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从不写墓志铭,打压他的上级去世后,却为之破例
在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文人写墓志铭的风气蔚然成风。一方面是因为死者家属的迫切需求,希望能有大手笔彰显先人的功德;另一方面墓志铭的撰写可以得到丰厚的润笔费,元稹和白居易相交多年,关系非常亲密,元稹去世后,元家都给了白居易四五十万钱,当然白居易全部都捐给了寺庙。
所以,古代文人为别人写墓志铭是非常常见的。韩愈便是其中高手,许多优美的散文,其实也都由此产生。韩愈本身也获利无数,比俸禄要多得多。但也有些文人不愿意写墓志铭,大概觉得格调不高,往往是浮夸之词,比如苏轼就是如此。
凡事也有例外,有位叫陈希亮的官员去世后,苏轼却应他儿子的邀请而破例。这位官员的儿子叫陈慥,字季常,著名典故“河东狮吼”的男主角。陈季常与苏轼是挚友,这是苏轼破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陈希亮的人品深深打动了他。
陈家与苏家是世交,陈希亮还曾担任过苏轼的上级,但两人关系却非常糟糕。那是陈希亮任凤翔太守的时候,苏轼被凤翔府判官。按照苏轼的说法,两人共事两年时间(实从公二年)。然而,祖上的世交,同辈的亲密,却没有阻挡二人交恶。
原来,当时苏轼年少成名,难免染上了文人的骄气,颇有些恃才傲物。陈希亮也是十多岁就中了进士,同样自负才高。而且,陈希亮办事严谨,看不得后生晚辈懒散拖沓,对苏轼要求非常严格。苏轼写好的公文,他都亲自圈改,有时候还打回去重写。
别人对苏轼吹捧,当面背后都称之为“苏贤良”,陈希亮却非常不满:“不过就是州吏而已,说什么贤良?”不光如此,陈希亮还要杖责那些奉承之人,这让苏轼也下不了台。两人关系最差的时候,陈希亮甚至纠劾苏轼不参加府宴,也不在中元节按惯例过堂。为此,苏轼还被朝廷责罚。
有了这些过节,即便与陈季常关系密切,苏轼对陈希亮也非常不感冒。但是,陈希亮过世后,他却破例写墓志铭,实在是因为陈希亮是一名好官。
陈希亮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但家中留给他许多田产。穷人交不起地租,陈希亮便烧掉三十多万钱息,外出求学。他年少高中,历任地方长官,刚直不阿,清正廉明。比如在长沙当知县时,当地有位海印国师仗着京城权贵撑腰,欺压百姓,几任知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陈希亮上任后,调查取证清楚即行抓捕,百姓都敬佩他的正直。
担任滑县知县期间,当地遇到了一场大洪水。就在堤防即将决口的时刻,陈希亮带人加固,号召全县劳力共同应对。令人不敢相信的是,他竟然指挥皇帝派来的亲兵,让他们也参与抗洪。不过,没有人质疑,因为他本人从未离开现场,晚上睡觉都在决口附近的房子里。下属流泪让他离开,他却倔强不肯,直到洪水退去。
有个性也是陈希亮的特点,在徐州当推官时,外戚沈元吉杀人却逍遥法外,无人敢管。只有陈希亮迅速将其逮捕审问,沈元吉只知道欺软怕硬,居然在过堂的时候被吓死了。家属将陈希亮和他的下属告到朝廷,陈希亮却表示,此事是自己一手促成的,与别人无关,为此而遭到免职。
后来,陈希亮被起复后,在河北调粮,都转运史魏瓘诬陷他擅自提高粮价。陈希亮请求廷辩,并说得魏瓘哑口无言。宋仁宗为此准备罢免魏瓘,准备让陈希亮取而代之。然而他却表示,与同僚关系不睦,自己也有责任,没有资格就任,因此坚辞不受。
这样的官员,让人意想不到的还是一名能工巧匠。他在宿州时,当地年年洪水都把桥梁冲毁了,劳民伤财。陈希亮亲自勘察地形,苦思冥想,设计了一种“飞桥”。它没有桥墩立在河中,以木质结构直接连接两岸,一举解决了安全隐患,还增加了通航能力,造福了当地百姓。
陈希亮为官三十年,得到了百姓的口碑。只不过因为身体不好,55岁就致死了,在老家呆了十来年去世,百姓认为他是操劳过度而死。虽然官位不算高,《宋史》却留下了他的名字,并高度评价“为政严而不残,不愧为清官良史”。
他过世后,陈季常请苏轼为父亲写墓志铭。苏轼感念陈季常心忧百姓的情怀,才领悟到,这样的好官,对百姓都如此善良,又怎么会为难故人之子?对苏轼的严格要求,无非也是让他受些挫折,尽快成长。所以,苏轼在《陈公弼传》不无感慨地表示:
平生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见义勇发,不计祸福,必极其志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