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随笔

巜用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这节内容我拖了两天才讲,因为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去突破难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不难理解,班上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能顺利掌握,但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题时,总有那么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孩子课堂上貌似都懂了,但一做题就又懵懵懂懂了[裂开],将公因数和公倍数混淆在一起无法自拔,我知道问题的根本是在起始课上,但每次课堂教学又很顺利似乎很好理解,所以今年又面对这个课题时就各种理由拖来拖去不敢开课。每晚躺在床上的时间才是一天中唯一可以静下来思考的时间,明天要讲的内容,好学生在课堂上会怎么样,较慢的学生会怎样表现…,都会在大脑里过一遍,今晚我过了好几遍了,柳暗花明的那个村呢?哈当然是找到了[嘿哈]。

本节课我抛开了课件,抛开了对部分学生课堂提问,确保每个孩子都参与探究过程。首先我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个长3㎝,宽2㎝的长方形(很快便画出),接着又问你能画成和这个长方形有关的正方形吗?大部分孩子都说是把长变成2㎝和宽相等就可以了,学生们的回答我都给予肯定,再问:方法总是多样的,还有其它吗?思考的同时可以动手画一画,我话音未落,孩子们已经开始盯着自己刚才画的长方形研究了,很快零零散散有几个人举手,我示意他们先别急着回答,静下来动手画一画,要给其他同学思考的空间,果然不一会儿的功夫大部分学生都画出这样的六个长方形拼在一起,组成一个正方形,(有两个学困生没画完,是因为动手能力较差画的慢),这时候让学生举手描述这个正方形,不难,大部分学生可以表达出来,(这个正方形是6个同样的长方形组成的,边长是6㎝…),个别几个虽不善表达,从眼神中我能感觉到他们也是理解了,我伸出大拇指表示对孩子们的肯定,接着又说,除了可以组成边长是6㎝的正方形,你还能组成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呢?在练习本上列一列,或再画一画(部分学生已不需要画图,迫切的想告诉我答案,但我给了一个安静的手势)当然过程很顺利,根据学生列举的数字板书:6,12,18,24…,学生发现规律并描述,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2和3的公倍数(OK完成),接着让学生翻开书,默读书上的例题:用长3dm,宽2dm的墙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墙砖必须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dm?最小是多少dm?有了刚才的铺垫,这个问题已经不是难点了,学生很快总结出'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长和宽的公倍数,最小的边长是长方形长和宽的最小公倍数',当然此时这节课还没结束,我又问:同学们还记得用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吗?(记得),哪一页?(62页例3),那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今天研究的70页的例3和62页的例3,两个例题有什么区别?(五年级的课堂总是以总结,归纳和描述为主),学生的回答各式各样……用公因数解决问题是给大求小,用公倍数解决问题是给小求大、用公因数解决问题是给出整体求部分,用公倍数解决问题是给出部分求整体等等等等…,孩子们都用自己的语言向我表达了自己已经理解和掌握了解题方法,对孩子们的回答我都给予了肯定,本节课收官[庆祝][庆祝][庆祝],是不是完美收官还要等到后面一道一道的可题来验证。

就像越是开车多年的老司机在路上越谨慎,同样的道理,教了几轮下来,越发的感觉到起始课的重要性,想照顾到全部学生的思维发展,必须在起始课上下功夫,也就是'先入为主',一开始理解透彻受用终生,一开始糊糊涂涂,后面再怎么努力总是不够深刻…

(0)

相关推荐

  •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一对数学概念.如果a能整除b,则称a为b的因数,b为a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可数的,最小因数为1,最大的因数是这个数本身,因数有最大因数.一个数的倍数有无限多个,倍数有最小倍 ...

  • 通     分(15)

    课  题通     分(15)课  型新    授教 学目 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的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 .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吴光威 | “研培”我真的很忙(教学随笔)

    "研培"我真的很忙  文 /  吴光威 (安徽黄山) 真的,我很忙!忙得就像不停运转的陀螺......        生活上较有条理的我,不管是对自己温馨的小家,是卧室.厨房集聚一 ...

  • 反思技能一:教师怎样写教学随笔

    一.什么是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或者叫教育叙事.教育故事等等)就是一种旨在还原教师教育科研的本来面目,倡导教师立足实践.及时整理和记录自身的实践感悟的教育叙事研究方式.这其中既体现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过 ...

  • 汪海琴 ▏笑着笑着就幸福了(教学随笔)

    笑着笑着就幸福了 文  /  汪海琴 (安徽黄山) 2021.05.13 今天在二中参加了<观课议课专业能力提升>主题培训,一天时间的培训,专业能力的提升是有限的,但思考是无限的. 近距离 ...

  • 【教学随笔】【375】久违了,日记

    写在前面:初三一个学期,为了迎接考试,为了减轻负担,我们把自由随笔和专题微写作合二为一.初三最后的这一个学期,压力山大,多想在学习的重重包围中留下一点点自由的空间,让孩子们畅所欲言,插上想象的翅膀,去 ...

  • 【教学随笔】看到这一堆线头,是不是现在的老师,我已经老了?

    [教学随笔]看到这一堆线头,是不是现在的老师,我已经老了? 今天学校买的智能小车终于到货了,快递小哥看东西特别多,还特意送到了学校.服务还是挺不错的,好多的箱子,首先需要验货,那么,当打开这些盒子,看 ...

  • 美术教学随笔

    江桥中心小学 周琳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这时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稳定,认识兴趣以一定的情境性为特征,只有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 ...

  • (原创)教学随笔:“水能和风能”教学反思

    "水能和风能"是机械能的实际应用部分,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很大,下面把本节课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梳理和反思: 得: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感觉有以下几处亮点值得进行反思总结一下. 亮点之 ...

  • (原创)教学随笔:“水能和风能”课时设计思路

    <水能和风能>是鲁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是前面已经学习了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能相互转化以后的应用. 下面将"水能和风能"一节课的设计思路梳理如下: 第一环 ...

  • (原创)教学随笔:“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

    "机械能及其转化"是"动能和势能"的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基础.本节教材由演示得出动能.势能的转化:由"想想议议& ...

  • (原创)教学随笔:“机械能及其转化”课时设计思路

    <机械能及其转化>是鲁科版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前面所学<动能和势能>的延伸,又为后面的<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由演示得出动能.势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