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思维型课堂、自主型课堂、探究性课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都先后影响着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学校结合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以尝试教学法为核心,以促进思维发展为目标,以自主探究为基本方式,建构学校五环六步数学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了应有作用。
数学课型常用的有五种: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检查课(单元检测)、讲评课(考试后讲评试卷)
 一、新授课:以传授新知识为主要内容和教学任务的课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去探索和获取新知识,开拓认识新领域,提升新的数学技能,发展数学思维。
新授课要抓住一个“新”字,从知识系统的角度,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认识的角度抓住教学的起点,坡度的设计和知识的转折,使学生思维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的发展过程,让学习真正发生。新授课按内容又分为概念教学、计算教学、解决问题、几何与统计等。
新授课课堂结构: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基本练习(4-5分钟)设计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练习,检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新课奠定旧知识基础。
2.迁移导入(1分钟)在旧知识基础上,对已知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化,提出新问题,引出新知识。也可在此板书课题。
(二)传授新知(15分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分钟)利用视频课件、挂图、书中主题图等创设数学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能力,并提炼出数学问题。
2.理解题意,质疑猜想(1分钟)正确理解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从问题出发,结合对旧知识的迁移,猜想、假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策略。
3.独立思考,尝试探究(3分钟)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尝试探究解决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试做后会出现多种情况,有的能解决问题;有的出现思维的多样化,有的思考出现障碍,无法突破;有的思维是错误的,误入歧途等。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不愤不菲不启不发的状态。面对学生自主思考,尝试探究后思维多样化的情况,教师由调控引导学生进一步理顺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自己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一步一步来做的?也就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可以自己说一说,也可同桌互相说一说,引导每个学生思维系统化。
4.反馈交流,自主完善(5分钟)学生在尝试探究时,教师要积极巡视,掌握全班学生的思维状态,从优等生到中等生,再到个别生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十分清楚,然后找出有代表性的学生,把他们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可以逐一写在黑板上,也可以用实物展台展示。
接下来进行说理,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思维可视化的过程。一般先让正确的同学来说理,然后看下面的同学有多少与之相同,再强化说理。接着让多种方法的同学再说理,再看下面学生的情况。最后让做错的同学来表达。这种说理过程一是容易形成正强化,二是使倾听的同学与自己的思维进行对比,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最后让学生进行辨析,对比思考,哪种方法是对的?为什么?哪种方法是错误的?为什么?寻找错误的原因,形成全体学生的基本认知。
5.小组讨论,建构模型(3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上升到规律性认识,寻找简便方法,及注意事项。
6.教师讲解,强化认知(2分钟)上述五步过程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完成的,对与大部分学生来说已经掌握相关内容,但是对于全体学生来说,思维还做不到系统化,对于反应慢的学生思维做不到清晰化,因此,教师还需要系统的讲解。讲解时要从理解题意开始,讲解每一步是怎么想的,第一步怎么做,最后一步怎么做,规律是什么,注意事项是什么等,讲解要清晰,连贯,最后对规律进行强化。
讲解后也可以问问学生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三)巩固练习(8分钟)
1.基本练习(4分钟)半独立性练习,可以上面板演下面同步练习,这样对于稍差的学生做到半扶半放,练习后进行再次说理,强化认知。
2.独立练习(4分钟)在基本练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练习,也可以进行拓展练习,专项练习等,要解决迁移导入提出的问题。
(四)课堂作业(6分钟)
课堂作业是学生独立应用知识的过程,没有独立作业时间不是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堂。这时教师要加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
(五)课后总结(1分钟)
     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小结,突出教学重点。还可以为下节课提供线索,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
二、练习课:以学生的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其目的是巩固新授课所传授的新概念、新法则,新规律、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形成能力。
练习课要抓住一个“精”字,精心选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基本题型到拓展题型,从单一训练到综合应用,从多种解决策略到最优化解决方案选择,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课课堂结构:
(一)基本训练(5分钟)以每课必练的题型为主。
(二)宣布练习内容与要求( 2分钟)使学生掌握练习的重点。
(三)复习检查新知识(5分钟)大部分可用板演或专门的本子练习,可以全班同时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对新授知识掌握的层次,为进一步强化讲解提供信息。
(四)课堂练习(20-25分钟)练习课的主体。掌握好练习层次,通过综合练习,形式多样题型,把层次性、系统性、拓展性、应用性融为一体,在练习活动中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五)练习讲评(2-7分钟)讲解练习遇到的问题,以具体习题强化教学重点难点、易混淆点。
(六)布置作业(1分钟)设计高一个层次的习题,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复习课:是加强巩固已有的知识,使其系统化、条理化,并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欠,在练习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课型。
复习课要抓住一个“清”字,理清知识线索,形成知识体系,在解题过程中掌握由繁到简的规律。
复习课课堂结构:
(一)宣布复习课内容和要求(1分钟)
(二)梳理单元知识体系(15分钟)
1.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表格等工具独立梳理单元知识要点。
2.小组合作交流,相互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知识体系。
3.集体汇报,反馈交流,使知识横成片,竖成线。
(三)课堂练习(20分钟)
分层次进行
1. 基本练习,难度不大,在半独立中消化知识,可以口头练、单项练等。
2.综合练习,难度稍大,把前后知识混合练习,增强知识干扰性, 在练习中弄清区别,发现联系,在辨析中防止错误。
3.变式练习,难度较大,知识性强、思考性强。可以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
(四)复习讲解(2分钟)
将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注意事项等在对比中进行辨析和强化,加深知识理解。
(五)布置独立作业(2分钟)
根据学生练习提供的反馈信息,布置差异性作业,提高学生查漏补缺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