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伤寒论》解读——23-25条

导语
今天继续来逐条解读《伤寒论》,小编也不知道能连载多长时间,希望能善始善终吧,历史文章列表如下:
《伤寒论》解读1-3条
《伤寒论》解读4-6条
《伤寒论》解读7-10条
《伤寒论》解读11-14条
《伤寒论》解读15-17条
《伤寒论》解读18-22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3)

太阳病为表病,不论中风还是伤寒,得之八九日,说明病情拖延。为什么说八九日?因为第 8 条指出:“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古人认为,七日是疾病的一个来复期,六七日是疾病告愈或传经的日期。病到八九日,邪不离太阳经,说明表邪还未传阳明、少阳经,那么就会出现文中的三种转归:

第一种为“太阳病……为欲愈也”,是疾病将要自愈。

第二种为“脉微而恶寒者……更吐也”,是阴阳俱虚,禁汗吐下。第三种从“面色反有热色者……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是太阳小邪郁表不解,需要小发汗。表病拖到第八九天,出现了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说明病情模糊。“如疟状”,一阵冷一阵热,像少阳证,又不是少阳证。发热是体征,恶寒是症状,这里的发热恶寒不是太阳伤寒的发热恶寒,而是补充前言“如疟状”热,好似疟疾一样一阵寒一阵 热,热多寒少。“其人不呕”,一锤定音,邪气未至少阳,不是少阳证。“清便欲自可”,清与圊通,是厕所的意思,表示大便还可以,说明里气和,非阳明病。“一日二三度发”说明邪郁太阳经较轻。“脉微缓者,为欲愈也”,微是稍微的意思,不是微脉,意思是脉稍微缓的话病就将要告愈了。第二种转归,太阳表邪郁里较轻,可以自愈。“脉微而恶寒者”,是出现了阴阳俱虚的脉微恶寒,这里的脉微是微脉。“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因为阴阳俱虚,因此不可再发汗、再下、再吐,要禁止汗、下、吐。

第三种转归,“面色反有热色者”,“热色”指的是面色潮红,这里用一个“反”字,说明面色不应当出现潮红,警惕不要认为是阳明表证。紧接着说“未欲解也”,判断面色潮红是太阳小邪郁表还没有解除。“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是因为得不到小发汗,小邪郁表身必痒,适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一日二三度发”应当接在“热多寒少”之后,让读者注重“一日二三度发”的病情。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 大枣(擘)四枚 芍药 生姜 (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及 两仁者)二十四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 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二汤各取三分之一,即得桂枝一两六铢,麻黄、芍药、生姜、甘草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三个零三分之一枚,收之得二十四个,合方。详此方,乃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云合半汤。

这个方是桂枝汤与麻黄汤各取三分之一的合方,麻桂合方小其制,目的是治疗太阳病延误时日,正气已见虚象,邪气微郁肌表的小发汗剂。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 

本条是病重药轻,针药并施的方法。太阳病用桂枝汤是正治法,“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是药轻病重。“初服”是指一剂三服的第一服。初服一服,如果药证得当,太阳病应当解除或减轻,而开始桂枝汤一服,反而增加了内烦症状,这时候要针药并施。先刺风池、风府,疏泄太阳经的风邪,然后服剩余的桂枝汤才会痊愈。剩余的二服桂枝汤,一服不愈可再服,如一服愈,不必尽剂。本条与上条用对比的手法相接,上条为“风邪微郁于表”,本条是风邪重,“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上条是小邪轻而面热,本条是风邪重而内烦。又与下条用同样的笔法连接,本条是太阳病服桂枝汤不汗出,反烦不解;下条是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 

本条是讲太阳中风服桂枝汤不得法而大汗出,服桂枝汤应当是“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而本条服桂枝汤“大汗出”,“令如水流漓”自在言外,说明治不得法。服桂枝汤后,假如覆被过厚助汗而大汗出,脉由缓变为洪大,洪大是阳明脉,但现在只见阳明脉,不见阳明心烦、口渴,说明此洪大脉不是阳明脉,而是太阳阳气盛于外,脉由浮缓变为洪大,仍然可以给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不可以脉误作白虎汤证治疗而成坏病。

如果服了桂枝汤,大汗出后,出现形如疟疾,并且一日只发作二次,即条文说“一日再发者”,这与23条“一日二三度发”对比,病情较轻,而且是大汗出之后,所以用桂枝二麻黄一汤调和营卫,兼去风寒小邪。

有的注家认为,服用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是太阳中风不得法;服桂枝汤“形似疟,一日再发”是风寒均有之证。前者继续用桂枝汤治疗,后者是风寒俱感,应改用桂麻合方。其实临床上不必拘于风寒之病因,而且风寒本为一类,六淫之邪不能独伤人,常夹风而来,所以风寒俱感较为常见。调和营卫,小发汗,治疗风寒俱感轻证,为仲景法中之法,故出三个小发汗方剂(即前桂枝麻黄各半汤、本条的桂枝二麻黄一汤、27 条的桂枝二越婢一汤),为临床开发连续治病之法。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去节)十六铢 生 姜(切)一两六铢 杏仁(去皮尖)十六个 甘草(炙)一两二铢  大枣(擘)五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其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十二分之五,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一两六铢,甘草二十铢,大枣五枚。麻黄汤取九分之二,即得麻黄十六铢,桂枝十铢,杏仁十五个九分之四枚,收之得十六个。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一两十七铢,麻黄十六铢,生姜、芍药各一两六铢,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杏仁十六个,合方。

桂枝二麻黄一汤就是十二分之五桂枝汤和九分之二麻黄汤合 方,其比例为三十六分之十五比三十六分之八,也就是十五比八的关系,约为二比一,所以叫桂枝二麻黄一汤。

本文节选自《伤寒论》解读·一个老中医苦读40年的归璞返,每一条文都有详细解读,十分适合伤寒新手,老手如果对文中内容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迫不及待想看完的读者,直接戳下面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哦!
……以下是广告时间……
(0)

相关推荐

  • 麻黄汤《伤寒论》

    20210209二阴天 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麻黄(去节)9克,桂枝6g,杏仁(去皮尖)9g,甘草(炙)3g 先煎麻黄去上沫,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25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25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一两 ...

  • 《伤寒论》第25条解秘

    第二十五条,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虐状,一日两三度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一),文意.服桂枝汤:服了桂枝汤.为什么要服桂枝汤?医家在临证时,经望闻问切四 ...

  • 《伤寒论归一》25条,服桂枝汤,烦,

    原创 畸人乘真 伤寒论归一 2021-10-24 (关注后->按右上角的发信息->每按底菜单,才得见新目录.) 1,人体有一套经脉系统流转的规律,这是内经和伤寒论告知的核心理论.浓缩于归一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3,24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第23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 ...

  • 《伤寒论》第116条解读

    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伤寒论>是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对学中医者来讲,乃是必修之课. 历代为之研究与做注解者有数百家之多, 大家都墨守着"六经辨证"这一常规, 鲜有敢越雷 ...

  • 《伤寒论》第110条解读

    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伤寒论>是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对学中医者来讲,乃是必修之课. 历代为之研究与做注解者有数百家之多, 大家都墨守着"六经辨证"这一常规, 鲜有敢越雷 ...

  • 《伤寒论》第134条解读

    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伤寒论>是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对学中医者来讲,乃是必修之课. 历代为之研究与做注解者有数百家之多, 大家都墨守着"六经辨证"这一常规, 鲜有敢越雷 ...

  • 《伤寒论》第133条解读

    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伤寒论>是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对学中医者来讲,乃是必修之课. 历代为之研究与做注解者有数百家之多, 大家都墨守着"六经辨证"这一常规, 鲜有敢越雷 ...

  • 《伤寒论》第132条解读

    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伤寒论>是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对学中医者来讲,乃是必修之课. 历代为之研究与做注解者有数百家之多, 大家都墨守着"六经辨证"这一常规, 鲜有敢越雷 ...

  • 《伤寒论》第144条解读

    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伤寒论>是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对学中医者来讲,乃是必修之课. 历代为之研究与做注解者有数百家之多, 大家都墨守着"六经辨证"这一常规, 鲜有敢越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