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衫:熟悉而神秘的昨日流行

这篇稿子其实存了有一阵子了,每次到了穿两用衫的季节就想把它写完,之前《着装不当,坐姿不雅:那些被挑剔的薇娅们……》里又提到了两用衫是可以用于正式场合的,所以就努力把这篇补完吧!

开聊,神秘的两用衫!

说到建国后的服装流行,大多会说到列宁装、中山装这样特色鲜明的服饰,而两用衫则几乎不会被提到。这种情况对于我来说其实有点“割裂”,因为我从小到大的生活里,“两用衫”衫算得上是一个高频词了,尽管在很长时间里我一直误以为它写作“凉绒衫”(方言里相近)。

尽管在之前《大侠魂与短装:一个宁要洋装不要长袍大褂的民国》里聊到,很早就有人预言了相对于民国时期的长袍马褂“未来”是短装的天下,但50年代的服饰流行并不明朗,穿长袍的有,穿西装的也有,女性穿旗袍也并不罕见。就如同每一次的时代更迭一样,服饰的转变是渐进式的,根本性的原因还在于新时代带给人们全新的思想。

△ 1957年,《人民画报》上的旗袍

△ 列宁装

这段期间里,长衫旗袍以及西装因带有旧时代和资产阶级的色彩而逐渐退出。与此同时,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正在与苏联进行着一段“蜜月期”,苏联本身较为发达先进的“老大哥”形象自然也引得在服装上去学习它。这段期间,对于新时代的服饰可以说是仍在摸索着。

但后来与苏联交恶,并且国内物资大为紧张,服饰的偏好也逐渐稳定下来。就如预言那样,各种便于劳作生活的短装成为了主流,只不过农民或老一辈偏爱中式短褂,而知识分子、工人等则偏爱中山装、两用衫。

△ 学习苏联宣传画中的着装区别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已经介绍过了,如今我们眼里可以被称作“中山装”的服饰在当时其实可以细分为军便装、青年装、学生证等,这些服饰的剪裁都更接近与制服,比较挺括。而两用衫则宽松了许多,版型更宽松舒适些,所以工人们也会把它当作劳作服穿着。

两用衫一词非常广泛地流行于50年代-80年代,这个名字天然自带问题,就是“两用”究竟是哪两用呢?

虽然专门介绍两用衫的资料并不多,但是关于这个的说法还真的不算少了。一般有这么几种说法,春秋季两用,工作与日常两用,翻领与合领两用等等。其实“春秋两用衫”应该是它名称的起源,有的地方也把“春秋衫”等同于两用衫,不过从两用衫的实际功用去看,后面几种说法其实也不算错误。

说明:两用衫是比较民间的口语的词汇,所以各地甚至是各人在使用表达的时候可能会有出入,本文仅从我观察到的角度作分析。

之所以我从小就听“两用衫”这个称呼,却对两用衫的实际款式十分模糊,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一个特定的款式名称。一般来说,春秋两季穿着、设计简洁、直身不收腰、长度约半盖臀部的长袖外套,都可以被叫作“两用衫”,并且不限男女款。其它特征,比如是纽扣还是拉链,是贴袋还是插袋,两个口袋还是三个口袋,都不成为影响条件。

△ 与旗袍搭配的“春秋两用衫”,《中国服装》

△ 与裙子搭配的“两用衫”,《中国服装》

但是由于这个词汇流行年代的缘故,常见的“两用衫”还是有一些特点的。比如早期多见贴袋,男款一般是两个三个口袋,女款有时候没有口袋,门襟用纽扣的也多于用拉链的。领子以翻领居多,第一颗扣子可系可不系,不系的时候类似西装的那种驳领。不过两用衫的领子一般用软领,所以不论是翻开还是合拢的状态都不会像正式的衬衫西装那样硬挺,包括剪裁装袖,也都偏休闲。

△ 两用衫,《大众服装剪裁》

△ 1973年的中国

随着时代变化,外套的种类变得越来越丰富了,“两用衫”这个词汇就显得不够用了。所以我们这一代并非没有接触过两用衫,而是我们会用更复杂的定语更庞杂的名词去形容称呼它们,两用衫也逐渐淡出。

在《着装不当,坐姿不雅:那些被挑剔的薇娅们……》里提到,1983年外交部发布了《外交部关于参加外事活动着装问题的几点规定》,目前我国正式场合相对可以遵照的着装明文规定不多,这算是一份。内容其实很短,可以全文摘录:

外交部关于参加外事活动着装问题的几点规定

(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外交部发布)

经国务院批准,现就参加外事活动着装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参加外事活动服装应朴素、大方、整洁、美观。

二、男同志在出席庆典仪式、正式宴会、领导人会见国宾等外交活动时,着中山服、西服(打领带)或两用衫等成套服装

三、女同志服装的式样、颜色应多样化,可根据具体情况着合适的服装。

四、在国外参加外事活动,除按上述规定外,还应尊重东道主的要求和当地习惯,如东道主规定着礼服,我男同志着中山服,女同志最好穿旗袍或长裙

80年代时“两用衫”这个词虽然还经常使用,但随着我国打开国门,各种新鲜有趣的款式涌进来,于是距离“两用衫”这个称呼淡出我们的生活也不远了。不过从这份规定里仍然可以看出,两用衫的着装正式程度却不低,是可以比照中山服、西服的。

不论中山装、西服还是两用衫,里面搭配的一般都是衬衫,所以衬衫的需求很大,很多人所知道的“节约领”其实也是在这种需求下广泛被使用的。

△ 节约领

我国目前其实并没有特别严格的礼服与便服之分,这也是很多人学习服饰史、仿穿古代服饰时最容易犯的错误。中山装够正式了吧,但是生活里穿也可以,路人最多觉得你老派,却不会感到穿着礼服奔走在街头的错位感。甚至于,后来经过专门设计的唐装、新中装,最终也融入到生活里。

△ 各种风格的女装,《现代服装》

而1983年版《外交部关于参加外事活动着装问题的几点规定》也并非没有在实行,当我们打开《新闻联播》看到的许多公务员着装基本还是符合这个规定的,尤其是很多人疑惑爱穿黑夹克的着装风格,其实就是两用衫的遗风。

从中我们也会发现,两用衫在这些应用里更像是常礼服,在平日办公时穿着,正式程度约等于不带领带的衬衫配西装,低于穿西装打领带(两用衫也可以打领带穿着)。而两用衫在这些场合里穿着,也并非没有规范,而是需要与裤子成套穿着,搭配皮鞋。

△ 如今常见的“两用衫”,图源网络

所以说礼服便服没有严格的区分,不等于没有按照场合穿着合适服饰的要求。就像“两用衫”一样,严肃的场合选择深色款成套穿着,脚上配皮鞋,以及穿着整齐、不能把袖口卷起、衬衫扎进裤子里等等都是需要注意的,款式细节以及面料也是要纳入考量的范围的。

还有一个词流行年代与两用衫相近,却是夏天穿着的服饰叫做“香港衫”,堪称短袖版“两用衫”(也有很多地方直接这么叫)。

△ 图片出处《妇女服装裁制》

香港衫的外观近乎就是一件休闲衬衫,剪裁上偏舒适宽松,介于衬衫和夏威夷衫之间,于是它又可以用来称呼短袖衬衫,也可以用来称呼夏威夷衫,毕竟生活不是搞学术,一般人并没有那么严谨,我妈就一直把开襟卫衣叫做两用衫。

80年代末的时候,就像在《翻开80年代的毛衣书,尽是不落伍的时尚弄潮儿 | 服饰博览》里介绍过的一样,新奇多样的服装冲击着当时的年轻人,什么喇叭裤、牛仔裤、蝙蝠衫,还有旗袍也在这个时候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后两用衫”时代即便很多外套符合广义的两用衫,人们也愿意用更时髦更精准的词汇。服装词汇变得丰富的背后,其实也是服饰文化的多元表达,更是时代的再次更迭的表达。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传统服饰】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