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友谊进入良性循环?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遇到陌生人能早早融打成一片,我们羡慕那些天生“自来熟”的人,他们似乎走到哪里都能发光发亮,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他人,让所有人都为之倾倒。但现实中的我们往往是个看似外向实则内向的人,我们希望踏出那一步,跟有好感的陌生人建立联系,怕只是一头热的尴尬....,不过在我看来,内向者不必逼自己像外向者那样的交友模式,按自己的节奏来,加入一些小技巧也同样可以吸引到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良性循环的关系。
1
记住名字,从谢谢开始
记住名字,往往是最容易也最难的。
名字是一个人的本尊,通常跟好感与尊重相挂钩,想想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再次遇到,对方居然还能叫得出你的名字,是否觉得对方很用心,居然会有种小确幸,自然而然就会对对方产生好感,想进一步联系了。
最初跟陌生人建立联系时,请务必记好别人的名字。如果在自我介绍时,听不清他们的名字,可以叫他们是否再说多一次,然后尝试用他的名字交谈,或者暗搓搓记下来也行。对于我这种记忆力不太好的,我一般会在空余时间,赶紧把名字输入手机的备忘录里面,以免忘记,或者名字跟人对不上号的情况出现。
谢谢后面再加上对方的名字,诚意会加倍真挚。
这个是从我身边的同事A那学到了,她人美心善,虽然偶尔会有点小迷糊,但给人感觉都特真诚。后来跟另外的同事B聊起她,同事B跟我说“你有没有留意到她对每个人说谢谢时,后面都要加别人的名字,感觉很好。”时,我才细心观察,发现还真是。
毫不起眼的小细节,说起来不费什么劲,但给人的感觉却更加有诚意,也更加有指向性,不是泛泛而谈的谢谢而已,而是这份道谢本来就是属于你的,有种专属的味道。我现在也正在加入运用中,虽然没有带来什么大变化,但对于我这种比较内敛的人,是我能掌控的舒适尺度,感觉挺不错的。
2
定期维护朋友关系
有时候跟不在身边的朋友,很难定期聚会,没什么节假日或者重大事情,送礼物又觉得太假。
我通常定期维护主要都在互联网上,看到她的发布的动态互动评论一下,在她情感有需求的时候,直接打个电话互相问候,生日时候给她邮寄一个小惊喜等,都是我比较多用的。
3
互惠互利,增进友谊
曾经我一度以为,想要成为朋友就算不肝胆相照,起码也能在朋友面前拔刀相助,能帮就帮,但自己却要秉持不要麻烦别人的原则,因为自己觉得总让别人帮自己解决问题,怕别人觉得我很烦。
后来有个知心好友点醒了我,曾经在我们一度面临分道扬镳的时刻。那时候她说在这段朋友关系中,其实她压力很大,因为每次都是她向我寻求帮助,但我自己的问题自己都能很好解决,自己有点自卑,感觉这个朋友她配不起,想过因为这种心态想疏远我,但终究狠不下心,想开诚布公跟我好好聊聊这件事。
说实话,我挺震惊的。一直以来我始终坚持宽人严己的交友原则,什么事都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却没想到这会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压力。
我那时候想了很久,换位思考一下,有个总是很热心帮你的朋友,一直在帮助自己,自己也一直想找机会好好能帮助对方,但对方太完美了,每一个部分都处理得比自己更好,简直是个完人。跟这么厉害的人在一起,对方的问题自己都能解决,但自己却总要麻烦他,感觉自己好没用,自己跟他的距离一点点在拉大,不知道该怎么办,满满的挫折感扑面而来。
其实那位好友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每次帮她解决问题时,其实我都感觉自己在进步。我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但对着她我能说好多好多在书上看到而无法运用的知识,让我有机会能学以致用,而这些我以为她可以意会,所以我也就没有说出来。但这次我明白及时反馈的重要性,也清楚有些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其实拿来跟朋友讨论,可以打开新的解决思路。后面我尝试了几次寻求朋友帮助,反响出乎我意料的热烈,每个朋友都尽心尽力帮我,让我很是感动。
当然,对于互惠互利,都是建立在大家实力相当的基础上,伸手党不在这个范围内。同时我也更加重视这方面的恰当运用,让我与朋友有着更加良性循环的互动与联系。
欢迎个人转发,转载请参照“转载授权须知”
关注 只想好好说话(whisper-s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