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天空中下着雨,是老天流泪哭泣
深深的母子情
文/刘冠军(山东)
我读过许多名人名家写“母亲”的文章,体裁不同,风格迥异,从平凡小事细微之处,讴歌母亲,赞美母亲,追忆母亲,怀念母亲。多数作者是在知天命以后,享受子孙绕膝天伦之乐时,烦躁的心灵平静下来时,想念自己已经过世的母亲,眼含着热泪,带着真挚的感情,怀着满腔激情,将记忆中的母亲,点点滴滴变成文字,见诸报刊。我同样是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的,我写的却是另一位普通平凡的母亲真实的情感。
我的一位同学兄弟,同学后加上兄弟二字,说明不是一般的同学关系了,虽然我们是同龄人,他是儿女双全,由于结婚早,已是当爷爷的人了,自己经营着家俱厂,同时开着门市,加工销售一条龙,早已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这位同学为人谦和、与人为善、与世无争,非常擅饮。我们时常相聚小酌,生日百日红白公事经常在一起,闲来无事也常相约坐坐,友情浓浓,情义深深。然而老天会常常做出不公的选择,去年农历八月十五前期,我的同学兄弟查出了不治之症,当时他的家人,包括我们都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一位同学兄长联系省城专科医院,专程陪同前往复查,科学诊断结果是相同的,专家医生的建议是保守治疗。这位同学兄弟三人,他为兄长,父亲五年前去世,老母亲七十四、五岁,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及他的妻子儿女,向他本人和母亲隐瞒了病情,告诉说医生建议静养休息。他在家休养时,我们哥们经常过去看看,有时我自己一个人走着过去瞧瞧,每次过去都会看到他的家人、兄弟陪伴着他。他的母亲负责接送他三弟的小儿子上幼儿园,因住在同一个小区里,也时常过去看看,空闲之余,白发老母亲,去陪生病的儿子说话聊天。
这位同学的母亲,开始知道儿子生病,需要卧床休养,时常过去看看,过了一段时间,看到儿子病情不见好转,日渐消瘦,家里人也不给他治疗。她把自己的一点点积蓄几千块钱,用布兜包着,拿给儿媳和孙子,“快去医院,给他看看吧!”家里人看实在隐瞒不住了,将实情告诉了他本人和母亲。知道病情后,这位同学非常坦然面对了,他母亲也挺住了。一位没有经济收入的农家母亲,靠每月一百二十多元的农村养老金,一次拿出几千块钱,给儿子治病,实属不易。
此后,他母亲每一天,将她的孙子,也就是老三的孩子,送到幼儿园,便到大儿子家中,陪着儿子,上午过去,下午同样过去,有时晚上也去看看。她看到儿子因病情加重,吃不下饭,便拿来小孙子的零食,什么菠萝豆、小馒头、酸奶饮料等,娘说:“这些零食泡着,非常好吃,将就着吃点吧。”娘递过来的东西,他坚持吃上几口,喝上几口!他有时心情烦躁,朝着妻子、孩子发脾气,只要见到娘,到了床边,便静下来了。他静静的躺着床上,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娘坐在床边的马扎上,她默默地看看儿子,有时偶尔娘俩说几句话,多数时候是静静的,他妻子和孩子看到他娘过去了,便都出去到客厅坐着。我过去看这位同学兄弟时,经常看到这样一幕,白发苍苍的娘,看着躺在床上病中的儿子,眼中含着无奈和凄楚………。我常常无语,方便说话的时候,和同学说几句宽心话,便默默地退出来,和他的妻子儿女说几句话。往回走的路上,我心情悲切哀痛,泪流满面,不时拭着脸。一位母亲,平凡的农家妇女,在儿子病重时,生死离别之际,她能做到什么,都做到了,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地陪陪自己的儿子。
新年元旦过后的一天,也就是腊月初,晚饭后,我突然有一种冲动的念头,想去看看生病的同学兄弟,和妻子说了一声,便散步出去了。刚到他家时,只有他妻子陪着他,孩子们都出去了,人已经非常消瘦了,几乎认不出来,看样子还认识我,点了点头打了声招呼,我随后退到客厅里。他妻子出来和我说话,刚说几句话,听见他在屋里叫人,他妻子进去后又接着打电话,好像是叫什么人,她放下手机和我说,他想找他娘。不一会儿他娘赶到了,本来不是很胖的老人,看上去也清瘦了不少,精神憔悴,她直接进了他的房间。我在客厅坐了一会儿,实在找不出可用语言来表达的话,便起身去和同学兄弟告辞,我又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病危的儿子卧在床上,一个白发老娘坐在床边马扎上,静静看着自己的儿子………。往回走的路上,我又是流了一路的眼泪,回家讲给妻子,妻子也同样是唏嘘不已,难过了一阵子。
第二天下午,我接到另一位同学兄弟的电话,他走了。从检查出病到去世,与疾病抗争了四个月的时间。痛心之余,我庆幸他走之前见了最后一面;我领悟到了他临走的时候想见的人是娘,是娘临终前一直陪伴着他。
公事出殡那天,天阴沉沉下着小雨。我和妻子一同去送别这位同学兄弟,他走了,解脱了世俗束缚,不再享受生活,却把痛苦和思念留给了老娘、妻子和孩子及亲朋好友们。在送别的人群中,没有看到娘的身影……,天底下最大的痛苦与不幸,我认为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了。愿你的在天之灵,保佑你的老娘及亲人们,平安健康幸福!
记得一位诗人说过:“苍天有眼,岂能无泪!”天空中下着雨,是老天流泪哭泣,是哭泣这位同学兄弟英年早逝,还是可怜他那白发慈祥的母亲。
刘冠军,山东省安丘市大汶河开发区人,中共党员,安丘市博物馆馆长、党支部书记,文博副研究馆员,安丘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潍坊市第四届社会科学研究拔尖人才,政协第安丘市委员会九、十届委员。现为中国长城学会会员、中国汉画学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展览交流专业委员会会员、安丘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潍坊市民俗学理事等。
责任编辑:王建皓、吴桧
投稿邮箱:qcsk2019@qq.com
青春诗刊 Youth Poetry
Welcome to join us
《青春诗刊》常设栏目主要有:大学生诗潮、实力诗人、当代诗坛、诗坛五人行、青春回眸、探索发现、巾帼情怀、诗海拾贝、古韵流芳、诗歌评论、散文小说等栏目!请作者将自己未在他处发表过的原创诗歌作品1-9首(3首以上请附100字内个人简介和生活照一张),投递至本刊邮箱。为符合选稿发表要求,我们可能会针对某些初学者的来稿稍作修改,如不同意,来稿时请注明。被录用稿件正常7-21天内会刊登在公众号,期间切勿一稿多投,录用后不再另行通知,请关注公众号查阅,逾期可另投他处。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若发现,一律删除。一经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即视为作者已默认授权本平台独家原创首发权利,不再另行说明。
请关注我们
目前5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