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海外的北宋传世孤本《姓解》三卷
《姓解》三卷 . 宋 . 邵思撰 . 北宋景佑年间刊本
《姓解》为北宋孤本,是一本姓氏起源研究专著,由宋代雁门邵思撰。现藏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全书分三卷,是传世稀少的北宋刊本经典之一,非常珍稀,由于年代久远,部分页面有损。全书纸墨古朴,刻印精良,拥有宋版书特有的端正字体样式。
邵思,雁门(现在山西北部)人,生卒年不详,景祐中著《姓解》三卷(存在),又有《野说》三卷(残余)。
余嘉锡先生云:“其书既从来不见著录,作者之生平亦无可考。惟原本《说郛》卷四十引有《野说》六条,署姓名曰:‘宋邵思,雁门人。’多记江南之事。其间一条曰:‘开宝八年(975)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半金陵城陷,大军将入,予六岁矣’云云。作《姓解》者,必此人也。景祐二年书成之时,年六十六矣。”
按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云邵思有《姓解》,《艺文略》“谱系类”复著录“《姓解》三卷,邵思撰”;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八中《经籍志》”谱牒类”亦著录《姓解》三卷,并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曰:“雁门邵思撰,以偏旁字类为一百七十门,二千五百六十八氏,景祐二年序。”检核莼斋影印宋桀本,完全相符,则陈振孙尚得见此书,并据以入录,当无疑义。余氏谓“从来不见著录”,殊嫌失考。
又《宋史·艺文志》“谱牒类”亦著录《姓解》三卷,则是书亡佚当在元末明初。莼斋在日本觅得国内久己亡佚之宋本,实乃明嘉靖年间,日本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时,从朝鲜掠走之书。
《姓解叙目》云:“原椠甚精,颇类唐石经,北宋本之极佳者。”考原书卷末“庙讳中六姓今皆自改焉”条下夹注,“敬,殷、匡、胤、弘、恒”皆缺笔,莼斋所言信然。其为中土散佚海外之孤本,亦断无疑义。收入《古逸丛书》,重新广为流传,洵可珍贵。
(注:宋太祖赵匡胤避讳“匡胤”,开国皇帝之祖父赵敬避讳“敬”,开国皇帝之父赵弘殷避讳“弘殷”,开国皇帝之始祖(或作圣祖)赵玄朗避讳“玄”,宋太宗赵灵避讳“灵”,宋真宗赵恒避讳“恒”,宋仁宗赵祯避讳同音“徵”。)
在《姓解》中共含有七枚印章,即:
“东京图书馆藏”为收藏印。向山黄村生前将《姓解》赠送给东京图书馆(即现今的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宝宋阁珍赏”和 “向黄邨珍藏印”为向山黄村收藏印。
“经筵”为御前讲席专用书印。经筵,宋代制度,皇帝为研读经史而举行的御前讲席。由此推断《姓解》是北宋朝廷御前讲席使用过的经典书籍。
“养安院藏书”和“养安”两枚印章为日本后阳成天皇的侍医曲直濑正琳的旧藏。
“高丽国十四叶辛巳岁藏书大宋建中靖国元年大辽乾统元年”为高丽国王宫库藏印。高丽国十四年,即高丽十五代王肃宗六年,这枚藏书印是王宫库藏时加盖的印章。那一年也是大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辽国天祚帝乾统元年。由于高丽王朝要向宋和辽朝贡,故共同使用两国的年号。
(局部)
《姓解》序中说:“……厥后,氏族至。众人皆著书谱,系志原,遂有数本,靡不广引流派,穷极枝叶,善则善矣,而卷帙浩博,尤难传写;册府仍存于副本,儒家殆绝于斯文,于以沿波,或见凭于撰德,几成阁笔,盖不类于生知,繇是自散群书,纂为姓解。由此可见,邵思在撰写《姓解》时,对姓氏的起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梳理,经历了几次停笔写不下去的痛苦才完成此书。并以“凡三卷一百七十门,两千五百六十八氏。”用一百七十个偏旁部首作为两千五百六十八个姓氏检索,对姓氏的起源、人名、朝代、官职等作了概括性的解析,成为后世研究姓氏文化及起源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