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经方】曹永康《二加龙骨汤临证经验》

【各家经方】曹永康《二加龙骨汤临证经验》

曹永康 仲景经方 2018-08-29

《仲景经方》第20180829期

文源出处

《江苏中医药杂志》 1986年第11期

作者/曹永康

二加龙骨汤附载于《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下。陈修园注:

《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此方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两,名曰二加龙骨汤。 盖以桂性升发,非阴虚火亢所宜。况此证之汗,因虚阳鼓之而外溢,必得白薇之苦寒泻火即是养阴,附子之辛热导火亦是养阴,功同肾气丸。但肾气丸《金匮》中五见,皆从利小便中而治各证,不若此方之泛应曲当;究之偏于阴虚者宜此。

笔者经过实践,认为陈氏所谓“阴虚”,乃指阳失其守,阴因阳虚之证,阳张于外故浮热,阳不护阴故汗出,此类病证阳浮不潜,阴亦失藏,故曰虚弱浮热。与阴虚内热之证大有径庭。笔者临证运用此方,着眼在“虚弱浮热”四字,为辨证论治指征。

① 辨浮热

浮热有似烘热,以身半以上为著,或面部升火泛红(非颧红)。

患者自觉阵阵烘然热起,按其肌肤反不甚热。

此种热体温计测不到,甚至体温反低(非阴虚低热),烘热起时则心烦汗出肤冷。

阳越阴泄,烘热得暂平。

个别患者汗出后恶寒恶风。

脉象

脉浮缓(宽缓)而弱,为阳张于外,气泄于内。

如虚弦而动数不静,为阳气浮动,阴失宁静。

虚弦芤迟,为阳浮于上,阴凝于下。

再者,应注重诊切尺脉,尺脉无力而寸关浮数,为下虚阳浮。

尺部浮露,轻按虚大,重按不实,为阳不敛藏,阴失内守。

③ 辨舌苔

此证多舌质前半色红,或舌边色红,苔薄白或根苔色白微黄。

如舌苔根中白厚,则为阳浮阴凝。

④ 脐腹

小腹属肾,脐主关元。

按脐动气虚跃不息,小腹绵软乏弹力,多属阴虚阳浮。

如小腹板窒欠活力,脐动筑然,则多下寒阳越。

如脐跃应手动数,上及于脘,则为相火失位,阳越上冲。

⑤ 方遣药

二加龙骨汤以白薇配附子,龙骨伍牡蛎为两组主药,按原书四味药用量等同(各三两)。

我据症情变通增损,如浮热而足冷者(或相对地身半以下自觉冷感),则附子用量较重。

如烘热而汗出者,则白薇用量较重。

欲镇浮动之虚阳(浮热心烦头昏)则倚重于龙骨。

欲抑上逆之水气(心悸身振汗出)则倚重于牡蛎。

本方取附子温导浮阳,守而不走,白薇从阴中泄热,寒热互用,导火泄热,不治阴虚而阴自安,配以龙、牡镇潜摄纳,咸降益阴,合为“用阳和阴”之法,其临床效用甚佳。

兹录验案数则,以见一斑。

、心肾虚衰,阴火上冲案

陈某某,男,36岁。1975年7月8日诊。

下肢清冷彻骨,上身烘热如焚,心前区灼热,坦胸以冷毛巾湿敷,巅顶昏痛,心悸气急,头面汗多,面㿠浮亮,脐跳甚急,直至于脘,舌尖满布红点、根苔淡黄而厚,上腭色红,脉浮大不耐重按。

心伤于上,肾虚于下,虚阳浮越,阴中之火,陡升无制。气急头汗,有阴阳离决之虞。

故拟导火潜阳,咸寒育阴。

制附片5克,白薇10克,龙骨20克(先煎),牡蛎20克(先煎),元精石20克(先煎),珍珠粉1克(另吞),生白芍10克,炙甘草5克,生晒参10克(另煎冲服),大麦冬10克,五味子6克。五帖。

按:患者为风心二尖瓣双病变,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上海某医院摄片检查:心脏扩大,挤压食道移位呈弯曲狭窄状,部分阻塞,伴食道炎。

时当盛夏,患者上身穿汗衫,下身穿棉毛裤,足着厚纱袜子。

西医告以此乃恶性循环,冷的问题难解决。

服此方10帖,上下身冷热悬殊即见好转,头汗渐少,气急渐平,半月余脱下棉毛裤及厚袜。

唯背脊腰膂阴酸怕冷,原方加鹿角片12克,生龟版12克,继续调治,恙情得平。

二、 水寒血郁,浮阳上冒案

胡某某,女,40岁。1986年2月6日诊。

风心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增大,胸闷气短,夜难平卧,左心房区掣痛,动则心悸汗出,面部升火,手足清冷,下肢浮肿,大便溏薄,日解两次,小便量少,舌淡紫苔白根厚,脉弦重按无力。

此为心肾阳虚,水寒血郁,浮阳上冒之证。

拟方导虚阳,清浮热,增血热,化寒水。

制附片10克,白薇6克,龙骨12克(先煎),牡蛎20克(先煎),炒白芍6克,当归10克,肉桂3克,生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生甘草3克,参三七片5片(入煎)。五帖。

按:患者常年夜间倚枕而卧,药后夜能平卧,手足转温,小便増多,左心区掣痛好转,在继续治疗中。

三、 精气内亏,阳失潜藏案

许某某,男,57岁。1986年3月11日诊。

上海某医院检查为多系统神经萎缩。症见头昏头晕,晕甚则汗出肢冷而昏厥,约一分钟左右苏醒,已发作数次。

晨起面红如妆,走路飘浮不稳,下肢颤抖,移步趦趄,舌掉欠灵,对答迟钝,大便秘结,数日一解,小便不畅,夜尿频仍,脉虚滑,左关细弦,右寸尺均弱,舌颤质胖色淡,苔白粘。

肾虚于下,真阳不足,精气内亏,阳失涵育,阳越上冒则晕厥汗出,阳虚气弱则面淡神呆,上不安者由于下,精气虚者责之肾。

拟温下清上,导阳填精法。

制附片6克,白薇6克,龙骨12克(先煎),生牡蛎20克(先煎),炒白芍10克,炙甘草5克,淡苁蓉10克,山萸肉12克,制黄精12克,明天麻10克,炙远志5克,石菖蒲5克。五帖。

按:此法加减治疗月余,头脑较前清朗,眼神较前敏慧,晕厥未发。饮食增加,二便正常,据家属说,此为多年来所未有。唯下肢仍颤抖,移步乏力,站立须人扶持,下虚殊甚。现在继续治疗。

四、血虚阳浮,阴失内守案

郦某,女,22岁。1986年6月9日诊。

产后四十余天,经血淋漓不净,有时血下甚多,面色黯淡,脐跳腹窒,睡时方进被窝即烘热自汗,湿透衣襟,汗后憎寒怕风,午睡时亦然。脉细弦尺露,舌前半色红,苔白甚于舌本。

新产血虚阳浮,阳气外张则烘热汗出,阴失内守则经血时下,汗出肌疏,风乘虚袭则憎寒。

拟导阳摄阴法。

制附片10克,白薇10克,龙骨15克(先煎),煅牡蛎20克(先煎),生白芍12克,炙甘草5克,阿胶珠10克,赤糖拌炒山楂10克,炒黑荆芥5克。五帖。

按:药后汗敛血止,原方去荆芥,加大熟地12克、当归10克调治而愈。

二加龙骨汤相关链接

【各家经方】近代岭南伤寒名家易巨荪二加龙骨汤运用验案

【各家经方】黄仕沛运用二加龙骨汤临床验案3则

【各家经验】姜春华《我用桂枝龙骨牡蛎汤》

(0)

相关推荐

  • 桂枝龙骨牡蛎汤加附子治疗虚损失精医案

    陈xx,男,30岁.[主证]劳则汗出,溲则精出,已有7月,每日作2-3次,小便频数,身疲易困,纳食不甘,腰痛胫软,脱发较多,夜寐不安,口干渴喜热饮,身畏寒冷,舌尖淡红,边有齿痕,质稍暗,薄白苔,脉沉细 ...

  • 补虚泻实治汗证

    □ 姚淮芳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阳气蒸腾阴液,使阴液出于腠理而为汗.汗证是临床中的常见病证,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导致的汗液外泄失常. 汗证主要分为自汗与盗汗,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汗证配方、医案

    [原方配方组成]桂枝9克,生姜9克,白芍9克,甘草6克,龙骨9克,牡蛎9克,大枣12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 汗证之疾临床颇为多见,无论外感或内伤疾病都极为常见.可包括自汗与盗汗. ...

  • 【​固表敛汗汤:治自汗、盗汗等汗证】

    固表敛汗汤:黄芪30克,生晒参10克,炒白术12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茯神15克,桑叶末15克(冲服),旱莲草30克,仙鹤草30克,浮小麦30~5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先煎),炙甘草6克 ...

  • 【各家经方】近代岭南伤寒名家易巨荪二加龙骨汤运用验案

    [各家经方]近代岭南伤寒名家易巨荪二加龙骨汤运用验案 胡正刚 仲景经方 2018-08-21 <仲景经方>第20180821期 文源出处 <中医文献杂志>2011 作者/胡正刚 ...

  • 【各家经方】黄仕沛运用二加龙骨汤临床验案3则

    梁嘉恩 仲景经方 2018-08-26 <仲景经方>第20180826期 黄仕沛运用二加龙骨汤临床验案3则 梁嘉恩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 [关键词] 黑汗:气喘胸闷: ...

  • 防己黄芪汤合二加龙骨汤治疗盗汗案 – 经方派

    H某,男,87岁,2020年3月28号初诊. 体貌:身高172cm ,体重87Kg .体胖,肤白湿润,浮肿貌,尤其眼睑明显,唇暗 主诉:盗汗3年余. 现病史:3年前开始出现盗汗,眠差,多处寻诊服中药效 ...

  • 经方学习:什么是二加龙骨汤

    二加龙骨汤见于<金匮要略·虚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后注文:"<小品方>云:虚弱浮热汗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本方由白芍药.炙甘草.白薇. ...

  • 【何丽霞用经方】防己黄芪汤合二加龙骨汤治盗汗

    第20200527期 防己黄芪汤合二加龙骨汤治疗盗汗案 作者/何丽霞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省安医院华林卫生所 H某,男,87岁,2020年3月28号初诊. 体貌:身高172cm ,体重87Kg .体胖, ...

  • 二加龙骨汤 龙骨(三钱,煅) 牡蛎...

    二加龙骨汤 龙骨(三钱,煅) 牡蛎(三钱 ) 白薇(三钱) 附子(钱半,炮) 白芍(三钱) 甘草(一钱) 大枣(三钱) 生姜(三片) 此方乃清散上焦,温补下焦之药.方用甘枣从中宫以运上下.姜薇清散,使 ...

  • 二加龙骨汤

    二加龙骨汤 <外台秘要>:二加龙骨汤 处方龙骨12克,炙甘草12克,煅牡蛎18克,白薇18克,炮附子18克,芍药24克,大枣4枚,生姜30克. 功能主治导火泄热,清上温下.主肾阳亏虚,虚火 ...

  • 二加龙骨汤 治更年期综合症

    二加龙骨汤  来源:<血症论> 作者:唐容川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84年   处方: 龙骨. 牡蛎. 白薇. 白芍.大枣各9克,   附子(炮)5克.甘草3克 生姜(三片) 此 ...

  • 介绍欧阳履钦先生的学术经验 : 二加龙骨汤的化裁

    导读:这是一位曾留学日本后来在广大农村默默行医的老先生毕生临床经验之一窥,其很多关于经方和名方的使用句句箴言,其治学方法更是值得后学参考. 介绍欧阳履钦先生的学术经验 作者/欧阳錡 先伯欧阳履钦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