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丨SCAD所致心梗,CABG也是一种治疗选择

既往认为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罕见病因。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为SCAD,尤其是突发胸痛的年轻围产期女性。尽管人们逐渐认识到了SCAD的重要性,但关于此病的研究仍然很少,最佳管理也并无一致意见。近日,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了一则病例,与大家探讨SCAD的手术治疗。

病例介绍

患者女,29岁,1天前出现严重胸痛,放射至下颌和双肩,疼痛并不剧烈,持续了5分钟。

体检显示患者神志清醒,除了心率110次/分外,其他生命体征正常。最近患者被诊断了预激综合征,未服用任何药物,过去曾有三段流产史,目前正处于哺乳期。急诊行12导联心电图正常。床旁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良好,射血分数>55%。实验室检查显示肌钙蛋白T为169 ng/mL。风湿病检查正常。

发病当天患者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左前降支弥漫性长狭窄,提示SCAD 2型(图1)。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服用2.5 mg比索洛尔和75 mg氯吡格雷。然而第二天患者胸痛再次复发,出现心动过速,心率>120次/分,肌钙蛋白水平升至190 ng/mL。再次行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左主干远端逐渐变细(40%),提示主动脉壁间血肿(IMH)向近端延伸。左前降支显示SCAD 2型,狭窄率为70%~80%,左回旋支近端有夹层(图2)。

6小时后,患者再次接受评估,疼痛缓解,肌钙蛋白水平降至53 ng/mL。考虑到患者临床状况和肌钙蛋白水平的改善,我们选择继续保守治疗。给患者服用比索洛尔5 mg/日、阿司匹林100 mg/日,停用氯吡格雷,并进行密切监测。

图1

图2

一夜之后,患者主诉休息时有严重的持续性胸痛。但生命体征正常。12导联心电图显示前外侧导联存在ST段压低,肌钙蛋白水平高达699 ng/mL。因此,决定给患者紧急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心室功能良好,射血分数为50%。患者服用伊伐布雷定5 mg bid、卡维地洛6.25 mg bid和氯吡格雷75 mg/天后出院。

讨论

SCAD简介

2018年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将SCAD定义为与动脉粥样硬化或创伤无关、也非医源性因素所致的心外膜冠状动脉夹层。

SCAD是急性心肌梗死和ACS的罕见原因,占ACS病例的0.1%~0.4%。妊娠和围产期与SCAD有关,约占SCAD病例的5%。在此期间患者激素变化可能会削弱动脉壁并导致心梗。SCAD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提出两种假说,“由内而外”假说认为SCAD中假腔形成的原因是血管内皮-内膜层破裂,使得血管腔中的血液进入血管壁,导致IMH形成。而“由外而内”假说认为,冠状动脉壁内滋养血管的出血事件是导致急性冠脉夹层的原因。

SCAD诊断

多数SCAD患者表现出ACS的症状和体征及心肌酶升高。一旦怀疑有SCAD,应进行冠脉造影检查。诊断SCAD的血管造影表现有三种类型:1型是存在典型的多个射线可透射的管腔;2型是最常见的类型,存在弥漫性狭窄;3型是类似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局灶性或管状狭窄。此外,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也可用于SCAD的诊断。

SCAD管理

SCAD的最佳管理仍有争议。有研究提示,临床稳定患者应首选保守治疗,因为假腔和IMH可能会在几个月后消失。此外,抗血小板治疗存在争议,因为抗栓药物可能会延长患者壁内出血的时间。而β受体阻滞剂被推荐用于SCAD的短期和长期管理,还有研究发现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SCAD复发的风险。

对左主干夹层、存在持续缺血症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源性休克或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作为挽救措施。然而有观察性研究表明,PCI与并发症的高发率有关。

总之对于包括左主干在内的冠脉近端广泛夹层,CABG仍是重要的治疗策略。CABG还可以作为PCI失败后或冠脉解剖不利于PCI治疗时的抢救策略。但由于CABG与移植失败和血栓形成的高发率有关,并且CABG不能预防SCAD复发,因此应谨慎选择。

小结

SCAD是健康年轻人群,尤其是围产期妇女发生ACS的重要原因。由于其异质性、机制不确定性,并且缺乏强有力的临床证据,故而诊断和治疗具有挑战性。未来更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将有助于扩大我们对这种疾病的了解,并有助于更准确地预测和最终预防SCAD的复发。
来源
Ghaitha Al Mahruqi, Hilal Alsabti, Mirdavron Mukaddirov. Surgery is an option in evolv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duced by 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 a case report. European Heart Journal - Case Reports. 15 January 202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