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点9:中药煎煮服用
李时珍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
铁器在煎煮过程中,会与中药所含的鞣质、油脂、生物碱、蒽醌类、香豆素及其他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铜器煎药,可在煎出液中检出微量铜离子,某些药物还可与铜生成碱式碳酸铜。
铝锅不耐强酸、强碱,从pH为2或pH为10的煎液中,可检出铝离子。
适当将药材粉碎,能增大药材与溶媒的接触面,从而有利于活性成分的煎出。
一般认为,根茎、果实类药材粒径应以0.28~2mm为宜。
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较多;
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较少。
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即将药物放入锅内。
第1次煎煮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cm。
第2次煎煮以超过药物表面3cm为准。
先用大火将锅烧开,再用小火慢慢煎煮,保持微沸状态即可。
煮焦、煮糊后药液不可服用,以免中毒。
第一煎不能用热水,先将药物放入锅内加冷水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一般情况下,煎药时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降低药效。
中药煎煮一般先用武火煎至微沸,再用文火煎煮,煎煮时间以用文火时间来计算。
解表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
滋补药头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一般性药头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
先煎:
生石膏、龟板、乌头等,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具有毒性等原因,需在煎煮其他药物前将其砸碎,并提前煎煮30分钟。
附片超过10克时最好煎3小时,煎药前放足够冷水,煎药过程中不能加冷水;
附子煎好后不能放入冰箱,且服用前需加热,超过60克分3~6次服用。
后下:
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如薄荷、青蒿、藿香、细辛等。
以及不宜长时间煎煮的药物如钩藤、杏仁等。
应在其他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再放入锅内煎煮。
包煎:
花粉种子类药物如松花粉、蒲黄、葶苈子等,
含粘液较多的车前子等,
含细小绒毛的旋复花等,
需用纱布包好后与其他药物同时煎煮。
烊化:
阿胶、鹿角胶、蜂蜜等胶类或糖类粘性较大的药物,要用适量开水溶化,待其他药物煎好后兑入药液中服用。
溶化:
芒硝、玄明粉等易溶化的药物,可直接在煎好的药液中溶化。
另煎:
人参、西洋参、鹿茸等贵重药物可另行煎煮,药液直接兑入其他药液服用。
冲服:
牛黄粉、三七粉、麝香等药物,可直接用药液冲下。
阴虚病人,使用补阴药可于傍晚一次服药;
阳虚病人,使用补阳药可在清晨一次服用。
肺部疾病可在平旦之时服药,
肾脏疾病可在下午5时左右服药。
病在上焦(心、肺部),欲使药力停留较久,宜饭后服;
病在下焦(膀胱、肠),欲使药力迅速下达,宜饭前服;
助消化药,在服药前应少量进食以助药效;
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服药前喝少许糖水,以提高杀虫效果;
攻下药,在得大便后应立即停服;
安神药、滋补药、延缓衰老药,宜睡前服用。
急诊用药,不拘时间;
慢性病多服丸、散、膏、酒剂,应定时服用。
如遇汗难出者,可缩短服药时间,以利于发汗。
空腹服药易使药力得以发挥,多用于实证疾病:特别是积滞、瘀血、水湿等病证。
饭后服适用于人体上部疾病。中医认为:上部的疾病如耳、目、口、鼻、五官等,宜采取先食后服药方法,能使药性留连于上。
病情较急者,煎好后立即服下称为顿服。
一般的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小儿急症等亦采用顿服法。
解毒剂宜冷服,可使毒物之淤滞易于排出,热服则增毒物之宜散。
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宜热服,
收涩,固精,止血之剂则宜冷服。
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热服;
清热药和消暑药,宜冷服。
大热病用寒药应温服,
大寒病用热药应冷服。
对于不应冷服的汤剂,
在服用后会引起胃肠刺激,
出现腹痛或呕吐,可用生姜擦舌即止。
中药汤剂均是煎煮2~3次后的合并液,
再按临床需要分次服药,
一般来讲,每次以服用150毫升为宜。
发热病人服清热解毒剂时,药液可稍多,以助药力;
生津止渴药药量也应较多,并可代茶频服。
身强者服药较多,
身弱者如儿童和重症病人,服药量应较少。
一般儿童1岁以内用成人药量的1/5,
1~3岁用成人药量的1/4,
4~7岁用成人药量的1/3,
8~10岁用成人药量的1/2,
10岁以上用成人药量。
一般汤剂一日分早晚2次服用,
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
补药应早晚各服1次,
发汗药可加服2~3次。
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
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
薄荷忌鳖肉,
茯苓忌醋,
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
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
凡属生冷、粘腻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
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
高烧病人还应忌油。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时间和方法 刘树明 陈涵 兰州市城关区第二医院 甘肃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