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穷人玩命干,富人轻松赚”。穷人思维有哪些局限性?

经常有人在炫富,豪宅、豪车,动辄好几万的奢侈品随处可见,出入豪华酒店和有钱人的派对,帅哥美女如云,陪伴左右。
世界上风景最美的地方,就是他们经常度假的地方,享尽荣华富贵。
生活的奢靡程度真的不是我们这等普通人能够想像,这是富贵者的天堂,穷人勿近!
贫穷真的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因为贫穷,你便可能偏安一隅,你的见识和思维就会受到限制,也只能看到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以为那“一亩三分地”就是全部的世界,于是坐井观天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穷人会越来越穷,富人会越来越富。
当然这里的穷不单指缺钱,也指缺时间,缺知识,缺技能,缺少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提起“穷人思维”这个词的时候,很多人一定以为有这种想法的都是没钱的人。
实际上很多有穷人思维的人也并不穷,但“穷人思维”一直影响他们,使得他们始终变不成他们眼里的“有钱人”。
穷人和富人的根本区别是对资源的运用和自身认知能力高低的区别。
“穷人思维”穷怕了,买东西图的是单纯的便宜,理论上是可以更少资源买更多数量。
看到打折促销和附赠小礼品就兴奋,就不理性了。
有买一送一还便宜的就绝不考虑那个价格高的但更合身份、效用更大的东西,不占这便宜心里就难受。
结果买回来一堆用不上的东西,还占地方,而下一回再去,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看到一个解释:
因为穷人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导致体内激素猛增,因此容易做出不理智的、冲动的决定。
他们需要频繁地释放压力,但高压之下,却不允许他们慢慢解决问题,他们只能借助即时满足,进行高频低效的“放松”。
所以,如果有一点钱剩下,穷人会选择花在给自己带来愉悦的事物上,比如买台电视机、吃顿好的。
这些相对于平时,显得“奢侈”的东西,能够让他们感到有面子,带来心灵的满足。
至于学习、读书这样的事情,因为可看到的回报实在太远,往往不被重视。
贫穷者不仅没有资本,更大的问题的是没有资本意识,没有经营资本的经验和技巧。贫穷者的钱如不是资本,也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有点闲钱的穷人消费欲望更强更能花钱的群体了, 他们是企业盈利的支柱, 他们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他们是所有市场营销的主要对象,他们是富人致富的衣食父母。
富人们会不断的暗示你,你奋斗的这么辛苦,该犒劳下自己了,来吧,买吧,改变生活的时候到了。
可怜这些穷人们那些辛辛苦苦赚到手的钱,马上再次回到了富人的身边,周而复始,越来越穷。
你看身边那些买房的石小猛和买LV的小白领,很难想象他们以后会成为富人。
即使现在有钱了,不再穷了,但惯性思维很难改过来。
不单自己这样,可怕的是,这种思维也会言传身教影响下一代。
苦难从来不是美德,时时觉得自己很穷则是极大的痛苦。
而斤斤计较、爱贪便宜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
时时被教导要省钱的孩子,长大后会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
一花钱就有负罪感,买东西也只买便宜的,即使富裕了,也很难改变自己的这种贫困思维。
贫困另一个的问题在于,大脑长期会被生存所占据,只有自己的个人冲动和想法,没有认知能力去关注长期目标和其他的事情。
由于满足个人冲动、实现个人需求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他会把一切物质的、观念的资源都用于这些任务。
越是在穷人的圈子里,越容易流行一夜暴富的神话。
在他们眼里,有钱人都是一夜之间从地里长出来的。
所以他们瞧不起自己手里做的事情,没有长远的人生规划,不愿意从最擅长的事情开始经营自己。
残酷的事实却是,一个社会商业越发达,赚快钱的机会越少,赚快钱的风险也越高。
对于长期规划和社会事务,没有认真考虑过。
他们都希望快速完成,如果不行,就想取巧,如果取巧不成。
自己又不理解发生了什么,那就可能要抱怨自己运气不佳、别人运气太好、社会不公了。
考察一个人的能力和人格,没有比看他如何赚钱和如何花钱更好的方式了。
如何赚钱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能力、见识与气魄;
而如何花钱,能更精确地呈现其人格深处的“气味”。
曾经喜欢“粪土金钱”之类的豪言壮语。
现在却觉得,一个人如果真的把金钱视为粪土,那他也会轻视其他珍贵的东西,如友谊、爱情甚至生命。
金钱既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尊重,而不应该被无辜地贬低。
财富是用来达成一些事情的,它是等着被用的。
当它被用在良好的、支持生活的事物上时,它的回馈会越来越多。
而通过这个方式,金钱形成了一个服务、达成与获得的完整循环。
对钱的态度,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的一部分。
相反的情形是,一些人把钱看得高于一切,不惜一切代价地追逐它。
从深层心理学上说,他们追逐的就不是钱了,而是某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曾经缺失的爱与关注,等等。
这是一个危险的游戏,因为替代物不过是替代物而已,如果不去寻找原物,一切努力都可能只有饮鸩止渴的后果。
归根结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痛苦,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完全的相互理解是不可能的。
但是即使如此。
我们也应该努力去试图理解那些暂时处于不利境地的人,而不是居高临下地俯视。
作者简介:贤弘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