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海外并购,拿钱来买个支点…… | 吉-沃效应
“拿市场换技术”后,“拿资本换技术”之路成为中国汽车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用“失败”或“成功”形容难免有失简单粗暴。
转眼间吉利和沃尔沃牵手走过了七年之痒,《中国车企出海收购砸千亿,成功仅两例》这样指点江山、品评成败的文章屡屡见诸网络。谈起中国企业行业的海外并购,几乎是一片唱衰之声的。
但毫无疑问,自2008年-2009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始,中国的汽车企业加快了收购的步伐,或全资、或控股、或入股,风生水起,把镜头拉近了看,现实情况往往非常复杂,仅仅用“失败”或“成功”形容难免有失粗暴。
毕竟在“拿市场换技术”后,“拿资本换技术”之路成为中国汽车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基础薄弱之下未来发展的关键。
昂贵的“学费”
作为跨国并购的先驱,上汽集团在对韩国双龙汽车的并购上提前交了学费。2004年10月,上汽以5亿元购得双龙汽车48.92%的股权,并通过公开市场增持至51.33%,成为其最大股东。
但是,在融合进程中,上汽方由于很难接触到双龙的研发中心,核心技术和实验规范,却被韩方斥为“窃取国家机密”,双方新车开发等迟迟未能进行。5年之后,由于韩国双龙工会势大,上汽被迫放弃双龙,但据双龙享御开发了荣威W5车型。
令上汽集团失去双龙的经济危机却给其他中国企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全球经济时局动荡之下,福特、通用纷纷“瘦身”,抛售旗下诸多如悍马、阿斯顿·马丁、捷豹路虎、沃尔沃、萨博等非核心子品牌。对中国汽车企业来说,品牌、技术、人才,都是“抄底”的好机会,但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极其薄弱的基础与匮乏的经验,收购变得一波三折。
与李书福同样出生于浙江台州的民营企业家庞青年,显然不如前者幸运,收购萨博(SAAB),历时6年,四起四落,最终却被蒋大龙截胡,转手荷兰超跑制造商世爵(Spyker),庞青年仅得到了萨博的凤凰平台,。
2011年12月19日,瑞典特洛拉坦,瑞典的萨博汽车公司CEO穆勒亲自抵达当地一家法院,提交破产申请
同样欲获得萨博技术而不得的北汽,通过入股科尼赛克财团这样“曲线救国”的方式,斥资2.75亿欧元补充其收购资金缺口,获取所需的萨博平台、图纸和产品知识产权。
但花4亿美元对萨博完成整体收购的荷兰超级跑车制造商世爵(Spyker)对北汽的收购颇不以为然,其首席执行官维克多·穆勒毫不客气地说,北汽购得的只是一些过时技术,因为现款的萨博9-5和9-3技术已使用了差不多10年之久。
现实却是,北汽凭借这些“过时”的技术和平台武装了绅宝、威旺和北汽幻速等车型,在SUV狂潮之中赢得了发展机会,而2014年12月19日,世爵宣布破产,而与庞青年的青年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还在勉励维持生计。当年北汽没接手工厂、生产线等,恰好避开了养老金等大问题。
这种拆分出售、卖给国人的并不在少数。2005年7月23日,南汽以5078万英镑购得MG ROVER(MG罗孚)这一破产的英国百年老厂,而上汽在此之前获得了罗孚25、75系列轿车及全系列发动机的知识产权。“罗孚一份知识产权卖两次”这样的说法不胫而走,最终在上汽南汽合并后,罗孚终于“合二为一”。上汽自主品牌荣威和名爵自此诞生,其拳头产品RX5的平台与造型无不得益于此。
不同于这些“技术控”,福田汽车则斥资500万欧元收购了百年品牌宝沃,收获了一段动人的故事。其首款产品BX7在2016年上市以来,月销5,000余辆,累计销量达4万辆,在新品牌中可谓“大获全胜”。但进入2017年,情况有些不妙,BX7月销量下滑至3,000辆,而BX5首月销量不足2,000辆。这场“收购”对福田带来的效益能持续多长时间还很难讲。
“胜利”的故事背后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跨国并购的磨合上,“幸福”也往往是双方、甚至多方反复磨合的结果,比如,熬过“七年之痒”的吉利-沃尔沃。
固然吉利得到了沃尔沃在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的扶持,成为发展最猛的自主品牌,沃尔沃也走出困境,开始走向全球复兴,但这并不能掩盖两者曾经的龃龉。
李书福理解的中国人的喜好多偏向排场奢华等“面子上的好看”,坚持生产S100,而沃尔沃当年的CEO雅各布则坚持安全低调,矛盾激化,不可调和。随即以双方妥协生产S90和雅各布的下台而告终,而且“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之间的界限在LYNK&CO问世后依旧泾渭分明。
沃尔沃概念车 Universe天地
2014年,东风斥资8亿欧元持有PSA 14.1%的股权,与法国政府、法国标致家族并列成为PSA的三大股东。随着PSA在全球范围(除中国市场)内的全面复苏,仅股价一项增长了一倍有余,从财务上来看稳赚不赔。虽然双方一直在磨合,但东风获得了更多话语权,用以发展自主品牌的车型和技术也更加丰富,比如基于老款408的风神L60、基于C6平台的东风A9等,甚至直接在风神的工厂生产。
从零部件行业看,出于同类企业兼并实现规模经济的考量,今年6月份宁波均胜电子借子公司百利得之手收购高田,成为继收购德国普瑞、IMA、Quin和百利得(KSS)后的又一项重要业务。
零部件巨头万向斥资1.492亿美元收购菲斯科,虽然研发团队,供应商等问题一波三折,但随菲斯科Revero亮相生产销售,万向的造车梦再度起航。
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并购,除了这些“大手笔”,还有腾讯斥资5亿美元持有特斯拉5%的股权,吉利收购Terrafugia飞行汽车公司等。这些收购,评判其成功与否还为时过早。
当年“市场换技术”屡遭诟病,不少人认为“开放了市场,技术在哪儿呢”,但除了造车技术外,营销、供应链管理等都是合资的成果;而此次,中国企业正在以资本为杠杆和支点,获得并吸收相应技术,用于旗下产品,借此撬起本土市场;再通过海外企业的渠道网络,管理模出击海外市场。
7月19日《华尔街日报》也曾梳理了中国汽车海外并购之种种,咨询公司Dunne Automotive的总裁迈克尔·邓恩给出的评价是:相比娱乐等行业的其他中资公司,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挑选收购对象时更加谨慎,并且实现了良好的投资价值。【END】
速度 深度 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