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本性是自私的、贪婪的”,任正非对资本的认知太深刻了
“资本的本性是自私的、贪婪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是不断寻找增值机会的,其投机性是本性使然,并不一定都是什么非经济行为。”
2009年,任正非在华为财经系统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市场经济是最好的竞争方式,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在讲话一开始,任正非就谈到了资本的本质问题。如果我们理解了资本的本质,那么现在的很多事就会看明白了。
一定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随大流,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会被人说好,一会被人说坏,你说这是这个人或企业的问题,还是“人说”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不管是华为还是阿里巴巴,它们都是功利主义的商业公司,都是以盈利为本分。
“民族企业”和“资本企业”都是外界给它们贴上的标签,马云说阿里巴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华为说要“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你说它们哪个更有道德优越感?
同样是赚钱,只要是合法合规,遵守市场规则,我们就不能随便贴标签,然后用这个标签去绑架企业。
看问题还是要看本质,本质清楚了,规律自然就明白了,也就不至于听风就是雨,要么捧要么黑。
认知决定了人思维的差距,下面我们看任正非是怎么看待资本和市场经济的,真的,他对资本的认知太深刻了。
“从古至今,几千年来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争斗,区域或民族之间的混战,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直至二次世界大战,均是为利益之争,或者是反抗掠夺之争,其结果都是生灵涂炭,并伴随着社会动荡,生产力破坏和一部分人的生命结束而结束……”
做将帅的人,如果不通古今,不过是匹夫之勇。做企业,如果不知上下历史,也不过是区区商人而已。
你看任正非看问题,视野就非常大,冯仑说自己第一跟任正非见面,留下的印象就是“大”,意思就是说任正非的思想格局特别宏伟。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斗争都是在围绕着利益,不管输赢,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随着时代进步,为了人类的发展,战争这种方式逐渐被取代,“近代逐步发展的商品经济,以市场自由平等的交易为基础,以诚信和契约为核心,逐渐从西方发展,并蔓延至全球,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导火索”,任正非一句话就阐述清楚了市场经济的脉络和价值,“市场经济是一种和平的竞争方式,尽管它的竞争也很惨烈,但毕竟不伤及人的生命,终为众人接受。”
所以,战争是为了利益,商业竞争也是为了利益,但相比战争,市场经济这种商业竞争显得进步了一些,尽管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相当的残酷、惨烈。
任正非认为还是积极意义更多一点,“市场经济的不断普及,最终是有利于促进各地区的和平与进步。”
注意他的这句话:
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必然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经济全球化中就会有不同分工,这是必然存在的。为什么会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在寻找在有优质基础的地方发展,它像候鸟一样,总在不断寻找丰美的水草。不要一提分工就认为是掠夺。
现在国内互联网公司的逻辑,不管是互联网、电商、游戏、网约车、外卖、共享单车还是当下热火的社区团购,背后的驱动力都是资本强烈的增值欲望,这是它的本质、本能。
不然的话,马云说自己不喜欢钱,但钱为什么追着他跑?
但是市场经济有积极的、好的一面,也有负面的、不好的一面,我们不能说完全放任资本的本性发展。
实际上,资本确实也是需要教育的。
“市场经济也内含自律与制衡机制,我们再制定一系列政策,约束它不好的东西,让它像候鸟一样飞过时,使受益地区进步。多让候鸟停留一些永远是好的。”
发扬其有利的一面,遏制其不利的一面,这才是实事求是。
华为是怎么从一个闭塞的小公司,跳跃到国际化的公司的?任正非表示,一方面向外国公司学习,一方面与外国公司竞争,华为是在这个又学习有竞争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因此,任正非对那种片面的、狭隘的思想观念进行了批评:
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只是出了劳动力,在国际分工中吃了亏,于是急于提出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些人忽略了创造是一个缓慢的演进过程,它所付出的心血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是死了多少公司,才成功了少量的企业。
有些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在爱国,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懂得事物发展的长期性,这个世界好心办坏事的例子还少吗?
这都是因为学习不够,缺乏智慧和高度,认知太低。
要知道,钱或“资本”其实是中性的,关键是看人怎么去认知它,怎么去用它。资本既能兴风作浪,也能化害为利,造福一方。
华为为什么这么成功,任正非不就是充分利用资本、利益去吸引人才,然后人才创造知识财富,知识财富又变成商品,华为公司通过技术商品赚到钱,再去吸引人才、投入研发、创造财富……这样滚雪球一样,形成了正循环。
所以,要想避免资本的危害,不是要诅咒、害怕,而是要正视它,教育它。资本需要教育,我们需要学习——任正非的商业智慧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知识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