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盎然的打油诗(一)
陈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98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一、打油诗的由来
在我国诗歌的海洋中,有一个深受大众喜爱的诗歌流派,叫做打油诗。所谓打油诗就是那些以俚语俗话入诗,不讲平仄对仗,“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诗。此类诗歌之所以经久不衰,有极强的生命力,是因为上至饱学之士,下至无知之民均无阅读障碍,都可明了诗中蕴含的思想,并且都还能诌上几句,人人均可“打油”。
据说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朝,是由一个叫张打油的书生开创的一种诗体。张打油善作通俗、诙谐、不拘一格的顺口溜。他的诗“别树一帜”,引人“注目”。在民间流传最广而最有代表性的要算他的《咏雪诗》:
江山一笼统,井口一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全诗抓住雪景特点来进行描写,读者仿佛置身于漫天飞舞的雪花之中。通篇“咏雪”,全诗无一个雪字。前两句由远及近,远处的江面被纷飞的大雪笼罩着,近处只剩下一口水井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四周茫茫一片。后两句具体描写近前之物——狗:黄狗已分辨不出原来的颜色,白狗身上的积雪使它臃肿了许多。
不过张打油之所以闯出牌子,以至这类诗竟冠以他的名字称之为打油诗,还有一段轶事: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刚进大殿,便看见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写了一首诗: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大官大怒,立即命令左右,查清作诗人,重重治罪。有位师爷上前禀道:“大人不用查了,作这类诗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张打油。”大官立即下令把张打油抓来了。为了证实该诗是否是张打油所作,大官未急于治罪,而是问张打油会不会作诗,张打油回答说,确爱诌几句诗,“大人不信,请面试。”
大人一听,口气不小,决定试张打油一下。正好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于是便要他以南阳陷于敌军重围,请求派兵支持为题,要张打油作诗。张打油也不谦让,脱口吟道:
贼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
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诗的格调同前一首一样诙谐幽默。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连这位大官也捧腹大笑,终于破例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闻名,“打油诗”的称谓也不胫而走。后来人们把像张打油写的那样通俗、诙谐、幽默的诗叫“打油诗”。另外,有时作者作诗自嘲,或出于自谦,也称自己的诗为“打油诗”。
打油诗是在唐朝才定名,但这种诗体早已有之。汉武帝时,东方朔做了太中大夫。武帝每年要下圣旨,让分肉官按官职高低,分肉给大臣们拿回家孝敬父母双亲。
有一年夏天,朝廷又给大臣们分肉了,可分肉官迟迟不来。这时,东方朔分开众臣,走到肉前,从腰里拔出佩剑,自己动手割下一块肉,扬长而去。
临近正午,分肉官才姗姗而来,他见肉被人动手割过,一问是东方朔所为,便向武帝告了一状。第二天,武帝见了东方朔,责备其割肉一事。东方朔摘下帽子,趴在地上,连连请罪。武帝说:“你且起来,自己责备自己吧。”
东方朔站立起来,面对武帝,当即赋了一首打油诗《说割肉》:
东方东方,你太鲁莽,肉还没分,怎能领赏?
拔剑割肉,举止豪爽,割肉不多,还算谦让。
拿给殿军,情义难忘,皇上宽大,谢过皇上。
汉武帝被东方朔这滑稽举动和风趣的打油诗引笑了,不但不责备他,而且还赏了他些酒肉。
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不但诗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讥讽,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而且很多与诗有关的故事也很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