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门城墙那些故事
“讲故事”无疑对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极有好处,甚至有学者公开宣称“故事永远比道理容易传播”。但我以为,讲历史故事毕竟不是编小说,即令是运用文学叙述的方式,也须首先基于历史的真实。在汗牛充栋的史料留存中爬梳,那是需要相当专业的学养和比对互证的判断力的。
《苏州市志》对城门的记载是引用唐代《吴地记》说,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法地之八卦。筑小城,周十里。门之名,皆伍子胥所制,并记载了八大城门:“西阊、胥二门,南盘、蛇二门,东娄、匠二门,北齐、平二门”。一围时断时续的城墙,十二座或存或废的城门。2500多年的风风雨雨,镌刻下苏州古城难以磨灭的历史脚印。
今天,我们就来踏着现存的城门古迹,聊一聊苏州的城门。
城门城墙是苏州古城的素雅外衣,千百年来不知为古城阻了多少风,挡了多少雨,拒了多少来犯之敌。呵护苏州古城,理应从保护这层“外衣”入手。
阊门
穿越千年历史 历经风流红尘
阊门,乃苏州古城之西门,通往虎丘方向。
一句在苏州广为流传的老话,“金阊门、银胥门”,足以说明了这座城门下的繁华景象。
从清代乾隆年间的《姑苏繁华图》中可以看出,阊门内城门临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上有城楼。外城门靠吊桥,瓮城为长方形,瓮城内另有套城,并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
阊门原貌
1927年市政筹备处工务局进行建设时将套城拆除,又将原来狭小的旧城门拆除,并于1934年仿金门罗马式建筑改建城门,改建后的阊门共三门,中为车行道,两侧人行道。
现在的阊门
胥门
回归质朴 感受最宁静的内心
吴趋自有史,请从阊门起。阊门,乃苏州古城之西门,通往虎丘方向。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阖闾大城的八门之一。门名为“阊”,以象天门,可通天气。其含义为:攻打楚国,乃是天意所为。伍子胥带领大军从此门而出,打败楚国得胜归来,将阊门改称为“破楚门”,以示纪念,故曰:吴趋史自阊门启。阊门更是曹雪芹笔下“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由它延绵而起的西中市仍然是苏州最有味道的一条街。
据说,胥门因“伍子胥宅在其傍”得名。更因城门上悬挂过伍子胥的头颅而天下尽晓。实际的情况是,胥门是因对面的姑胥山而得名。伍子胥作为苏州城之父,吴地百姓对其敬仰有加,为纪念、供奉、祭祀这位功臣,一些地名亦以其名冠之。
伍子胥
胥门位于城西万年桥南。胥门作东西向,为春秋吴国建造都城时所辟古门之一,以遥对姑胥山(即姑苏山)得名。《苏州府志》云:“胥门,西门也,在阊门南,一曰姑胥门。”
胥门原貌
胥门胥江
现存城门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建,明清重修。拱门高4.65米,宽3.3米,纵深11.45米。
现在的胥门
盘门
市井生活 平凡简单的日常
如果说苏州是一部书,那么盘门则是封面,从这里便可翻开苏州2500年的历史。因其结构之精巧,造型之优美,有着“北看长城之雄,南看盘门之秀”之誉。
曾有诗云:曲径委蛇路百盘,天光云影落惊湍。蟠龙厌越浑闲事,直作蛇门一例看。说的正是苏州的盘门。盘门古作蟠门,蟠龙的蟠,在春秋时期苏州建城时有尝刻木作蟠龙,镇此厌越之意。位于苏州城西南隅的盘门,是苏州现今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古水陆城门。
而今,大家所见的盘门,已经是经过几度重建翻新后的模样,随着岁月的消逝盘门不断发生着变化。蓦然回首,千年的吴门桥依然横跨两岸,还有桥下那奔流不息的大运河水。
盘门原貌
近年新建的城楼为双层楼阁式,飞檐朱栏。那块潇洒雄建的章草扁额,是被称为当代书圣王蘧常的墨迹,"中吴锁钥"四个字概括了盘门独特的战略位置。
现在的盘门
蛇门
灯火阑珊 人间的烟火气
在伍子胥所建的苏州八城门中,就有一个叫做蛇门,不过和阊门的繁华,平门的热闹相比,这里却是被苏州人遗忘的角落。
蛇门城门和城墙均在,当然也是重建了一部分。这里和“五龙会阊”的阊门外水系非常相似,也是五条河汇聚再次,归于一条河。
五龙会阊位于城西北,觅渡桥则是城东南。蛇门是苏州最初建起来的8个城门中,唯一一个没有遗址的地方。
按照天干地支,城南巳位,在生肖中属蛇,这个门,也被称为蛇门,这是春秋古城八门中,唯一一个用动物来命名的城门。
觅渡桥对岸,相传乃蛇门遗址
蛇门最初究竟是如何被毁的?是不是桂花公园里的那段新恢复的城墙就是古代蛇门的位置?或者还有其他什么地方呢?蛇门城楼上那块碑,到底去哪里了?蛇门迷踪,倒显得扑朔迷离起来。
苏州人对蛇,一直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敬是因为有对蛇的崇拜,认为蛇,是家里的守护神。
远是因为苏州是水乡,水边草丛,稻田,竹园,果园,后花园,山上灌木丛里,都可能有蛇栖息,其中就有毒蛇,万一被咬,那是关乎“人性命”的大事。
现在的蛇门
娄门
灯火阑珊 人间的烟火气
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建阖闾大城,开八门,东北边的门名为疁(liu)门,到汉代王莽时期改称娄门。
它是2500年的水陆交通枢纽。苏州的城门各有分工,譬如阊门,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那娄门就要算得上是水上交通枢纽。娄门集贸市场算得上是古城中很知名一个市场,早在清朝,这里便是苏城著名的米市,交通之便,人气之旺,古而可鉴。
那时的娄门还是一个具体的门,城楼翘角,舟船熙攘,三重陆门,三重水门,最有苏州水城的城门风格了。
娄门原貌
娄门陆门分外城、中城、内城三重,水门也有三道具金汤之固。
比娄门更重要的,是娄门和永宁桥下流过的娄江。而要说起娄江,要从远古时期说起。据说大禹治水到苏州,形成了“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样貌。
这其中的震泽指的就是太湖,三江则是指东江、娄江和淞江。正因为这个规划,小小内陆的苏州也有了重要的出海口。有多重要?大航海时代中国唯一的行动——郑和下西洋!
现在的娄门
相门
灯火阑珊 人间的烟火气
相门,又称匠门,亦称干将门,东门也。有水陆两路,水陆通大海,沿松江,下护渎,所以吴王阖闾命干将于此铸剑,以便运输。古时因附近多数居住工匠而得名。“将门者今谓之匠,声之变也”,讹音为相门。
相门段古城墙南起干将路,北至耦园,新建段370米,加上北段遗址,总长近650米,城墙底宽12米,顶宽9米,城楼最高处达到了23.8米。
干将莫邪的故事,传颂至今依然津津乐道,凄婉哀绝是它的表面,巍然剑气是它的内里。不同于阊门的繁华,相门自有一股平淡的味道,近年来新修的相门,见证着半数苏州人一天的作息,一条干将路,迎着朝阳,向着夕阳,出门和归家,日复一日地演绎着新式苏式腔调的城市生活美学。
相门原貌
如今的相门,更有一番岁月变迁的味道。远远望去,给人一种历史厚重感,就像一位历史老人,一如它记载着苏州千百年来城墙的历史一般,卧听河水缓缓流淌,静看苏城沧桑变化。一段城墙,一页历史;镌刻了岁月,记载着兴盛和衰亡。那一座座城门,容纳了苏州人二千五百年的悠悠时光。仿佛沿着苏州的城墙走一走,就能道尽门里门外的苏州故事。
现在的相门
平门
灯火阑珊 人间的烟火气
平门,仿佛安宁,实则也是座赫赫威名的城门——伍子胥率大军攻打齐国,得胜而归,从此门凯旋而入,因为是“平齐”所以得名“平门”。意义如同欧洲国家的凯旋门。得名则如中国的许多城市——西安、北平、南宁……实是彰显战功的意思。
平门原貌
不过这是历史中的平门,平门与苏州人而言更多意味着一个地标所在——火车站。平门是王侯将相的平门,而平门火车站则是百姓的。
平门也便是从此进入苏州城的那第一眼。如同平门桥上的对联——凭栏极目,读一城珠玑,三吴风物。逐浪飞舟,怀十里烟水,千古江山。
现在的平门
齐门
灯火阑珊 人间的烟火气
苏州城东北的一个城门,叫齐门,又叫望齐门。”齐”是齐国的国名,阖闾城是吴国的,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呢?有这么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胸怀大志,一心想在诸候中称霸。他任用伍子胥、孙武等一班人才,励精图治,安邦兴国。没几年,国势强盛,兵力充足。吴王阖闾南伐越国,西破强楚,北慑齐晋,在诸候中称为“霸主”,实现了他的愿望。
上世纪50年代初拆除城楼,1978年拆除水陆两城门。所以现在已经没有齐门这座城门了,现在苏州人所说的齐门是指当初齐门所在之地那一片区域。
有人说那“古城墙”、“古城门”是“砖古墙不古”。但望着这浑然一体,古典风格的城墙、城楼、平门桥,以及现代材质古典气韵的火车站,如果时光隧道中的平门能够并行,你一定会发现这绝对是历史中最美的平门。不是那场虚幻的胜利,是更便利的通途,是古苏州跨入现代的一扇大门。
曾经,城墙是一座城的守卫,尽职尽责地保护着一方百姓。如今,城墙是一道风景,讲述着曾经的历史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