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在少林寺周围屠村,少林寺僧人们还在争论抗战杀生是否破戒!主战派:杀鬼子才是高僧 ,不抗战才是佛祖叛徒
“少林寺,小和尚,跟着皮思令打豺狼;日本鬼子投了降,汉奸伪顽一扫光……”——抗战时期豫西流行的歌谣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是北魏孝文帝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为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而建,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林寺历经千年岁月,闻名海内外,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它因佛教文化而成为“千年古刹”,又因少林功夫而威震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少林寺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战乱,几经焚毁,几经修缮。少林寺的经文也是磨难重重,僧人的命运也是跌宕起伏,历经曲折坎坷。佛教讲究“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中“不杀生”是“佛教五戒”中核心内容,与中国文化中的“仁”有相似之处。
少林寺历经数千年岁月,王朝更迭频繁,数经乱世而不灭,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靠的不仅仅是“念经诵佛”的文化影响力,还有一份“惩恶扬善”的武功。
少林寺在隋文帝时期,被朝廷赐田百顷,其他赏赐不计其数,一举成为拥有庞大寺产的大寺院。唐初,少林寺十三武僧助唐平定天下,唐太宗赐田千顷,珍宝财物无数,并赐少林僧人僧兵称号,少林寺自此成为天下第一名刹。
至宋朝,少林寺良田达到14000多亩,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嘉靖年间,倭寇肆虐,少林寺武僧出征抗倭,建立功勋。朝廷出钱扩建寺院,并赐予少林寺僧人“免除差役”等特权,之后,少林寺僧人六次出征杀倭,少林功夫助少林僧兵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朝廷多次为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而少林功夫在中国武术界的权威地位也得以确立。
清末乱世,冷兵器时代结束。乱世纷争,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兵祸、匪乱,还有列强铁蹄肆意践踏。民国时期,少林寺在战乱中险遭毁灭。
中华民国民国初年,革命党人与北洋政府内战,少林寺屡遭战火之灾。
民国九年(1920年)秋,恒林率民团与土匪十战,环寺数十村得以安居乐业,被誉为少林活佛。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亲孙文势力樊钟秀夺得巩县、偃师,进围登封,以少林寺为司令部。冯玉祥部下石友三于3月15日纵火焚烧法堂,次日,又令军士焚烧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六祖堂、龙王殿、紧那罗殿、阎王殿、库房、禅堂,一大批珍贵文物及5480卷藏经化为灰烬 。
民国元年(1912年),登封县僧会司僧会云松恒林和尚被地方士绅推举为少林保卫团团总,他购置枪械,组织保卫团,训练战技以维持当地秩序。此时,少林寺的武功在枪炮面前不堪一击,只能用寺产购置枪炮,以求自保,同时保护周边村庄的一方平安。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大半个中国很快沦陷,豫西自然也不能幸免。少林寺僧人们亲眼目睹了侵华日军的暴虐。虽然日军(因为很多日本人也受佛教影响)没有对少林寺展开屠戮,但是却将少林寺周围村庄的村民屠杀殆尽,烧杀抢掠淫,犯下滔天罪行。对于是否抗日,介入战争,少林寺内部意见并不统一,素喜大师回忆:
“在日本人刚来时,寺里的僧人有好几种想法,有的僧人认为他们应该与世无争,天天吃斋诵经不问世事;还有的僧人认为无论是僧人还是普通人都应该爱国。处在国家危难时,任何人都应该挺身而出。”
毕竟,少林寺功夫再高,也打不过日军的钢枪铁炮,硬拼只能是以卵击石,死无葬身之地。当时,活跃在豫西的八路军抗日武装是皮定均将军的部队,他也想动员少林寺的僧人们参加抗日斗争。毕竟,少林寺要枪有枪,要人有人,少林功夫天下闻名,少林僧人还个个身怀绝技,背负国恨家仇,没有理由不抗日。
少林功夫包含少林七十二绝技、少林拳术、少林派棍术、少林派枪术、少林派刀术、少林派剑术。
然而,当皮定均和2个警卫只身前往少林寺商谈抗日事宜时,迎接他们的却是“门口架起来的机枪”,也难怪,因为少林寺内部意见还没有统一,一时难以给予皮司令明确的答复。
皮定均司令不计前嫌,将部队驻扎在附近,一边抗日,一边保护少林寺的安全。少林寺的大多数人为此感动,答应参加抗日活动,毅然走上了抗日救国之路。少林寺僧人凭着练就的一身武功,攀高爬低,动作敏捷,伤亡很少,但却给日寇造成很大的损失,给横行在登封、偃师一带的日军以重大的打击。
作为佛家弟子,他们本该吃斋念佛,讲究不杀生的理念。很多人为此指责少林寺破戒杀生,不遵守清规戒律,可是国难当头,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他们又能如何呢?对此,如今的少林寺住持释永信评价地非常正确:“这也是为了拯救更多的劳苦大众,不但没有罪,反而能成为有功之高僧。”
佛教主张不杀生,主旨在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养成慈悲心,才是不杀生的重点。我理解的不杀生是指不杀“有情众生”(所谓有情众生,实质是指“有灵魂的众生”)。如果面对畜生不如的侵华日军,还一味死守“不杀生”戒律,那是一种愚昧,而不是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