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曹操,不足以明人生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三国英雄,首数曹孟德。

曹操,大概是三国最复杂的人物了。因一部《三国演义》,世人皆道曹操奸诈。殊不知,身处乱世,往往也是身不由己。

人们只看到曹操的残暴奸诈,却忘了他亦有悲天悯人之心; 只看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忘了他终其一生未曾篡汉; 只看到曹操乱世英雄的一面,却忘了他也是治世之能臣。 放下偏见,我们将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曹操。

曹操,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蔡邕,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与曹操曾有一段短暂的交情。后来,蔡邕因受董卓牵连,病死于囚牢之中。而他的女儿蔡文姬,则在兵荒马乱中,不知去向。

感念故人的曹操,

牵挂着蔡文姬的去向。他派人四处打探消息,从江南找到塞北,

从大漠找到草原,却一直杳无音信。

在这乱世之中,找到一个弱女子,何异于大海捞针呢?

可曹操并没有放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寻找着蔡文姬的下落,未曾停歇。

公元208年,历经征战的曹操,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一年,他得知了蔡文姬的去向——那遥远的匈奴之地。曹操惊喜之下,派遣使者,以极其贵重的礼金,将蔡文姬赎回了中原。

可阔别乡土已久的蔡文姬,归来时已无人依靠。曹操便亲自为蔡文姬做媒,将她嫁给了董祀。后来,因蔡文姬的求情,曹操又赦免了犯了死罪的董祀,令蔡文姬感恩不已。

仅仅是因为一段短暂的故交,曹操便对蔡文姬极尽了情义。曹操,难道不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吗?

曹操格局之大,令人钦佩。 曹操起于乱世,平生征战无数。而宛城之战,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建安二年,由于张绣的投降,曹操顺利拿下了宛城。为了控制局面,曹操纳张绣之婶为妾;又重赏张绣部下胡车儿,意在控制宛城兵权。

未曾想,

这些举动激怒了张绣。在谋士的建议下,张绣决定先下手为强。趁着月黑风高,偷袭曹操军队的营地。 曹军猝不及防之际,纷纷乱成了一锅粥。曹操的爱将典韦护主而死,侄子曹安民也惨遭不幸。

自此以后,每想到爱将和侄子的死,曹操无不痛哭流涕,难以自已。宛城一役,是曹操一生的伤痛。曹操对张绣,可谓是恨之入骨。

两年后,张绣又一次投降。宛城的遭遇历历在目,仍使曹操记忆犹新。

此时,张绣的性命握在曹操手里杀张绣,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可曹操却犹豫了。

若是一般人,一定会杀了张绣吧?

可在当时的局势下,张绣是应争取的人物,若是杀了他,恐怕会寒了人心。 这也是曹操的考虑。

自古成大事者,能忍常人之不能忍。为了大局,曹操放下了过去,原谅了张绣的作为为了表达诚意,甚至与张绣结成了亲家。

听闻曹操的尚贤之名,

天下英雄纷纷归心。在广纳贤才的基础上,曹操成功统一了北方。放下仇恨,宽容以待,曹操格局之大,令人钦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上的曹操,不正是那受尽非议的英雄吗?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他最为人熟知的名言;

“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这是南阳何颙的赞叹;

“乱世之英雄,治世之能臣”,这是汝南许劭的评价。

千古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而曹操,终将为人们所读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