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珉 | 返乡之三:诗词·茶叙

总第1267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2020年11月12日,经作家、诗人郭震先生提议,约本市三五相熟的爱诗人士进行一次聚谈。

人们常说,斗酒诗百篇。但这几位爱诗之人却不爱喝酒,于是把地点定在一家茶社。

我和连波教授住在同一个院里,作为连老师的亲学生,我必须殷勤执弟子之礼,所以照顾着连老师同行。

郭震先生多次说过,他坚持多年在老干部大学听连老师的课,是连老师的忠实学生,执弟子之礼亦甚恭。他去接我们,彼此却走了两岔。

经工作人员引导,我们走进了茶社,彼此握手问候。

随后,几位爱诗人士,一一如约而至。

不必多介绍,彼此都是熟人。论年齿,古稀之年以上的占了多数,连最年轻的王希社先生,也已退休。

连波先生最为年长,今年已经86岁。先生为河南大学中文系1954届毕业生。学问又厚又重,底蕴深得不可窥其底。他多年来守着古典文学的园地深耕,教书科研,笔耕不辍。即便退休多年,依然为老年大学授课,受到老同志的热烈追捧。我时常觉得,在他的专业领域里,他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

去年,连老师与师母郭老师去广西北海越冬,春节后同在北海避寒的我去银滩他的寓所拜年,刚坐定就发现老师桌子上摊着几本书,看了一下,最上面的是《诗经集注》,都是专业典籍!书的侧畔就是笔,纸头,我知道,老先生们都是讲究"不动笔不读书"的。

我不禁惭愧,说:"连老师,您的学生都没有带专业书,耄耋之年的老师却一直孜孜不倦。"老师粲然一笑。没有批评我,可是我觉得已经受批评了。

今天,连教授照例随身带着小卡片,在来的路上,他掏出来给我看。

在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年代,我们都习惯使用卡片,它是做学问人不可离身的一宝,看见什么值得记录的东西,随时记录在卡片上。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说不定到了什么时候,比如备课时,比如著述时,就能用得上。

有一位老师,拥有几万张卡片,到高校来任教时,他最重要的行李就是那一箱子卡片。他曾深有感触地说,有这些卡片,上课就不会怯场,以此对我强调积累资料的重要性,我深受教益,也养成了习惯。常常一面阅读,一面一字一句地在空白卡片上抄写。

那年,我进京公干。去位于东城区张自忠路上的"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猛然发现,那里有印满字的卡片!是分门别类印制好的文字资料!字小,自然信息密集,还能省去多少抄写之苦!这一发现使我欣喜万分,立即从当时并不鼓胀的腰包里掏钱,买了好多!

现在,无论电脑,无论手机,都有"复制"、"粘贴"功能。手机还有随时拍照的功能。一般人都不用卡片了,更不需手抄了,可是我们连教授还在使用它。

可以看作是对卡片舐犊情深,也可以认为是终身的好习惯难以割舍!

连老师卡片上写的是工整的联语。

第一联是:

有血性人方可共事,

无经史气不足论文。

下一联是: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我觉得,这些联语皆需细细揣摩。

我知道,这就是他今天的发言提纲。有这几句话,他就能给大家讲几个小时。

"纵横捭阖","触类旁通"……这一类词就是给连教授一样的资深学者准备的。

郭震先生曾说过,去年夏天,连教授随同本市数十位避暑客去山西、河南交界处的穽底村居住。应朋友们诚挚邀请,他在太行山幽深处,在石头天、石头地的民宿院里,开起了小小规模的古典诗词讲座。

当然,临行前他不会有开讲座的准备,何况,他无需准备。他是一肚子的学问!

避暑客中,热爱文化者颇多,莫不欢喜异常,每临讲座,无不聚精会神。

您看到了吗?那个坐在连老师正面最前排、最投入、最凝神、最与老师喜忧与共的就是连老师的忠实学生郭震先生。

避暑、进学、游览几个方面都有重大收获。这批旅友真幸运!

我对邻座的党相魁先生说,您刚退休时,发表在报上的那首词,我至今犹记其中的句子:"破帽抛去潇洒甚……"当时您去周国瑞教授办公室,我曾对您面禀拜读后的感想,您还记得吗?

党先生爽朗地笑说,咋不记得呢?那是我的真实感受啊!我本一书生,不会当官,也从来不愿当官,是组织上把我放错了位置。所以一旦卸下担子,心里轻松着呢!

大家皆笑,为他的幽默。谁都知道党先生做文化局长,那是最合适的!岂止合适?简直优秀!他对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贡献,对甲骨文的深入研究,对曹操文化的独特研究,都是高人一筹的!何况又擅长作诗填词。可以说,他浑身都是文化细胞!

党相魁先生把自己的诗词集《邺下吟稿》送给我们。竖排版,线装,蓝色封面,让人想起青花瓷的色彩调子。可谓古色古香!

何况,每一首诗词后面都有朱现魁先生的精彩点评!

我捧在手里,十分珍爱!

许多人都知道,本市诗坛有"二魁",是指朱现魁、党相魁二先生。自《红楼梦新补》作者张之先生仙逝后,是他们执着本市传统诗词创作的牛耳呢!

朱现魁先生的大著我早已得到,今天又得到了党相魁先生的大著,"二魁"之诗词,我都能更方便地学习了。

希社先生谦虚低调,他从市级领导的岗位上退休,却为自己取网名"布衣"。

他与我的熟悉,起因是一首词《沁园春》。

那是他首次涉猎填词领域,但是因为他的聪慧,他的学养,所以首战告捷。把这座城市的历史渊源,人文古迹,当代发展,都表现得很准确,很到位。

拜读之后,我很惊叹于他的起点之高,入手之快,又感受到了作品本身的魅力,于是写了一篇评论文章,题目就叫《一个人·一首词·一座城》,发在当年的《文源》杂志上。

多年来,希社先生热爱着这座城市,他受组织委托,编纂过很多关于这座城市的文化丛书,内容丰富,装帧精美。他主编有卷帙浩繁的系列书籍,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介绍家乡的文化古迹,历史遗产。视野开阔,累积宏富。他的工作等于给城市制作了新的文化名片。

希社先生补充道,其实我认识洪教授远没有我爱人认识得早。我们家玉香在她们系统组织的培训班上做过洪老师的学生。

我笑了,多年前的旧事了,希社先生记得真清楚啊!

召集人郭震先生,网名为"匡蒲学叟"。"匡"、"蒲"是他家乡的古邑名称,这就等于他自我介绍说,他是来自"匡""蒲"古邑的一个特别愿意学习的老头,可见其内心的谦虚!也可见,"终身学习"一事,在他心目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我常常想,郭先生作为在全国业内都叫得响的环保局长,他潜心钻研的是环保业务,这和文学、和作家诗人的钟情之处,可是跨着好远好远的界啊!如果没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超人的学养和悟性,怎么可能在两个方面都做到优秀级别啊!

匡蒲学叟的发言使茶叙进入了高潮。先生近年来著述很多,尤其是诗词作品多。相魁先生说,郭震先生的作品让我吃惊。一是数量多,二是质量高。但是最让我吃惊的是他的新作,那么洋洋洒洒的长篇赋体文!

就文说文。党相魁先生和连波教授,先后对"赋"这种文体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展开了推心置腹的讨论。直言自己对"赋"的理解,也就赋体文在当代的现状、作用、地位、传承……谈出了新认识。

两位前辈学者的观点,使我开眼界,也使我深刻感受到学者之间存在的好学风。

物以稀为贵!直言,诤友,在当今学界真是可贵之尤!

在诸位学长面前,我是学生,但是也得说点什么呀!不能没有贡献啊!于是讲了一个故事,是关于写作的故事。

话说湖南张家界一高中生,考进北方一所大学。入校后老师让大家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乡。这孩子就说,我们家乡有一根一根的山。师生皆哄堂大笑。老师点评说,山都是一座一座的,怎么会是一根一根的呢?数量词用错了!湘西学生笑而不答。后来,该老师去张家界旅游。回来后忙不迭地对该生说:"孩子,是我少见多怪了。你们那里的山就是一根一根的!"

听了这个故事,几位先生也都笑了。他们都是悟性特高、又善于总结之才,立即纷纷发表感想,并上升到关于写诗的理性思考的高度。

倒茶的姑娘立即会心地笑着插话说:"是的,我就是湖南常德人,我们那里的山就是一根一根的!"

看来,这位聪明的湘妹子把我们的话都听进心里去了!

此时,因事请假的金笛女士进来了。她优雅大方,气质很好。她的朗诵水平在本市文学艺术传媒界颇有盛名。

郭震先生的大作——《书家本色·桃花雅聚赋》正是金笛女士朗诵的。

一见朗诵的高手来了,我们就提出,希望在现场听到她的美好朗诵。郭震先生说,自己手机里有保存。我们就急火火地催他打开:"您放,我们听!"

于是,在低回的古乐曲声中,金笛女士的声音响起来了。瞬间,我们都进入了安静的谛听状态:

郭震先生仰起脸。仿佛在回味他笔下那个雅致的文学世界。

金笛双手合十,仿佛在支撑着因谦逊而微垂的头。我们主要听赋的内容,她会用更多的注意力审视自己声音的表现力。

连波、党相魁、王希社三位先生神情都是那么专注,一面听,一面进入境界,若有所思。

我则习惯性地托起腮,闭上眼,仿佛五官只剩下了一官——耳朵。

金笛女士的诵读声在小小茶室里回荡,匡蒲学叟的文采在我们听觉里飞扬:

"风剪剪兮,夜湛凉;星闪闪兮,山苍茫。苍溪抚琴兮,曲悠扬;高山流水兮,情绵长。灯影举杯兮,又一觞;彼聚兰亭兮,吾太行。斯文尽脱,琴台把酒必当醉;形骸放浪,文胆一抖方为狂。

嗟乎!笔墨耕夫,墨染桃花雅居;涤心草堂,心系万里家邦。太行东麓,大河北岸,赤子同袍,慨当以慷。为斯民立心,向为文士之责;兴文脉承续,喜留今日华章。"

作品是美好的,带给我们隽永的芬芳。

让我们仔细体会意境的清幽,深刻感受文学的力量。

趁着天光尚且明亮,我们走出茶室,合影留念。

茶社的主人刘巧玲女士带领着她的手下工作人员,一直在给我们倒茶续水。

在听录音时,她们同样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致。因为她们也都是文学的信徒,诗词的铁粉。

所以,茶社的几位姑娘,也高兴地和我们这些老年人合影。

我们高兴,如同鲁迅先生所言,沾她们年轻的光。

她们也高兴,说是沾文化的光。

茶社主人看着还像个小女生,却也年逾知天命。她开车送连老师和我回家。车上她颇有感触的说:"今天的活动更新了我对老年人的认知。我忽然发现,在我们身边,原来还有这么一群老人,在这样精、气、神俱足地生活着,追求着。以后,我要请你们多过来,我得向你们学习!"

其实,文化是公物,是公器,文化属于全民族,也属于全人类。

就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大家都一起沾祖先的光,沾民族的光,沾国家的光,也沾时代的光。

有聚无茶少气氛,有茶无诗俗了人。

所以,我献上七律一首,以就教于诸位先生。

记师友雅聚

洪 珉

诗翁召唤学诗人,载奔载欣茶叙门。

说赋贬褒凭只眼,写山细瘦讶千根。

豪情银发沧桑满,直论诤言坦荡存。

更借玉盅清袅袅,初冬却似坐春温。

2020.11.12

作者简介

洪珉,下乡知青——民办教师——七七级大学生——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安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当代文学研究所所长。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第九届、第十届省人大代表。

社会兼职有中国写作学会写作理论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等。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由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当代文坛追踪》《文章美学论稿》《邺下说风流》《文学写作学》《写作技法辞典》《似水流年》《边走边唱》等著作10种。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