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西藏 我战备执勤的地方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们今天与明天的成长经历。。。
重返西藏
重返西藏 我战备执勤的地方
▲作者:原汽车一 团政治处
青藏高原,这个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它是那样熟悉,又是那样陌生。它是那样神奇,又是那样让人向往。它,让我牵挂了三十多年!
1969年初,我从四川来到青海格尔木汽车一团当兵。常年在青藏线上执行战备运输任务的汽车兵,我也有机会到过青藏高原的不少地方。藏南藏北,前藏后藏,都留下我当兵的足迹。
三十多年,时光匆匆。虽然我离开了部队,但军人的情怀依然浓烈,青藏高原的记忆依然深刻。我一直梦想有一天回到青藏高原,登上雄伟的布达拉宫,领略藏南森林的秀美风光,走进藏北高原的雪山草地,重返当兵的足迹,找回年轻时的感觉。2004年8月20日,我从北京出发,踏上了重返西藏之旅。
8月21中午,从成都起飞的CA4491航班刚刚降落在拉萨的贡嘎机场,我的胸口就像压了一块石头,真正感到来自海拔3700米的压力。三十三年前,我在海拔5231米的世界屋脊唐古拉山兵站,双手提着两个水桶,为战友的汽车加水,动作麻利,反应正常。如今那种感觉没有了,岁月不饶人啊!
▲ 作者在卡拉奇国际防务展览会上
重返西藏, 一个神奇的地方。来到拉萨,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我的心中难免有些激动。圣城拉萨,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它不逊色于伊斯兰教的圣城麦迦。这里有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大昭寺,有世界著名的圣殿布达拉宫。藏传佛教,博大精深,你可以从它的宏大建筑、寺殿里的藏品、藏胞朝拜的虔诚、导游的讲解中感受出来。
大昭,藏传佛教信徒心中的释迦牟尼,它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各地藏传佛教的信徒,一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到大昭寺朝拜。他们不畏艰辛,不屈不挠,口里念若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哞",三步一磕,五步一匍,用自己的身躯,丈量着一生追求的目标。在追求来世人生的征程中,多少信徒,耗尽了终生的积蓄,一贫如洗,他们把钱财当粪土。多少信徒,命断征途,亲人把他的牙拔下来,嵌在大昭寺大殿的柱子上,让亡灵找到归宿。信徒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前赴后继,在所不惜,传承着藏传佛教的真谛: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今生来世。
相传,在很久以前,拉萨还是一片湖泊。藏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为供奉佛祖释迦牟尼12岁的金像,选址建寺。一天,他们来到湖边,当藏王把公主的戒指高高地抛向空中,戒指落入湖心,湖中升起一座白塔,大昭寺的位置就确定了。在大昭寺的大殿里,今天还能看见这座白塔。打那以后,藏胞就用羊拉沙土,填平了大湖,建起了殿宇宏伟、庄严绚丽的大昭寺。藏语的"羊拉土”,就是拉萨。
▲ 左起 梁军参谋长、高建基政委、作者
我第一次登上布达拉宫,是1971年夏天。我随连队到拉萨执勤,那天在拉萨兵站休整。团副政委冉振禄让我去拉萨文物管理处联系,安排战士们参观布达拉宫。文革时期,许多文物馆所都关闭了。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位工作人员,她是四川成都人,川大的毕业生。都说成都女孩漂亮,可眼前这姑娘,瘦小的个子,黑红的脸庞,哪有成都女孩那种水灵甜美。高原的恶劣环境,对女人的摧残,深深地刻在她的脸上。我说明来意,她很惊讶。她说,文物被破坏了,不少藏品丢失了,布达拉宫不对外开放。我求她内部开放,让我们的战士有机会了解西藏,她居然答应了。我带着战士们,跟着她,从正门(南门)登上了布达拉宫。那时,宫里没有电灯,也没有上下水。在昏暗的烛光下,我们一会上上下下,一会进进出出,穿行了上百间大殿小寺,看到了大大小小的金佛铜像,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珍宝文物。这里的故事,女大学生没有讲,她只带着我们这些年轻的战士走了一趟。时代留给士兵的是历史的空白。
这次,我是从西门登上布达拉的。导游是一个北京工商大学毕业的援藏志愿者,她的名字:简单。好叫,好记,简单。这个姑娘脑子很灵,口才不错,读了不少书,了解藏传佛教的历史,把布达拉宫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补上了士兵的那片空白: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扩建于17世纪5世达赖喇嘛时期,先后有9个藏王和10个达赖喇嘛在这里施政布教。5世达赖喇嘛把它变成为政教合一中心,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的灵塔……。简单的讲解,吸引了一批上海游客。上海人的导游,成了光杆司令,他举面小旗,站在一旁,乐得清闲。
参观布达拉宫,我的心被志愿者的话揪着,沉甸甸的。她说,国家已拨出几亿资金,整修布达拉宫。为了不损坏宫里的藏品,采取了许多措施:不许摄影照相,限制参观人数,花重金从尼泊尔进口无焰蜡烛和酥油,安装特制电灯,铺设上下水管。布达拉宫的石质外墙依旧坚固雄伟,但内部的木质结构多受虫蛀腐蚀,宫殿的高度已下沉了一米多。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布达拉宫会永远保留它那雄伟的气势吗?
▲ 中排左起第四 作者
拉萨,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还是正在建设中的青藏铁路的终结点和连接点。
8月23日,西藏之旅向西藏的重镇——林芝进发。林芝,它是由张国华军长指挥的18军解放的,故又称八一镇。一路上,人称瑞士风光的景色尽收眼底。两旁的山,树木葱葱。草地上,牦牛成群。陡峭的山梁上,藏胞的帐蓬,冒出缕缕炊烟。发源于海拔5020米的米拉山的拉萨河、尼洋河,清澈透明,泛起朵朵浪花,流淌远方。中流砥柱,屹立河中。巴松错湖,碧波荡漾,湖天一色,好一派江南风光。看着这奔腾的河水,我的心随河水一同翻滚,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奇缺的大国,这么纯净的雪水,比北京街面上的矿泉水还清纯,怎么会让它白白地流去印度呢?为什么不把它引向青藏高原的荒漠戈壁,滋润那里的大地?
▲ 图右战友杜锦超 图左作者
在林芝,有一棵2500年的巨柏古树。它是先于藏传佛教的西藏本教的发祥地。导游让我绕大树转三圈,求得好运吉祥。不同藏传佛教的是,走向是逆时针,而不是顺时针。宗教是相背的吗?我也是一头雾水 。
8月25日,我真正踏上了寻找感觉的青藏线。一出拉萨,心旷神怡。昔日的碎石路、搓板路,如今已变成柏油路。从拉萨、羊八井、当雄、到纳木错湖的路上,藏北高原,是另一派风光。蓝天,白云,雪山,草地,羊群,牦牛,河流,湖泊,浑然一体,佛祖编织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远望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当拉山,凸现在莽莽苍苍的冰峰雪岭之上,恰似珠穆朗玛,白雪皑皑,云雾撩绕,时隐时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千姿百态,神光异彩。这诗情画意,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人群中爆发出一片惊叹!
与青藏公路平行的青藏铁路,号称”国脉”,是在建设中的国家重大工程,中国铁路的主力军都奋战在这里。它的路基已清晰可见。我不断被路旁的标语牌所吸引:“铁军铸造国脉”,“精兵强将,建造世界第一条高原铁路”,“献上青春热血,造福西藏人民”,“保护草原湿地,青藏高原之肺”。你可以从这些气势磅礴、特征鲜明的标语中感到力量,振奋精神。这支不畏艰险、敢打硬仗、号称铁军的建设队伍,曾是铁道兵的精锐之师。1983年,铁道兵退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整建制转入共和国的铁道部。中国军人,穿上军装,他们是祖国和人民的守护神。脱下军装,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铁道兵将士们传承的是红色基因,流动的是军人血液,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青藏高原继续谱写中国军人的壮丽诗篇!
西藏人民需要铁路,藏北高原还很贫困。在纳木错湖(海拔4718米)的草地上,我看见在雨中的两个藏族小姑娘,她们黑红的脸上,过早呈现皱纹,穿着薄薄的衣服,身体瑟瑟发抖。她们乞求的眼神,让人心灵感到震撼。不像拉萨城里的孩子,拉着游人的手,喊着"叔叔阿姨,给两毛钱买铅笔吧!”。她们希望从游人那里得到糖果、食品,充实那瘦弱的身体。在草原,食品比钞票更直接、更有效。
一个长得很帅气的藏族小伙子,牵着一匹小马,走到我跟前,用那生硬的汉话招揽生意:“叔叔,骑马吧!只要两块钱”。我原本不想骑马,被他的叫声所打动了。我的思绪,也被这小伙子的叫声唤醒,心里顿时感到一丝丝的内疚。
▲ 图左新兵排长谢本计、图右政治处主任高建基
那是1972年,初冬。我和战友们驾车来到当雄,当晚住在当雄兵站。当雄,藏语的意思是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牧场。它是县党政机关的所在地。作为县城,它没有像样的建筑,要在内陆,它只能挂块村委会的牌子。那天晚饭时,我和几个战友碗里端着馒头,刚走出饭堂,迎面来了一位藏族老汉,他身上穿了件羊皮袄,脚上穿了双毛毡靴,在我们跟前比划,原来老汉想要我们碗里的馒头。不知谁喊了一声,先给我们跳个舞吧!老汉听懂了我们的意思,真的在饭堂前跳了起来,他的表演引来了一帮战士围观。他口哼着调,脚踩着点,身转着圈,慢慢地舞动,哪有舞台上的藏族舞蹈优美!他跳完一曲,战士们起哄,再来一曲!老汉不怎么会跳,索性就围着战士们跑起圈来。战友们把馒头给了他,老汉高兴地走了。可老汉不觉得士兵们在取乐他。
1973年,初春。一位战友的车抛了锚,我和他在羊八井兵站等备件。那天早上,我们刚洗完脸,正往脸上抹花膏,一个藏族姑娘站在我们面前,她要我们手里的擦脸油。我们舍不得给她,她又不肯走。我使了一个眼色,战友就用报纸包了一团汽车用的黄油递给她。她立刻就涂在脸上,一阵风刮来,她脸上满是灰尘,我俩乐了。她见我们乐,也跟着笑。她不知道,我们是在恶作剧!
▲图左战友李长生、图右作者
我在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边上,还看到许多川菜馆、鲁菜馆,餐馆的广告牌挂满了房顶。这景象,三十年前是没有的。餐馆里的饭菜做得十分可口,不亚于内陆的饭店。餐馆,大都是女老板。我挺同情她们的,常年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中生活,岁数不大,脸上布满了黑晕,皮肤打皱,嘴唇发紫,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许多。她们的孩子出生,就要送回内陆。在高原缺氧,个子长不高。拿青春和健康做赌注,多数人是不愿到这里赚钱的。她们为了生计,为了西藏的繁荣,和藏族同胞一样,也是值得尊敬的人。
8月26日早晨,我回到贡嘎机场。这时,高原反应已经消失,一切又回复正常,人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是多么的强大。在北京,你能想象在海拔5200米( 那根拉山)高山上的感觉吗?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又一次走进雪域高原,脚步还是那样坚定,足迹还是那样青春,感觉还是那样良好!
2004年国庆 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