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分手费不过是第一关,英国“脱欧”,真正的阵痛才刚刚开始……

英国铁了心要离开欧盟,

但代价可不仅仅是高额的分手费。

据多家外媒报道,英国已基本就“脱欧”分手费和欧盟达成一致,其最终的“脱欧”时间也已确定。

英国广播公司(BBC)11月29日称,英国或将为退出欧盟支付价值500亿欧元的分手费。

另据美国石英财经网11月12日报道,英国退出欧盟的历史性时刻将定在2019年3月29日午夜。

不得不说,英国的“脱欧”之路确实走得很艰辛。

第一道关卡

2016年6月23日,对于英国来说该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

经过15个小时的投票,在当天进行的“脱欧”公投中,52%的英国人选择了脱离欧盟。

▲  2016年6月23日,英国伦敦的“脱欧”支持者们为“公投”胜利欢呼。

接着,英国政府便有条不紊地办起“脱欧”手续来。

▲  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

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致函欧盟,正式开启英国“脱欧”程序。

▲  3月29日,英国常驻欧盟代表蒂姆·巴罗将特蕾莎·梅签署的退欧信函交给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

不过这手续办着办着,就遇到麻烦事了。

分手费是摆在英国面前的第一道关卡。

9月份,特蕾莎·梅声称英国愿意向欧盟支付200亿欧元的分手费,但这离欧盟的要求还差得很远。

欧盟表示,如果在分手费问题上谈不妥,那就别想着“脱欧”能有下一步的进展(就未来的双方贸易关系展开讨论)。

▲   9月22日,特蕾莎·梅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发表演讲,详细阐述英国的“脱欧”政策。

所以,尽管“脱欧”程序早已启动,但迟迟难有进展,正式“脱欧”的时间表也没有出炉。

毕竟,分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感情好的时候,一切都好商量。但关系一旦闹掰,想立马和对方撇清关系,就没那么容易了。

留给英国的时间不多了。

欧盟给了英国最后期限,要求对方在12月14日欧盟峰会召开之前,向欧洲理事会递交有关“脱欧”分手费的相应草案。

▲  英国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

随着这一日期的临近,面对压力,英国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协。

特蕾莎·梅也放出口风,表示愿意做出让步,多付出一些分手费以促成谈判。BBC报道称,分手费的实际金额将在400亿至550亿欧元之间。

虽然英国以及欧盟方面没有公开做出回应,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要面对天价的分手费,英国也别无选择。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系讲师张飚小百通表示,特蕾莎·梅反复强调完成“脱欧”进程是本届内阁的核心任务,所以,无论谈判结果如何,英国政府都不会停下“脱欧”的脚步。

“脱欧阵痛”

“脱欧”是要付出代价的——不仅仅是高额分手费。

英国“脱欧”程序启动以来,欧洲市场反应剧烈。欧盟的各大银行纷纷从伦敦金融城搬迁至欧洲大陆,在英国的欧盟成员国资产甚至在一年内减少了17%。

根据欧盟公布的官方数据,自2016年6月英国举行“脱欧”公投时起到2017年6月,欧洲各大银行已经从英国撤出了3500亿欧元的资产。2019年3月前,欧洲银行管理局也将把总部从伦敦迁往巴黎。

张飚表示,资本市场的这种反应很大程度上是各大银行规避风险、保持价值的自发行为,但对英国产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会削弱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给英国的金融业发展带来打击,同时资本的大量外流也会对英国经济产生相当大的打击。

不仅是银行搬家,总部设在伦敦的欧洲银行管理局和欧洲药品管理局的搬家事宜也被欧盟提上日程。

▲  欧洲银行管理局(上图)和欧洲药品管理局(下图)。

经过激烈角逐,11月20日,法国首都巴黎和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分别战胜对手,获得英国“脱欧”后欧洲银管局和欧洲药管局的“接管权”。

欧盟机构撤离伦敦,只是英国“脱欧阵痛”的开始。

英国财务大臣菲利普哈蒙德承认,如果英国与欧盟的“脱欧”谈判无法达成协议,英国与欧盟间的所有民航客机很可能在2019年3月29日23时后全面停飞。届时英国航空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全球英国”

看看这阵势,英国怎能不提前为自己找好“后路”?

张飚介绍,脱欧之后,英国将会实行“全球英国”(Global Britain)这一新的外交政策。目前,该政策已经越来越清晰。

▲  1月17日,特蕾莎·梅在伦敦兰卡斯特宫发表演说,首次提出“全球英国”这一政策。10月23日,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在查塔姆研究所发表了题为“全球英国:脱欧后时代的英国外交政策”的演讲,对此进一步进行了阐述。

根据该政策,在“后脱欧时代”,英国将会着力发展与其他非欧盟国家的经贸与政治安全关系。

同时,英国也会进一步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尤其是经贸领域的双边关系。

英国需要通过增加对华出口、吸引中国投资者、利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等途径增强伦敦的金融地位,平衡脱欧带来的损失。

而在清洁能源和医疗等领域,中英两国也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

撰稿 / 张晶

图片 / 网络

制作 / 徐曦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