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王闿运一幅对联,震惊江浙士林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每当回味王闿运这幅对联,顿觉心中豪气勃生。
据说,王湘绮在一次与江浙文人聚会上写出了这幅气魄雄伟的对联。此联一出,周围对“楚荒”、“南蛮”的讥笑戛然而止,一众文人对湖湘文化肃然起敬。
一幅寥寥数语的对联是否有如此功效值得怀疑。但王闿运挥毫之际一定是气定神闲,底气十足。
当时湘军威震天下,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等湘军将帅的赫赫战功让人瞩目;灿若群星的湖湘人才让一部近代史为之倾倒。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闿运一纸联语承接湖湘千年雄风,自可笑傲群俗。
这幅对联让湖湘文人津津乐道,也许还有一个原因:它似乎成为了湖湘文化的一个标签。
上联隐约道出了湖湘文化的根源所在,即周敦颐(号濂溪先生)开创的理学,周敦颐有“道学宗主”之称,学说博大精深。
这里提到的“吾道”应该是指儒学,儒学南传,周敦颐拓展了其涵义,而胡安国、胡宏、张栻等人又弘扬了周的学义。
薪尽火传,代代接力,到王夫之手里掀起一个瑰丽高潮,再至王闿运等人这里,就蔚成大观了。
所以王闿运一联道破真谛:湖湘文化“根正苗红”,其正宗地位不容怀疑。
下联就是湖湘英雄所构建的辉煌功业,“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屈指一数,百年来,领袖群雄的大都是湖南人。
岳麓书院门前有一幅经典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让外地文人看到心里有点别扭,但也不能不服气。
余秋雨先生在《千里庭院》一文中提到,“整整一个清代,那些需要费脑子的事情,不就被这个山间庭院吞吐得差不多了?”
王闿运的对联与岳麓书院的对联前后呼应,相映成辉,口气、心气都很丰沛,将湖湘文化狠狠表达了一番。
王闿运写这幅对联时,清朝即将终结,中国历史一个新的纪元马上就要开启,在时代洪流上,又有一批湖湘英雄站立潮头,引领新的时代,湖湘文化又有更辉煌的展示。
王闿运在江南之行中还写过一副对联,引发了一阵风波,对联是为莫愁湖写的:“莫轻他北地胭脂,看画艇南来,江南儿女无颜色;尽消受六朝金粉,只青山依旧,春来桃李又芬菲。”
大才子之笔,对联写得很不错,问题出在这句“江南儿女无颜色”上,江南士大夫认为是对江南文化的莫大侮辱,一时抗议蜂起。
王湘绮没办法,众怒难犯,只好把“无颜色”改为“生颜色”。从洛阳而来的莫愁女不过是河洛文化一个美丽的象征符号,寄托了南迁士大夫们对洛阳旧梦的迷恋。
文人们对文字斤斤计较显得有点无聊,而且一改之下,这幅对联有点不伦不类了。
不过,这里面有一点深层次的意思,乘画艇南来的河洛文化已经失去与江南文化的比美“资格”,莫轻他北地胭脂,王闿运已经小心翼翼了,但江南文人心气十足:轻了又如何?
但湖湘文化却是“轻”不得的,她顺流而来,有足够的底气与江南文化平等对话。江南人文鼎盛,湖湘也是“户被儒风”,洛阳女儿风华不再,而多情湘女正是豆蔻年华,足可与江南佳丽抗衡。
两幅对联,不同遭遇,其中之意,颇让人玩味。各种地域性文化有一个兴旺衰落的过程,盛则天下瞩目,衰则潮退无痕;盛则气吞万里,衰则一幅对联也担不起。
当年,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安国、胡宏父子,漫步隐山,发现了一股溪流,胡宏描述:“虽清且浅,却有万里长江之势。”
这简直成为这个即将走出山野的学派的预言;这股清澈溪水流到王闿运时代,已经滚滚滔滔了,“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三十年后,长沙一师的一位学子站在橘子洲头,朗声豪吟:“湘江北去……”,此后不久,他又在莽莽雪野间吟诵了气势恢弘的千古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几个湖湘文人的代表围绕这一条大江几经吟诵,这本身就是一个象征。
湖湘文化已经不是简单的地域性文化了,它挟风恃雷,气象万千,随湘江,汇长江,入大海,影响全国乃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