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访“深圳客”

大家都知道美国有一份很有名的杂志《纽约客》,它是一份美国知识、文艺类的综合杂志,以非虚构作品为主,包括对政治、国际事务、大众文化和艺术、科技以及商业的报道和评论,另外也会刊发一些文学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和诗歌,以及幽默小品和漫画作品。《纽约客》不是完全的新闻杂志,它对美国和国际政治、社会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是其特色之一。尽管《纽约客》上不少的内容是关于纽约当地文化生活的评论和报道,但由于其高质量的写作团队和严谨的编辑作风,《纽约客》在纽约以外也拥有众多的读者。2016年4月18日,《纽约客》获2016年普利策奖特稿写作奖[2]  和批评奖。

深圳也出了一个类似风格的城市,准确来说是城市新媒体《深圳客》,目前它的媒介形态是一个微信公众号,是一群从传统媒体出来的深圳青年的创业平台。合伙之一卢青童鞋是我的学生,于是借到深圳大学讲学的机会我前去探营。其实他们做的不只是一个公众号,他们还有一个服务号“同流合屋”,还有一家做传统业务的公关公司,这是一家既有线上也有线下业务的多元化传媒企业。卢青童鞋和他的小伙伴们如深圳成千上万的创业者一样,在一座极平常的写字楼里日夜折腾着,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奔跑着,为这座城市的美好明天编织着他们的梦想。

这些年,在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发展势头最猛,许多深圳人也不免由此沾沾自喜。深圳人在朋友圈里似乎越来越自恋,从每天晒蓝天白云、城市绿化,到自豪深圳综合竞争力赶超香港。然而在一片喧腾的饱满情绪中,《深圳客》一篇犹如冷水般的文章《深圳,你需要静静》当头淋下,两天内刷爆了朋友圈,引发诸多讨论。《深圳客》此类令人反思自省的好文章还有不少,如《万亿腾讯,【创新力】仅有的遮羞布?这份调查揭示北上广深残酷真相》、《深圳的天花板已定 你以为的深圳未来都是错的》、《这位深圳少女创业者的坠落,该让我们清醒了》等。年轻的《深圳客》由此声名鹊起,随着影响力日增,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合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我认为最好的传播是价值观的输出,“温暖、力量、信仰”就是一个城市新媒体的理念与情怀。然而,作为自媒体都面临生存问题和盈利压力,在成就”内容为王“的上半场之后,如何进入”连接一切“的下半场?我和《深圳客》的小伙伴们讨论起来。我认为《深圳客》不仅要做好内容产品,还要进一步做好服务产品和关系产品。《深圳客》已为深圳人打造了一个精神家园,下来还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品质好服务优的生活圈。提供线上房屋租赁服务的《同流合屋》就是一个服务产品,但还不够,我建议他们围绕为深圳市民身心健康提供更好服务作为他们的产品开发重点。小伙伴们深以为然,于是他们决定聘请我为公司的首席战略顾问。好吧,马化腾童鞋当年的小公司并不比他们强多少。

夜深了,小伙伴们还要加班,我相信他们一定有更好的明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