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是千人一面,还是各有千秋,我们如何欣赏古代仕女图?
2020-12-11 07:58
中国传统绘画,能分为花鸟、人物与山水画三种,但在受到西方绘画风格与审美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觉得中国传统绘画十分雷同,总有画中人物面孔相似的刻板印象。其实不同画家所画出来的仕女,其容貌各有千秋。
图为唐寅的《王蜀宫妓图》(局部)
与山水、花鸟画相同,仕女画也有写实、写意之别,各有不同的笔墨技法。
其实山水画与仕女画的欣赏方式极为类似,主要都是看画家如何灵活运用毛笔,表现出山石树木的粗糙纹理,或是布料飘带的轻柔与飘逸。虽然千百年来,无数的画家画了众多题材相似的山水画、仕女图,但就如同观看传统戏曲一样,同样的戏码、同样的角色,但不同的演员自然在唱腔、身段等表现上会有所差异。不论是书法,还是绘画作品,重点皆在于线条的表现,因此才会有“书画同源”之说。可惜由于近代华人书写工具改变,毛笔不再是主要工具,加上书法、绘画分成不同学科,今天的书画可说是分道扬镳了。
欣赏仕女图的几个要点:首先是画中主角-美人的眉眼,除了要画得好看,双眼还要有神。再来就是身上的衣饰布料、飘带的线条的流畅度与粗细变化,如同欣赏书法字体线调般,人物画的重点就在于如何用简单的线条,表达出衣料的皱褶、轻盈与立体感。第三个为人物的手指、脚趾,画中人物的手脚除了要有立体感外,还要画出清楚的结构。
宪圣慈烈吳皇后的坐像画。吴皇后的五官除了被宫廷画师如实地画下来外,身上的衣饰也被描绘得栩栩如生。
以《宋高宗后坐像》为例,画中的宪圣慈烈吴皇后(1115-1197年)双眼炯炯有神,全身上下所配戴的珍珠,每一颗都圆润饱满又立体。身着只有皇后才能穿的礼服-祎衣,深青色衣料上绣有鸟纹、衣带上则有五爪龙纹;吴皇后所坐的椅子也被描绘得相当精细,整张皇后像带来相当生动的意象,可看出宋代宫廷画师之技法高超。
仇英(1494-1552年)《汉宫春晓》
对于历代绘画作品,今人多推崇宋画、贬低明清画,不过这样简单的划分方式,除了将特定朝代加上刻板印象外,也会错过各朝代的优秀作品。像是仇英(1494-1552年)绘制的《汉宫春晓》,画中人物并不大但其线条不仅非常稳定,还能表现出风吹过衣饰的飘逸感,整体画面干净通透,还带有宋画的生动。
清代宫廷画师金廷标所绘的《画曹大家授书图》。
清代宫廷画师金廷标所绘的《画曹大家授书图》,其线条相当有特色。远看画作会以为人物线条是平稳无起伏的,但近看会发现每一笔线条都是粗细变化非常明显。
不过在一片温柔婉约的仕女像美人中,有一幅画像特别与众不同,这幅画就是“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1733-1799年)所绘制的《苏小小像》。苏小小(479-5022年),相传为南齐名妓一生追求自由,但因得风寒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罗聘的苏小小,其容貌,尤其是眉毛、眼睛的画法,与其他仕女图的线条表现不同,而这样的特殊画法,也表现了苏小小的内心情感。苏小小身上的衣物线条呈现前后较细、中间粗,让衣服显得更加轻柔,也凸显了她脸上与众不同的表情。整幅画的线条都画得相当清楚,甚至苏小小衣上的中国结绳子,都可以清楚看到其打法。
图为罗聘《苏小小像》(局部)。罗聘笔下的苏小小,其面容表情与传统巧笑倩兮的仕女不同。
因此,对于传统中国绘画里,占有十足“戏份”的线条有深刻的认识。尤其对于人物画来说,最精采也最重要的即是画中主角所身着的服饰,随风飘动的衣饰、粗细变化表示衣服皱褶的立体感,这些技巧都仰赖画家熟练又灵活自如地运用的毛笔,才能画出一幅幅传世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