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 (kuài zi)丨风物极简史

筷子,英文叫chopsticks

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

日常生活各种吃,绝对离不开筷子,

这是连西方人都赞叹的伟大发明。

我们用筷子悠哉地涮羊肉、

麻利地吃面条、

打圈圈地搅匀调料、

甚至,表演夹鸡蛋,

(做不到的别告诉我你是中国人)

简单的两根小细棒,

具有“挑、拨、夹、拌、扒”五大功能。

今天,风物君为大家普及一下筷子——

这件神奇国货的历史。

三千多年前,

我们祖先的祖先,

也经历了一个用手抓饭吃的过程。

但是,热粥汤羹,怎么吃呢?

于是折了一些树木的茎枝来帮助。

先秦时期

筷子称“挟”,也作“荚”。

《礼记》说,

“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

  梜,也就是筷子。

  就是说,筷子是专用于夹取羹汤中菜食,

吃饭则基本用手抓

传说

大禹乘船到一个岛中,

饥饿难忍,

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

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汤中挟出,

吃了起来。

从此为节约时间,

大禹总以树枝、细竹捞食,

腾出时间处理急事。

久而久之,

大禹练就了使细棍挟取食物的好本领,

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菜,也纷纷效仿,

渐渐形成了筷箸的雏形

“挟”到商代,成了和匙共同使用的餐具,

改了名字,称为“箸”(zhù)。

箸者,助也,意思是帮助吃饭的工具。

三千一百多年前,

古籍《韩非子》记载,商代纣王用象牙做的箸吃饭,

成为了第一位用“象箸”吃饭的帝王。

(威武)

“箸”字上面是“竹”,

这也佐证了,

因北方多木,而南方多竹,

我们祖先便就地取材,

竹木成为了我国最原始的箸之原料。

传说

商纣王喜怒无常,

吃饭时不是说鱼肉不鲜,

就是说鸡汤太烫,

有时又说菜肴冰凉不能入口,

为吃饭这件事很多厨师成了他的刀下之鬼。

宠妃妲己也知道他难以侍奉,

所以每次摆的酒宴,

她都事先尝一尝,免得纣王又要发怒。

有次,妲己尝到有碗佳肴太烫,

可是撤换已来不及了,因纣王已来到餐席前。

妲己为讨得纣王的欢心,急中生智,

忙取下头上长长玉簪将菜,挟起来吹了吹,

再送到纣王口中。

纣王是荒淫无耻之徒,

他认为由妲己挟菜喂饭是件享乐之事,

於是天天要妲己如此。

後来妲己即让工匠为她特制了两根玉箸挟菜。

安徽窖藏出土青铜箸一双。

由於岁月的腐蚀,

两支铜箸长短不齐,但相差无几,

平均为20公分,

经考证为春秋晚期之物。

春秋时代的箸,

多为上下一般粗细的圆柱体。

东汉,

画像砖《宴饮图》中也出现了箸,

三位席地而坐的饮宴者,

左边一位手中托碗,碗中插有箸,

另二位面前的低案上也放有箸两双。

由此可知,汉代使用箸者已较为普通。

汉代箸之形状,大多为首粗下足略细的圆形

东汉·四川出土之画像砖《宴饮图》,左边蹲者手托碗中插着一双箸

魏晋以前,

出土的多为竹木箸、牙骨箸和铜箸,

事实证明,

铜氧化就会产生铜腥气,铁氧化銹迹斑斑,

都难以进餐,

铁箸铜箸渐渐为银箸所替代。

魏晋·七号墓砖画局部

 隋代长安,

李静训墓出土一双银箸,

迄今为止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银箸

隋唐时期,

人们流行将饭菜摆在桌子,

坐在椅凳上来享用,

一般都用筷子夹菜,用羹子勺饭。

当时,民间用银制筷子很普遍,

宫廷多用金制的。

黄金餐具器皿为皇宫所垄断,

私造金器者是犯法的。

有位宰相名叫宋璟,

听说皇上赐他金箸

十分惶恐,愣在恫陛前不知所措。

当知道,

是唐玄宗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样耿直刚正时,

这才受宠若惊地接过金箸。

但并不敢以金箸进餐,

仅仅是把金箸供在相府而已。

唐代,

箸的普及,

诗句里也有体现,

李白君的《行路难》诗曰:

“停杯投不能食”;

杜甫君的《丽人行》诗云:

“犀厌饮久来下,鍪刀镂切空纷纶。”

唐代,

当年常举行盛大饮宴。

敦煌473窟的壁画《宴饮图》,

凉亭中,

长桌两边,

男左女右坐著四男五女,

仅从女方一面来看,

人人面前皆放有箸和匙

同时,

唐宋时期,

与往来甚密,

筷子被带到日本传播开来

宋辽夏元

多为银箸铜箸

若与唐代相比,相对较短,

约在25公分左右,最短者仅15公分。

北宋末代起,

筷箸不仅仅只注意它的实用性,

进而开始向工艺品方向发展。

  造箸的工匠们懂得,

墨守成规难以有出路,

他们需要显示自己的才华。

江苏无锡出土的元代四支银箸上,

工匠竟然大胆地镶上了自己的姓名。

南宋银箸(江西安乐出土)

到了元代

箸形又有新的变化,

安徽合肥孔庙出土的110根银箸,

首部呈八角形,长度为26.5公分。

已经不像唐代以前的箸,

多为素面圆柱体,很单调。

明朝

经明朝的文物考古研究,

方首圆足款式,

为明代箸的流行样式。

陆荣的《菽园杂记》说,

吴中船民和渔民特别忌讳“箸”,

他们最怕船“住”,

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没生意,

他们更怕船“蛀”,

木船“蛀”了漏水如何捕鱼。

在这种迷信谐音的思想指导下,

故见了“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图吉利。

明代象牙箸(山西太原出土)

更出现了公筷

宋高宗用膳时,要用两套匙箸,

  多余的那一套,

是用来拨取菜肴和饭食的,

赵构是想,

自己能吃多少就拨出来多少,

 剩下的馔品还要赐给宫人,

  用自己吃过的匙箸去拨,就弄乱弄脏了。

清代筷箸,

多为竹木筷镶银,工艺精巧美观。

大户人家的筷箸,

不但顶镶银帽,下镶银套

还在帽顶镶有银链,使两筷相系不离。

这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性,

给人以美感,

而且实用,

两筷配对,易於保管,

不会因遗失其一而失去作用。

曹雪芹《红楼梦》四十回,

在贾母宴请刘姥姥一段中,

三处称“箸”,两次呼“箸”,

而四次直接写明“筷子”。

清代·镀金象牙筷子

现在所说的“筷子”,

是在明代以后的文献中才较多的出现。

一开始叫“快儿”、“快子”。

最后,

给大家一个关于筷子的小贴士:

鉴定是不是自己人的方法是,

在餐厅里呼唤服务生拿筷子,

如果说,“拿一双筷子吧”,

那肯定是中国人。

如果说,“拿两根筷子吧”,

那一定是外国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