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一首送别诗,没有离愁别恨,只有关怀祝福,十分感人

离别是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当面对离别,无论是与亲人的离别,还是朋友之间的分别,那都是令人无比的伤感。在古代,由于交通的不发达,人们一旦离开,就犹如生离死别一般。所以对于那些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离别场面写上一首送别诗,记录痛苦的心情是必须的,因此,以“送别”为题材的诗非常多。

送别诗是抒发感情的,而抒发什么样的感情,不仅与所送之人的情况、前去的原因、目的相关,更与诗人自己在写作时的处境、追求、心情关系密切。一般来讲,送别诗是借送亲友之机,抒写对离别之人的评价、劝勉、赞美之意,表达两人之间的情谊,倾诉对离别的伤感,对离人的惦念及盼归之意。

写过送别诗的唐代诗人很多,《全唐诗》收录的送别诗就多达五千余首,涉及作者四百一十二人,这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有王维。他有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之作《送梓州李使君》。这是王维送别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它撇开了一般送别诗所传达的感伤气氛,展现了王维积极开朗的一面。而且全诗无一送别字眼,但是从中却能感受到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尤其是诗的开头10个字,气象壮观开阔,被后世诗评家引为律诗工于发端的范例。

《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王维说,千山万壑之中,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到处都是杜鹃的啼鸣声。山中一夜春雨过后,只见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一般。汉水的妇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常常诉讼争田。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

王维这首《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非常特别的送行诗,切入点别开生面,构思非常独特。诗中没有写送别时的场景,离别之情也没有丝毫显露。诗中前四句的景色描写,不是送行时的眼前之景,而是李使君将去的蜀地的风景,全都是出于想象。

首联“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两句,王维以夸张的表现手法描绘了蜀地壮丽的山水景物。让我们了解了蜀地有层峦叠嶂的群山、险峻深邃的岩壑,有高耸入云的林木,以及响彻千山万壑的杜鹃啼鸣声。而这些景色就仿佛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它所流露出的是王维对蜀地景色的向往,是王维对李使君即将前往赴任的欣羡。

颔联“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两句,诗人从细处着墨,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绝妙的奇景:一夜透雨过后,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上一般,充分表现出山势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在这两句里,诗人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运用绘法入诗,将三维空间的景物叠合于平面画幅的二维空间,若将最远处、高处的泉瀑画在稍近、稍低的树梢上。

这前四句挺拔流动,自然奇妙,画面、意境、气势、结构、语言俱佳。后人评价甚高,如纪晓岚说:“起四句高调摩云”,而清王士禛在《古夫于亭杂录》则说:“兴来神来,天然入妙,不可凑泊”。这前四句也印证了苏东坡对王维诗的称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及这前四句,诗人笔下的景象早已在我们脑海中渲染成画,美不胜收!

这首诗的后四句,则陡然转变,不再描写风景,而是细数蜀民的风气,并提到汉朝时贤明的蜀郡太守文翁曾在蜀地兴办学校,施行教化,使得蜀民开化,并沿袭至今。这四句是对李使君的勉励,勉励他向先贤看齐,在先贤遗留功绩的基础上,恪尽职守,能有所作为。做出一番惠民的大功绩,像汉景帝时的文翁那样,使蜀民世代受益。

颈联“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两句诗人描述梓州的风土人情。梓州多山,当然也多树,所以那边的女子多用橦木花织成布匹交纳给官府,而多山也导致耕地比较少,所以那边的人时常因为芋田而发生诉讼,为什么是芋田呢?因为梓州主要产的就是芋。而这些都是李使君到了梓州以后需要管辖处理的事情。

尾联“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两句写诗人勉励李使君要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诗人以文翁来比李使君,用典贴切,切人,切事,切地,又能借以传达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谓用典妙笔。

纵观王维的这首《送梓州李使君》,写得与众不同,不写离愁别恨,不作浮泛客套之语。在这里,诗人先是描写了当时周围的环境,然后又描写到了友人所要去的一个地方,最后进一步地告诉朋友,到了那个地方,应该如何去做,怎么做,才能够对得起古代的先贤。这首诗虽然说是写送别,但满是对于国家大事、民生疾苦、友人前途的深切关心。格调高远,爽利明快,在唐人送别诗中,堪称是一首构思别开生面、思想境界高远、读后令人振奋的佳作。应当说王维的这首诗,还充满了教育意义,很是值得我们一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