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全真第一丛林,洞天胜境白云观

北京白云观 昨天

北京白云观为道教全真派十方大丛林制宫观之一,位于北京西便门外。始建于唐,名天长观。金世宗时,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是当时北方道教的最大丛林,并藏有《大金玄都宝藏》。金末毁于火灾,后又重建为太极殿。邱处机赴雪山应成吉思汗聘,回京后居太极宫,元太祖因其道号长春子,诏改太极殿为长春宫。及邱处机羽化,弟子尹志平等在长春宫东侧购建下院,即今白云观,并于观中构筑处顺堂,安厝邱处机灵柩。邱处机被奉为全真龙门派祖师,白云观以此称龙门派祖庭。今存观宇系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修,有彩绘牌楼、山门、灵官殿、 玉皇殿 、老律堂、 邱祖殿和三清四御殿等。1957年成立的中国道教协会会址就设在白云观。

北京白云观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白云观也是“文革”中北京很少没被破坏的寺庙之一。

白云观位其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据载,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此观。观内至今还有一座汉白玉石雕的老子坐像,据说就是唐代的遗物。金正隆五年 (1160年),天长观遭火灾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竣工。金世宗赐名曰“十方天长观”。泰和二年(1202年),天长观又不幸罹于火灾,仅余老君石像。翌年重修,改名曰“太极宫”。金宣宗贞祐二年(1215年),国势不振,迁都于汴,太极宫遂逐渐荒废。

元初,邱处机 (号长春子)自西域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东归燕京,赐居于太极宫。当时宫观一片凄凉,遍地瓦砾,长春真人遂命弟子王志谨主领兴建,历时三年,殿宇楼台又焕然一新。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五月,成吉思汗敕改太极宫为“长春观”。七月,邱处机仙逝于长春观。次年,长春真人高徒尹志平在长春观东侧下院建处顺堂藏邱祖仙蜕。元末,连年争战,长春观原有殿宇日渐衰圮。明初,以处顺堂为中心重建宫观,并易名为白云观。清初,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对白云观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基本奠定了今日白云观之规模。

白云观的建筑分中、东、西三路及后院,规模宏大,布局紧凑。

中路以山门外的照壁为起点,依次有照壁、牌楼、华表、山门、窝风桥、灵官殿、钟鼓楼、三官殿、财神殿、玉皇殿、救苦殿、药王殿、老律堂、邱祖殿和三清四御殿。

白云观西路有神特、祠堂院、八仙殿、吕祖殿、元君殿、文昌殿、元辰殿等。

白云观东路有三星殿、慈航殿、真武殿和雷祖殿。

中路殿堂

照壁

照壁 又称影壁,位于观前,正对牌楼。壁上嵌有“万古长春”四个大字,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其字体遒劲有力,令人叹赏不绝。

牌楼

牌楼,原为棂星门,是观中道士观星望气之所。后来棂星门演变为牌楼,已失去原来的观象作用。此牌楼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为四柱七层、歇山式建筑。

山门

山门,为石砌的三券拱门,三个门洞象征着“三界”,跨进山门就意味着跳出“三界”,进入神仙洞府。山门石壁上雕刻着流云、仙鹤、花卉等图案,其刀法浑厚,造型精美。中间券门东侧浮雕中隐藏着一个巴掌大小的石猴,已被游人摸得锃亮。老北京有这样的传说:“神仙本无踪,只留石猴在观中。”这石猴便成了神仙的化身,来白云观的游人都要用手摸摸它,讨个吉利。观内共有小石猴三只,分别藏在不同的地方,若不诚心寻找,难以见到,故有“三猴不见面”之说。

窝风桥

窝风桥,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桥。桥下并无水。那么,为什么要修建一座桥呢?据说,由于北方风猛雨少,观外原有座“甘雨桥”,人们便在观内修了这座“窝风桥”,两座桥象征风调雨顺之意。

灵官殿

灵官殿:始建于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年),明代英宗景泰七年(1456年)重建,清康熙元年(1662年)再修,殿内主祀道教护法尊神王灵官。

道教有众多护法神,王灵官就是地位最高的一位护法神,亦称“王灵官元帅”、“豁落火车王灵官”、“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或“隆恩真君”。他三只眼睛耀天地,手执金鞭巡世界,身披金甲显威灵,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统领百万神将神兵,能走火行风、穿山破石、飞腾云雾、祈晴祷雨、镇妖伏魔、至刚至勇,还能治病驱邪,收瘟摄毒,普救生灵,法力无边。因此为镇受山门的护法神。对他的传说记载不一。有说是王灵官本名叫王善,是宋徽宗时候之人。有说他原是湘阴(今江苏淮阴)城隍庙的城隍,因威猛无敌,刚正无私,嫉恶如仇,普救生灵,而被玉皇大帝封为“都天纠察豁落先天主将”。老百姓赞之曰: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

殿内灵官像为明代木刻雕像,高约1.2米,比例适度,雕刻精美。红脸虬须朱发,三目怒视,金甲红袍,绿靴风带,左手掐灵官诀,右手执金鞭,足踏风火轮和祥云,形象栩栩如生。其左边殿壁上为赵公明和马胜之纸本画像,右侧为温琼、岳飞之画像,兼工带写,白描淡彩,勾勒铁线遒劲流畅,清新脱俗,具有文人画风,生动地表现了四大护法元帅刚正威猛的形象,为清代神像画中少有的佳作。

钟楼、鼓楼

白云观的钟鼓楼,在建筑布局上与其他宫观的钟鼓楼截然相反,其钟楼在西侧,鼓楼在东侧。此建筑布局,体现了道教顺者成人,逆则成仙的理念建造的。另据称,元末,长春观殿宇大都倾圮,明初重建时,以处顺堂(今邱祖殿)为中心,保留了原来的钟楼,在钟楼之东新建鼓楼,故形成了今日所见之格局。

三官殿

三官殿:原名“丰真殿”。现殿内奉祀天、地、水“三官大帝”。中座为天官,即上元一品天官赐福大帝;左边为中元二品地官赦罪大帝;右边为水官,即下元三品水官解厄大帝。

三官神源于原始宗教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东汉时早期道教吸收传统的民间信仰,奉天、地、水三官为主宰人间祸福的大神,在道教神系中地位很高。道教认为三官是指尧、舜、禹三帝,为元始天尊气化成。

财神殿

财神殿,供奉三位财神,中为春神青帝,左为财神赵公明,右为武财神关羽。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元始天尊封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领招财、进宝、纳珍、利市四神。于是成为民间广泛供奉的财神。关羽,即关圣帝君,被民间广泛信仰,管辖范围极广,是一位全能之神,财神只是其形象之一。

玉皇殿

玉皇殿,奉祀玉皇大帝。神像为明代木雕,高约1.8米,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捧玉笏,端坐龙椅。神龛前及两边垂挂着许多幡条,上面绣有许多颜色各异的篆体“寿”字,一共是一百个,故称为“百寿幡”。左右两侧的六尊铜像均为明代万历年间所铸造,他们即是玉帝阶前的四位天师和二侍童。殿壁挂有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三十六帅、二十八宿的绢丝工笔彩画共八幅,均为明清时代佳作。

救苦殿

救苦殿:原名“宗师殿”,殿内奉祀太乙救苦天尊。太乙救苦天尊,即太乙真人,骑九头狮子,左手执甘露瓶,右手执宝剑。道经说,太乙救苦天尊是天界专门拯救不幸堕入地狱之人的大慈大悲天神。受苦难者只要祈祷或呼喊天尊之名,就能得到救助,化凶为吉。据书载为: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南方玄真万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上方玉虚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药王殿

药王殿,原名“宗师殿”,现奉祀唐代著名道士、医学家孙思邈。孙思邈(581——682),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七岁就学,日诵千余字。年青时,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性好道家之学。后长期隐居终南山修炼、行医。唐太宗、唐高宗数次征召他到京城做官,都辞谢不就,志在山林,一心向道,终其一生。活了一百零一岁。相传他擅长阴阳术数,神应无方。他将道教养生理论与医学相结合,认为人若长寿,就须讲究饮食起居,抑情养性,加以导引行气,食补药补,才能终其天年。他广搜民间验方、秘方,总结唐代以前的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加以分类记载,在医学和药物不方面做出极大贡献,因而被后世尊称“药王”。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生论》等等。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他被追封为“妙应真人”。

老律堂

老律堂,原名七真殿。供奉全真七子,即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的七大弟子:中座为邱处机,左边依次为刘处玄、谭处端、马钰,右座依次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清代高道王常月曾奉旨在此主讲道法,开坛传授戒律,求戒弟子遍及大江南北,道门玄风为之一振。后世为纪念这一盛事,便将七真殿改称“老律堂”,即传授戒律之殿堂。老律堂建筑面积较大,是观内道士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每天早晚道士们都要来到这里上殿诵经,逢道教节日或祖师圣诞,要在这里设坛举行斋醮法会。

邱祖殿

邱祖殿,奉祀全真龙门派始祖长春真人邱处机。始建于元朝托雷监国时(1228年),原名“处顺堂”。殿中间摆放的巨瓢名曰“瘿钵”,系一古树根雕制面成。为清朝雍正皇帝所赐。观内道士生活无着落时,可抬着此钵到皇宫募化,宫中必有施舍。邱处机祖师的遗蜕就埋藏于此“瘿钵”之下。

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而闻名世界(行程达35000公里)。

三清阁四御殿

三清四御殿,为二层阁楼,上层奉三清,下层奉四御。三清像为明朝宣德年间所塑造,高2米余,神态安详超凡,色彩鲜艳如初,富丽而又不失古朴。四御即辅佐玉皇大帝的四位天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和后土皇地祇。这些都是清代中期泥塑金漆沥粉造像,高约1.5米。殿前院子中的鎏金铜鼎炉,为明嘉靖年间所铸造。香炉造型浑厚,周身雕铸着精美的云龙图案,共有43条金龙。

西路殿堂

八仙殿

八仙殿,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殿内奉祀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李铁拐、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位道教仙人。

吕祖殿

吕祖殿,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殿内奉祀吕洞宾祖师。吕洞宾是八仙中影响最大,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他周游天下,化度世人,或隐或显,世莫能测。

元君殿

元君殿,奉祀道教女神。中座为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左座分别为催生娘娘和送子娘娘,右座分别为眼光娘娘和天花娘娘。过去妇女们最担心的就是不育、难产,产后又担心婴儿出天花、闹眼疾、夭折或落下残疾,而这里的四位娘娘正好掌管这一切,故而香火非常旺盛。

文昌殿

文昌殿,奉祀掌管人间科名禄位的文昌帝君。

元辰殿

元辰殿,俗称“六十甲子殿”,奉祀六子甲子神和斗姥元君。六十甲子源于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即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由甲子起,至癸亥止,一个周期刚好为六十年,故名“六十甲子”,意为六十年另起一甲子。六十甲子神为六十位星宿,轮流值年,掌管一年之事。值年神,又称太岁神。如某人出生在哪一年,那么当年值班之神就是某人的本年神(本命太岁)。六十甲子神都各有名号。如甲子年出生的人,他的本命神就是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相传礼拜本命神,就可获其护佑,百恶皆伏,所行大吉。

东路殿堂

三星殿

三星殿,清朝时为“华祖殿”,奉祀神医华佗。2000年重修后改为“三星殿”,奉祀福、禄、寿三星真君神像。

慈航殿

慈航殿,清朝时为“火祖殿”,奉祀火德真君。2000年重修后改为“慈航殿”,奉祀慈航真人。

真武殿

真武殿,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2000年重修,奉祀真武大帝。

雷祖殿

雷祖殿,建于明英宗正统三年( 1438年),所奉主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陪祀风、雨、雷、电四位雷部天将。殿内神像均为明代所铸铜像。

小蓬莱

白云观后院为一个清幽雅静的花园,名云集园,又称小蓬莱。它是由 3个庭院连接而成,游廊迂回,假山环绕,花木葱郁,绿树成荫。东有友鹤亭、云华仙馆,西有妙香亭、退居楼。

关于北京“白云观”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传有邱祖与白云禅师打赌赢得白云观之说,其说法来由:清黄永亮的《七真傳》:“長春以楊枝醮淨水,向紅日洒去,不多時,日邊生出一段黑氣,倏變為雲,將紅日遮掩,一霎時天昏地暗,大雨如注,連下了幾日,轉枯為榮,變朽回春,人民騰歡,群生咸賴,元順帝龍心大喜,封長春為宏道真人,留居京師,待以上賓之禮......”。。。。“邱真人即于御前求了纸笔,便在龙书案前,写了字样,上写:「立赌首级人邱长春,令与白云禅师赌胜,倘若后宫主母产生是凤,邱长春为输,愿割项上首级,并无异言。」白云禅师也在御前提笔写:「立出赌白云寺人白云僧,令与邱长春赌胜,倘若后宫主母所生是龙,白云僧为输,颐将白云寺输与邱长春,永无异言。」”。。。。元順帝對白雲禪師曰:「朕已發皇餉與國師新建寺院,待工程圓滿,可將白雲寺佛像移於新修寺院內,另取寺名,將白雲寺改為白雲觀,重塑道祖神像,以別僧道,各有所宗,為千秋香火,作萬世觀瞻,素不負二師保孤之功也。」”。。。。

传说毕竟是传说,白云观的真实历史情况是什么样呢?

据《光绪顺天府志》载:“白云观,唐天长观旧址,在西便门外一里许。……”由此可知,白云观缘起于唐代的天长观。唐代李氏王朝为抬高祖宗门第,自称是道教始祖老子(李耳)的后代,并尊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开元二十九年(741)诏令“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于是在幽州建“天长观”一所,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之所以称之为“天长观”是因为唐开元十七年(729),玄宗把自己的生日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后又取大唐的江山“天长地久”之意,改为“天长节”。天长观由此而得名。后经唐宣宗和唐懿宗的修缮,天长观成为唐代幽州著名的道观。对此,《唐刘九霄再修天长观碑略》有所记载白云观也是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北京地区的第一座道教宫观。

唐王朝灭亡后,天长观一度被人遗忘,五代和宋朝的正史中也罕见其踪迹。金正隆五年 (1160),因北方契丹南下,天长观毁于战火。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命户部尚书张仲愈负责重建,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1174)三月竣工。建成之日,“天子与皇太子率百执事,亲谒修处。遂命道场三日夜以庆成” ,并赐名曰“十方天长观”。泰和二年(1202)正月,天长观又不幸罹于火灾,仅余老君石像。翌年重修,改名曰“太极宫”,金章宗亲题“太极宫”匾额。金宣宗贞祐二年(1215),国势不振,迁都于汴,太极宫遂逐渐荒废。

元太祖十九年(1224)丘处机西游东归,到燕京谒见成吉思汗,赐居于太极宫。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五月,成吉思汗谕旨以丘处机道号为观名,改太极宫为“长春宫”。丘真人于此开坛讲戒,学徒云集。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七月,丘处机羽化于此。陈时可在 《燕京白云观处顺堂会葬记》中,记述了长春真人丘处机葬礼之盛况。后来,其弟子尹志平于长春宫东侧营建一道院,谓之“白云观”,此名源自“《庄子·天地篇》中‘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句,盖长春宫藏物之所。翌年,尹志平营建处顺堂于白云观内,葬丘真人遗蜕于堂中。” 因丘处机为龙门派的创始人,故称此观为“全真龙门派祖庭”。自此成为全真道教第一丛林和北方道教的中心。

元末,连年争战,长春宫原有殿宇日渐衰圮。明初,燕王朱棣命重建长春宫,因此是仅存东侧白云观,故以处顺堂为中心重建宫观,并易名为白云观,一直沿用至今。正统年间(1438—1449),白云观主持讃正道与朝廷内官协力又创建了玉皇殿、处顺堂、方丈道舍、厨库钵堂、四帅殿和山门等,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明正统八年(1443),明英宗朱祁镇正式赐“白云观”匾额,即现在白云观山门上悬挂的“敕建白云观”匾额,为防火灾,此匾为生铁铸造。

(0)

相关推荐

  • 丘处机竟然真实存在,而且还干这种事

    珠宝匠第488篇原创走心科普 说起丘处机,大多数人第一印象应该是金庸老先生射雕英雄传中的小说人物. 此人行侠仗义一身热血,后成为全真派掌教.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长春真人丘处机并非完全是金庸先生虚构出来 ...

  • 全真教龍門派邱长春祖师生平

    邱处机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童年时即向往修炼成仙.栖身村北之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为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一枚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然后再去寻找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 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城区白云观街9号 明清建筑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观在天宁寺桥西北,坐公交车可以在天宁寺西或天宁寺桥北下车,找到白云观街或白云路就可以了.白云观是一座保护的比较好的古建筑,里 ...

  • 白云观:被誉“全真第一丛林”,历史悠久值得前往

    白云观:被誉"全真第一丛林",历史悠久值得前往 北京为什么会成为几朝古都,其实用迷信的说法就是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而事实也似乎在证明着这一切.比如这里有很多的皇陵,还是很多宗教信仰 ...

  • 中国道教全真派与昆嵛山:全真派在昆嵛山的兴起

    从中国道教发展史中可看出,全真道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曾得到金.元统治者的推崇和保护,在中国道教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道教的发展曾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 ...

  • 道教全真派的“南五祖”和“北五祖”分别是哪十位祖师?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灿烂的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瑰宝.道教自东汉诞生之时,就肩负起传承华夏文化的责任.虽然历经千年,我们依然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道教文化带来的影响.像传统节日 ...

  • 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有哪些?原来是为了纪念这三位道教祖师

    道教是我国的古老而又神秘的本土宗教,自东汉张道陵天师正式创立以来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教内部产生了诸多的派别,但是总的来说可分为以符箓文化为代表的正一派和以丹道修行为代表的全真派 ...

  • 张至顺道长,是道教全真龙门21代传人,寿...

    张至顺道长,是道教全真龙门21代传人,寿享104岁.别人问他修行的方法是什么?他说很简单--白天晒太阳.晚上晒月光. 张道长经常对弟子们说,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白天补阳气,夜晚补阴气.白天补阳气,必须 ...

  • 道教全真墓制

    道教全真墓制

  • 道教全真派的来历!

    公众号 1 全真道创立于金代初年,创始人王喆(1112-1169).王喆原名中孚,字允清,道号重阳子,又称王重阳,陕西咸阳大魏村人.47岁时弃家修道,于终南山南时村挖洞而居,自称'活死人墓',内则修炼 ...

  • [洞天胜境]道教圣地昆明真庆观

    真庆观位于昆明市中心拓东路和白塔路的交汇处,由真庆观.都雷府.盐隆祠三组道观殿宇和真庆文化广场组成,是昆明地区历史悠久的古道观群.1983年,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云 ...

  • 元朝道教第一大派别玄教:曾力压全真、正一两道

    元朝的时候,安徽当涂承天观香火鼎盛.承天观住持项道远不仅道行精湛,而且管理有方.四方信众络绎云集,道观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人红是非多,宫观繁荣亦是如此.承天观的繁荣,引起了另一位道士黄天辅的觊觎. 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