
8000亿年成交额流向优质标的
上市公司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参与积极性,渤海证券徐勇认为,完善退出机制对于吸引投资者、高质量公司入市均有重要意义。
中信证券首席政策分析师杨帆则表示,退市制度改革总体上利好优质标的,加速优胜劣汰,但需关注时间节奏。
她指出,在此前的改革作用下,资本市场已出现风格的明显分化,如沪深300相对中证1000和ST板块明显跑赢,特别是对ST板块的炒作现象2017年后明显减少。
由于过渡期安排,在短期上,杨帆预计本次改革的影响以预期影响为主。第一轮预期冲击或在2020年末至2021年初出现,或源于监管层推出一批重大违法违规的标志性案例,存在不同程度违法违规事实的公司成交额或明显下降,资金或部分流向优质标的。
第二轮预期冲击或在2021年末开始,处于退市边缘的公司成交额或明显下降,资金或部分流向优质标的。
资金逃离退市边缘公司的行为难以在改革落地时立即发生,而是需等待退市的临近。杨帆指出,计算主板(含中小板)退市边缘公司在2019年的年成交额之和,在70%的假设下,约有8110.9亿的年成交额可能受预期影响转移至优质标的。作为对比,沪深300在2019年的日均成交额为1561亿,故退市制度改革在短期预期上对优质公司的利好作用较为明显。
杨帆认为,在2022年中期开始,或可见到被动退市率的明显提升,退市幅度或可达到5倍以上,进一步促使资金流向优质标的。此外,随着注册制的推进,以及并购重组和破产清算等制度的改革深化,预计主动退市率也将出现一定的提高趋势。
长期视角下,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并购重组和破产重整等制度的完善,主动退市或将逐步增多,甚至成为主流的退市方式。
杨帆表示,在长期上,美股市场主动退市大量存在的情况或将在A股市场上出现,甚至有可能超过被动退市成为主要的退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