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 浅谈景德镇珠山龙脉

1

生活于景德镇的人对此地的河流水系一般会相当熟悉并寄寓着浓厚的感情,但景德镇的山你未必全然尽知!除南山似道屏,旸府山形如锥,珠山像个堆而令人印象深刻外,其他的山你若初涉,其山形、脉落、走势均是很难把握的。

景德镇是“山环水绕,中央一洲”(唐英),而定洲神助便是珠山。景德镇千年的瓷业文明便围绕珠山而兴,明清时的御厂也依该山而构,里弄市井亦绕此而生;由此产生的大量瓷业“垃圾”又向南、向西堆进,从而垫高河洲、蚕食滩涂并为城市蔓延创造新的发展空间。可以说,当今景德镇是立足于深厚的瓷业“垃圾”发展而来的千年古城!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城底下的“垃圾”,考古学上这可叫“文化层”!凭白无故谁会将有用之物遗弃?

更进一层的是,景德镇老城的房屋墙体、驳岸、甚至下水道等大多均用废弃窑砖以及其他窑变产物所建(白广华)!由此导致的另外两个料想不到的结果便是,一则促成了景德镇陶瓷产业链向其人居环境营造行业的延伸,另则造就了古城独一无二的建筑特色(图1)。这不禁令人由衷惊叹,景德镇老城真切是经珠山瓷业文明熏陶并浴火重生后的一种凤凰涅槃呀!即使按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解读,景德镇老城也可谓是工业废弃物再生造地与可持续利用的典范!而千年的经营则使声名遐迩的珠山被层层叠叠而又毕节鳞次的城区缠绕、掩映,不熟悉的人若不经指点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这里可是明清以来的景德镇乃至中国瓷业文明的核心!是不是有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惊奇?还有点有眼无“珠”而不识泰山、庐山之类的囧觉?

图1窑砖构建的彭家弄之美(余辉摄)

2

珠山在景德镇虽是如雷贯耳,但对其知根知底的人还真不多。笔者印象中,上世纪80年代的珠山在后街行经处便被道路深切,并留有高约5米甚至更高的、几近壁陡的坡体露头,其上林木掩映中还有一组民居,一条紧贴崖壁的梯道由北而南地直通山顶边的门头,其间嵌有一扇印象中很少开启的斑驳陆离的小门;至于坡体是否护砌,山体又是否是堆积而成,笔者还真的没有印象。然而,近来有关珠山考古发掘提出的其“属人为堆砌”的观点却令人料想不到(邬书荣等)。弄了老半天,珠山竟然是个“假山”!但是,你若对城市营造史有所了解的话,便可发现堆山为镇的作法在明代是相当盛行的,且在没有山的平原城市尤甚;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北京。明北京城便是挖湖填高万岁山(现景山)并以此向南发轴而界定现今格局的(图2);而明初南阳唐王府也是在其北立了座山叫“王府山”,该山还真是用湖石构建的“假山”,其18米的高度曾一度主控古南阳城(图3)。故而类似珠山堆构的观点不仅有考古学支撑,而且还有更多的文化渊源和来历。姑且搁置不表,还是先来看看龙珠阁是怎么回事吧。

图2北京景山鸟瞰

图3南阳王府山(万敏摄)

3

珠山之巅历来是建有亭阁之类的建筑供人观赏、游憩的。从各时代的名称连续可看出其保有情况,如唐聚珠亭、宋中立亭、明朝天阁、清环翠亭、民国龙珠阁直至而今等(高嘉诚)。虽然因朝代更替而名称有异,但其主体功能大致相当;不同的是其命名还道出了相应时代的社会崇尚与价值观。如唐代的称谓要多元大气一点,宋朝的哲理一些,明代的道仙之气足了些,清代的又平和了些,而民国以后的则霸气了一点,等等。上述名称若还有别的什么不同的话,是亭与阁的差别。“亭”即“停”也,是人们跋涉之后的小憩之所,其高度不会超过二层,而“阁”绝对是不少于二层的;且“阁”因面积与体量的增大还会衍生出诸如游宴、诗会、聚友等更多的功用。而龙珠阁的考古学者也用事实给我们揭示了两者的差别(图4)。位于珠峰顶上的晚清龙珠阁遗存之阁体面积约110平方米;而在其下约4米深处还深埋着一个碑亭,毫无疑问这便是唐英曾在诗赋中描述过的环翠亭了,该亭仅4米见方,两者面积竟差7倍(图4),以此为证。

图4龙珠阁与环翠亭比较(江西省文物考古队、景德镇市陶瓷历史博物馆)

4

上述清早中期的环翠亭可是从龙珠阁底下约4米深的地方发掘出来的(图5);考古家们又向下挖了3米才触及元代的地表,若再往下挖可能还有……(余家栋等)。7米深,那可是两层楼的高度!足见珠山还真是个用掺杂瓷片、窑具的渣土堆填出来的假山!由此而见,景德镇在明代之前有没有珠山都是个问题了,至少在后来珠山这个位置以前是没有山的。这可是彻底颠覆三观呀!又让那么多通过历朝历代史料与诗赋来解读过珠山的同仁情何以堪?要知道考古学者向来是有一说一,而我们的不少文化学者却总是有一说三甚至说三道四的。看样子是言多必失!还是废话少说言归正传吧。

图5龙珠阁、环翠亭遗址(江西省考古队、景德镇市陶瓷历史博物馆)

5

当今的龙珠阁是1990年为迎接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的召开而建的(图6)。自建成以来笔者一直未有机会探访,直到今年才借申遗研讨会之机到此一品尊容。机缘巧合的是,同行者中还有龙珠阁的设计师黄浩先生,这是一位功力深厚且备受人们尊敬的老建筑师,也是笔者亦师亦友的老学长。龙珠阁是一座五层楼阁式仿古建筑,其平面方正周全,故而该阁主入口虽然经由东面改为南面的变故,却依然弹性适宜;仅有的调整便是将东面牌匾切换至南面即大功告成!由此足见建筑师的深谋远虑。新龙珠阁的阁体雍容大气,而深远之出檐、阁身有度之收分竟勾勒出些唐宋古典的风韵;唯一遗憾的是其本该高台建筑的形制却被委身于一座小丘,而这小丘难道便是珠山吗?笔者带着疑惑向黄老先生求解,由此获悉龙珠阁底下的小丘竟非原珠峰所在!新龙珠阁实际处在偏离原珠峰往西约30余米的地方。龙珠阁为何要偏离建造?笔者刨根问底才知,一则因珠峰瓷片堆积较厚属文物保护的禁建范畴;二则是原址因紧贴后街而使东主入口甚为局促;第三个原因便是其实际建造地点的文物地层堆积浅薄,仅需稍作整理阁体基础便可直接落地(黄浩)。这“落地”一词牵出了笔者的兴奋!要知道,珠山已是“假山”无疑了,但这元代所称的“蟠龙山”是否为真?

图6当今的龙珠阁(黄浩)

现龙珠阁立基虽比珠山为低但却较周边城区为高,如其一层地坪45米的海拔高程就较后街要高出数米,而比南部老区(32米)还要高出10余米!至关重要的是,该处显然为丘陵岗地的生土表面(黄浩)。由此观之,以珠山为靠的御窑厂还真真切切是处在一片有筋有骨的真山之上的!其名现曰东司岭,其走势与上头的雷公岭大致相当,并如游龙般地旖旎300多米。此若不是元人所称的蟠龙山,景德镇哪个山更似?你打个比方来试试?

6

然而,珠山亦非天外来物,其筋与骨则与莲花塘山系相连。该山系因在珠山东面,故古时又称东山。近看东山是一组纠连缠绵而没有厘头的丘陵低山,但若从空中鸟瞰则可发现其向东北方向绵延不断且倔犟地持续攀升,最后竟续上百里之外的瑶里五股尖(1618.4)!为了直观说明其走向,我们可在地图上将珠山与五股尖之间画一条连线,这是一条东偏北约30度的直线,而该线与后街靠近御窑遗址的路段几乎垂直!这使人恍然大悟,原来珠山是源于五股尖的一道被称为五华山的支脉(二两一歌),该脉发轫之后便向西南延伸,在离脉源渐行渐远的同时其高程也由1618.4米向30米左右渐次落降(图7)。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其形态犹如一堆窑炉中大大小小的弹子从高处往下朝一个方向抛撒,流落最远的一组又努力地向前拱了一步,这最头前的一组便是珠山!其个头不高却独占鳌头,瓷业文明在此孕育、壮大、传承、弘扬,而离其发脉不远却有被称为高岭的瓷土之源;左右夹峙着该山系的东河、南河又可将瓷土原料顺风顺水地输送至其家门头,从而一头一尾、前后相衔地构建出一条完整的瓷业文明链;过去曾称为“正街”的后街也感应自然而堂堂正正地顺御厂东墙正交穿越主脉;而御厂东门,一度曾为解放后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景德镇市府大门,朝向并遥望的是瑶里的五股尖!是不是有种天人合一而又人与天调的神奇?

图7珠山脉系与方向(王之羿绘)

7

东山之中有一条长长谷地,其谷底大致是现老景德镇宾馆的位置,谷口则在现景德镇建筑设计院。该谷越过莲社路后其谷势便由小而大、豁然开朗,犹如一尊打坐的大肚卧佛,头枕之处在东门头外,气之所衔为下头的十八桥,这便是所谓的“罗汉肚”(图8)。该尊罗汉的最佳观赏位置便在莲社路的老陶瓷博物馆区段。

图8罗汉肚及其最佳观赏位置(刘洪玮绘)

莲花塘即是民国时期人工筑坝拦蓄而来的两个水面。提起莲花总感觉有一种佛气,实际上,民国时期它就叫“佛印湖”;而该湖西侧有一处景德镇当时最为有名的寺院叫东山寺,其位置按民国地图应在今薛家坞东坡的岭上至市保育院一带(白广华)。和尚们法事结束之前一般会围绕池塘举行“绕佛”仪式,故而该谷地称“和尚坞”。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莲花塘作为一个真正的不收门票的开放式公园,是民国六年(1917年)浮梁县知事陈安倡导修建(沈英华),要知道那时在城市中建公园本来就是一件稀罕的事情;其修建的时代较上海第一个城市公园(黄埔公园1868)虽然晚50年,却与慈禧太后主持修建的北京第一个城市公园(北京农事试验场,北京动物园前身,1906)相差无几,甚至比武汉第一个城市公园(首义公园,1924)还要早几年(赵纪军)。由此可知莲花塘公园在我国城市公园发展史中是有其地位和价值的。

8

珠山及其山系有如此多的内涵,故而其山系保护就相当重要。我们可从以下大、中、小三个层次给予认识。

宏观层次便是要保护五华山脉系的连续与完整。该脉系中既有瓷土之源,又是珠山来龙,还链接瓷业核心,故而是反映景德镇瓷业文明之天人合一价值的主线。每当笔者读到所谓景德镇是“黄山与怀玉山余脉”之类的文字时心里便不是什么滋味,景德镇及其浮梁的山要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还真与上述两山在脉理、文化、语言上均有重大差别,景德镇是拥有独立山系的一个地域!故而五华山便是景德镇的“家山”呀!站在生态学角度,该脉也具有极高的国土生态连续功效,是景德镇生物多样性赖以支撑的基础,是东河、南河水资源的源头保护地,同时还是景德镇具有生态、环保、游憩等综合价值的城市绿楔。故而对该脉系的保护利用将是景德镇落实与反映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之价值导向的一个重要抓手与发力点。可惜过去对此认识不足,故而该山系的莲花塘以东区段便被很多大尺度的新建建筑铲平压盖了不少,致使珠山来龙气若游丝,而莲花塘公园也快变成“生态孤岛”了。故而整理该山系上现有的存量土地,划定禁建保护的范畴;调整相关区域的路网使之感应与尊重自然;重新制定相关区域的城市规划并落实城山之间的设计控制,这些任务便显得相当紧迫!

中观层次便是对莲花塘山系,尤其是对其“五龙奉珠”环境的保护性清理(有关此议题笔者另文阐述)。在关键性要点,如莲花塘塘口、莲社路观罗汉肚路段、雷公岭与薛家坞岭及其周边,选择性拆除近代尤其是近20年以来建设的各种功能主义容器般的居住与公共建筑,并严格限制该类地区的新建筑审批,清理出能反映御窑厂镇山及其山系特色的城市视线通廊,还景德镇老城一个山环水绕、五龙奉珠的独特环境。这些地方再也不容被高层建筑吞噬了!要知道天鹅肉谁都想吃,但你吃完了,天鹅就没了!

微观层次就是对珠山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恢复珠山原有的历史高度,并使龙珠阁与珠山重新合体。珠山与龙珠阁的分离虽是历史综合原因所致,但毕竟是件非常遗憾而又奇怪的事情;故而山阁的珠联璧合便是尊重历史、再现景德镇城市文脉、强化御窑遗址遗产的文化景观特色、并为当代旅游的核心吸引营造其价值表达之鲜活素材的重要举措。而当代的土木工程技术对建筑移位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

(0)

相关推荐

  • 深圳莲花山公园(2019-6)

                                                            pingpu

  • 景德镇珠山,最初叫什么名字?竟然和鄱阳县令有关!

    景德镇珠山最初叫立马山,竟然是鄱阳县令取得.这个鄱阳县令了不得,他可是长沙王吴芮.吴芮居住鄱水,号称番君,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吴芮被册封为鄱令,当时中原大地只有36个郡县.此时,鄡阳不复存 ...

  • 莲花山公园及其他 李金良

    莲花山公园及其他 李金良 <一> 莲山的花 春天的嘴唇 面对浩瀚的狮子洋 把蜇伏了一冬的心事诉说 曲径通幽的古石场遗址 重峦叠巘 胼手胝足的祖先 鹑衣百结 用石鍪与铁锤 敲打浑浊悲惨的百越 ...

  • 以装烧工艺为视角 浅谈景德镇湖田窑五代宋元瓷器的鉴定

    以装烧工艺为视角 浅谈景德镇湖田窑五代宋元瓷器的鉴定 --安 强 无言味最长2017-06-03阅读 1653我们今天看景德镇湖田窑产生的瓷器,无不为其多样的造型和别致的设计所叹服(图1).但要读懂湖 ...

  • 景德镇珠山八友诞生历程

    珠山八友能成为景德镇陶瓷行业的丰碑,在于该组织,在陶瓷领域的贡献大,存续时间长.珠山八友就是月圆会,开创者-王大凡.1928年建立,到新中国建立,对景德镇陶瓷行业产生了半个世纪的影响.那么珠山八友是哪 ...

  • 寻龙点穴知识,浅谈形峦中龙脉的十二种形势,以及结穴情况

    龙脉即山脉,包括山脉的走向和起伏变化.因为山脉逶迤起伏如龙形,在形态上多方面与龙相似,故堪舆将山脉比喻做龙.廖瑀在<泄天机·寻龙入式歌>中说:"爱从重浊凝于地,便有高低势.势来起 ...

  • 浅谈东珠形态与收藏的关系

    东珠究竟是个啥?竟然这么尊贵?那是必须的啊~要知道,在2010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串清·雍正正御制东珠朝珠,竟然拍出了5780万的天价. 越是珍贵的东西便越难得到,东北境内的很多大河中都出产东 ...

  • 浅谈李家山墓地出土的古滇国青铜器

    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成,溶点在700―900℃之间,具有优良的铸造性,有很高的抗磨性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在采矿.熔烁.制模.翻范.铜锡铅合金成份的比例配制,熔炉和坩锅的制造等方面, ...

  • 浅谈珍稀极品山格木盆景的种养技术要求

    山格木是创作岭南盆景的上等珍贵素材,它分布于广东.广西及越南一带的山坡丘陵之中,该品种分大.中小三个品种,树形苍劲俊秀十分诱人.山格木叶小如珠.晶莹剔透.翠绿养眼人见人爱,枝茎3cm粗以上的不常见.据 ...

  • 景德镇珠山八友及567时代名家的艺术精神文化详解分析

    珠山八友及其同时代名家的艺术精粹得到进一步发扬光. 珠山八友及其同时代名家是民国时期景德镇文人瓷画奠基性.开创性群体.他们承前启后,全面完整地继承中国书画传统精髓和景德镇传统粉彩绘瓷技法,使二者熔于一 ...

  • 浅谈景德镇传统元青花瓷与现代高仿工艺比较

    元青花的研究热潮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学者约翰-波普以大维德基金会的至正十一年(1351年)青花龙纹象耳大瓶为依据,从土耳其.伊朗所收藏的青花瓷器中发现了数十件元青花并撰文公之于世,从而引起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