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

讲的其实是「养生」原则

如今的“出生入死”,和“赴汤蹈火”一样

都是指冒着巨大风险做事儿

但《道德经》里的此句,却非此意

河上公解释为:

出生,谓情欲出五内,魂静魄定,故生

入死,谓情欲入胸臆,精劳神惑,故死

翻译下就是:

出离情欲的束缚,则生生不息

入于情欲的驱使,则死路一条

「生之徒,十有三」

生下来福分就好,后天运道也不错的

十人中有三个

这种人不会搅和到是非当中

「死之徒,十有三」

生下来就禀赋不好,容易夭折的

十人中有三个

这种人就是天生比较惨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生下来还不错,但自己动不动作死的

十人中也有三个

对于这种人,老子单独拎出来问了一句: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原来是因为他们欲望太严重

“生生之厚”——永不满足

明明条件还不错了,还是要不择手段去占有

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十个人当中中

生之徒、死之徒、生而入死之徒各占三个

那么剩下一个是什么人?

叫做“善摄生者”😎

你可以理解为修道者、养生者、行道者

也就是说,有道性的人,十人中仅有一个而已

他们的特点是,善于管理自己的生命、欲望

摄生,也即养生,不仅仅限于养护身体

还要善于统帅和管理自己的人生

这种人

走在路上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

出入军队也不用披甲带兵

犀牛的角无所用处

老虎的爪也无处施展

军队也不会把他当做敌人

以上几句是比喻

毕竟正常人走在街上都不会被犀牛老虎攻击

而是在说:行道者以其无死地

把自己安排规划在了安全运作的轨道上

不会主动去寻死路

毕竟,总想用武力征服别人

势必要承担武力带来的风险

佛家有言:凡夫畏果,菩萨畏因

凡夫都怕坏结果

行道者注意的却是自我约束,不去种下恶因

以什么策略来定位你的人生

决定了会品尝到什么样的果实

其实鲲觉得本章已经涉及到“改命”

十人中,三人生之徒,三人死之徒,三人生而死之徒

唯有一人“善摄生”

善摄生,就是把生死看清楚

生,是从混沌中展现生机的运作方式

死,是系统宕机、回归混沌

如何从混沌中展现生机?

就是维护好最宝贵的生命力

战胜和克服自带的各种欲望

生命确实有天赋的差异

但后天的“修为”也能影响命运

善摄生者,就是命运不注定的那一批人

他们的命运,和修为有关

这类人未来的格局突破,也是不好预测的

参考资料可选以下:

① 古:河上公注本、王弼注本

② 现:《傅佩荣讲道德经》、《黄明哲正解道德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