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老故事】大辽佛韵 ——姜家沟辽佛在辽博

大辽佛韵
——姜家沟辽佛在辽博
在辽宁省博物馆三楼的古代文物展厅,常年展出着九尊出土于康平县西关屯乡姜家沟村的辽代石雕佛像,因为佛像是我们家乡出土的,所以每次去辽博,一定要去参观,这批佛像能够在辽博的成百上千尊辽代佛像中,脱颖而出并常年展览,足可见其在辽代佛教造像中占有极高的地位。
辽代是由契丹建立的封建王朝,其疆域相当于今河北、山西、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方广大地区。契丹族原来信奉萨满教,立国后为巩固在汉族地区的统治,积极吸收汉族文化,其中也包括对佛教的信奉。辽代帝王从太宗开始都奉佛崇佛,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圣宗、兴宗和道宗。这三位帝王大力扶持佛教,大兴佛教文化事业。在辽帝王崇佛带动下,辽代社会奉佛之风也十分盛行,各地都出现了的奉佛组织——千人邑会,即以民间组成的集体力量来共同履行一项项佛教事业。正是在辽代整个社会崇佛风气的影响下,辽代佛教和佛教造像艺术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辽宁省博物馆的辽代佛像
辽宁省博物馆这九尊佛教造像,由七尊佛像、一尊菩萨像、一尊天王像组成。佛像均以白色滑石为雕刻材料,其表面柔滑细腻,雕刻极其精细。关于这九尊佛像的出土记录,只有一句记载:“是文革时期由西关屯乡姜家沟村征集而来”。为了一探究竟,2020年6月11日,我们辽金文化研究会专程去姜家沟村寻访线索,到达村委会后,找到了村里的老支书刘书记,老书记非常热心,带领孙会久副会长和我去寻找佛像的出土地,出土地点在姜家沟村北山坡上,我们在山坡上发现了带孔石刀的残器和布纹瓦,辽白瓷等残片,说明新石器时代至辽金时期一直有人类在此居住生活。
姜家沟村
老书记讲述道:姜家沟村正南方是马鞍山,李家河从村前缓缓流过,佛像出土于村北的小北山,出土地点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植树造林时挖树坑栽桑树的地方,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老桑树都已不在,现在看到的小桑树就是老树串的根生长出来的。刘书记又领我们去了姜家沟村东的大房身小组,当年亲手挖出佛像的刘淑珍老人就住在这里,老人今年72岁,娘家在姜家沟,婆家在大房身。到了老人家中我们说明来意之后,刘淑珍老人向我们讲述了当年的佛像出土情况,1964年春天,当年15岁的她家住在姜家沟村,那时的姜家沟南山北山都是光秃秃的荒山,山上没有林木,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村里决定营造水土保持林,植树成林后控制了水土流失,成为康平县林茂粮丰的典型。现在的姜家沟村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和那时的植树造林治理环境不无关系。那天刘淑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天刚亮就和几位同学上小北山挖树坑栽树,她在挖一个树坑时,挖到一锹多深时,铁锹碰到了硬物,仔细扒开浮土,九尊佛像就出土了,她急忙招呼同学们过来看,其中一位同学建议道这可能是文物,应该赶紧报告文物管理部门,于是辽宁省博物馆就有了这九尊国宝级文物。
刘淑珍老人(左),老支书刘书记(右)
这九尊佛教造像的雕刻有一些共同之处: 佛像呈结跏趺坐,多有背光,头饰由横竖线条阴刻成螺发,顶现平缓肉髻,肉髻低矮,正前方嵌一髻珠。面形圆鼓,额部多有白毫,双目低垂,神态沉静,呈现出的是平易近人的安详神态。服饰质朴,袈裟的衣纹多,重叠而且粗重,具有厚重感。莲座基本都为椭圆形,莲花置于束腰六边形的三层台阶上,有的在台阶边缘还刻有锯齿状纹。莲花阴刻竖线似扇贝纹,莲瓣仰开,肥硕饱满,分里外两层。有的在莲瓣边缘上有一条阴刻弧形线,使其显得更加生动而鲜活,整体风格体现了鲜明的辽代特点。每尊佛像又有其不同之处,现分别介绍如下。
佛像(1), (2), (3) ,(4)
佛像(1): 通高24.6、最宽9.7厘米。此佛造型较清秀,左耳及背光均有残失,面相圆浑甜俗,弯眉如月,眉宇间有一白毫。双目微睁,鼻直且尖,小口,嘴角微翘,略含笑意。
佛像(2): 通高22.4、宽10.3厘米。额头宽,面目方。弧形弯眉,眉间有一白毫。目微睁,直鼻小口,嘴角微挑,略呈笑意,两耳垂肩。
佛像(3): 通高21厘米、宽9.7厘米。多处残破。面廓方圆,宽额,长眉弧曲,眉宇间有一白毫。眼形如柳叶,眼角上挑。眸略鼓,目光下视。鼻梁扁平,小口,下颏处有一“U”形刻纹,有憨厚感。此佛整体造型丰腴饱满,神态安祥而亲切。
佛像(4): 残高14.9、宽8.8厘米。头残失,背光残。颈下部有阴刻项圈。上身着袒右肩式宽袖袈裟,半结跏趺坐于仰莲花座上。此佛丰腴细膩,身形秀美。
佛像(5): 高19.6、宽11厘米。头部耳垂残缺,背光大部分残失。面方圆,下颏略尖。眉弯而长,中有一白毫。两眼细长而略鼓,目光低垂,呈朦胧睡眼状。鼻直翼宽,方形口,唇薄,唇线清晰,嘴角上挑,略带笑意。此佛像头略低,面目慈祥温和。
佛像(5), (6), (7)
佛像(6):残高18.5、宽10.8厘米。背光残缺。面廓方圆,宽额,弯月形长眉,中饰一白毫。杏核状眼,眸略鼓,微睁平视,呈朦胧睡眼状。鼻直,小口,耳大垂肩,颈部饰蚕节纹。此佛衣着质朴,线条简练,面目丰圆,宽肩厚背,体态饱满具有北方人的体貌特征。
佛像(7): 残高39.5、宽23.4厘米。左右臂的一部分及腹部以下缺失。整体描金,现大部已脱落。长方形面廓,两眉弯曲,眉宇间有一白毫。眼略长,眼角上挑,双目微睁垂视。鼻直,翼阔,方形口,唇线清晰。面颊丰满,大耳垂肩,此佛面相肃穆祥和,肩宽胸略鼓,给人一种伟岸端庄的感觉。
菩萨像(8)
菩萨像(8): 残高26.2、宽19.2、厚10厘米。背光的上部及头顶部已残缺,为半结跏跌坐像。头高束发卷云状冠饰,冠饰正中浮雕一化佛,面廓浑圆,宽额。两眉细长弯曲,眉宇中有一白毫。睁目平视,鼻直口正,微微含笑。因头顶有一悲智双运,普度众生的化佛,所以此菩萨雕像应为观音菩萨。面部雕刻细腻且线条清晰分明,使其面相显得慈善祥和,胸腹间纹饰自然流畅。辽代崇奉观音菩萨源于辽太宗耶律德光,据《契丹国志》记载,辽太宗在得到燕云十六州后来到燕京,在燕京大悲阁,他看到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与他梦中所见完全一样,立即产生极大敬信。于是将这尊观音菩萨迁往契丹族的祖庙——木叶山,建菩萨堂供奉于家庙,尊为家神。在太宗的带动下,观音菩萨由此得到契丹民族和北方人民的普遍接受和信奉,成为辽代佛教信仰的一大特色。
天王像(9)
天王像(9):高30.4、宽13.2厘米。这尊天王像其面貌基本反映了契丹人的容貌,昂首,面廓方圆,头带帻巾,头顶束一馒头状发髻,发际正中饰一条宽带,帻巾从后颈部向上叠起,再用一宽带系于颈下。面型浑圆,两颊丰腴,眉毛厚实,眉头紧皱,双目一眯一睁。鼻直翼阔,嘴唇方大。身穿铠甲,两胸部刻有圆护心镜,铠甲的鳞片简略雕刻,两手于腹前握拳,右手似乎持有器物,但已残失。下着战袍,战袍下摆在腿后由右向左飘逸,动感极强。腿上部系蝴蝶结。两腿断处有孔,原应立于基座之上。脚与基座均残失。这尊天王像的面部表情和我们以往见到的庄重威严有所区别,喜感十足。身体造型丰满健壮,肌肉在铠甲内鼓动,极具人体力量之美。
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我国到宋辽时期已历经了近千年的时间其佛教造像也经历了初期的犍陀罗式,北魏时的秀骨清风式,及隋唐的雍容华贵式等不同形式的变化,至辽代其佛像虽仍有隋唐时代的遗风,但更具有着自已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色彩。从姜家沟这组造像实物看,辽代佛教造像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都很有特色,造像典雅端庄,雕刻手法写实,同时又融入了契丹和北方地区传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技法,因而在整体风格上体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展现出辽代造像独特的文化艺术风貌。这组佛像还具有以下这些特点:面容圆浑,面大额宽,眼睑微凸,瞳仁略鼓,呈朦胧睡眼状,鼻梁直,鼻翼略宽,唇薄而棱角清晰,肩宽背厚,上身偏长,身长腿短,体态伟岸而端庄,将一个个游牧民族的体质特征展露无遗。

佛像(3),(5)

综上可知,辽代佛教造像内容丰富、风格独特、题材众多,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辽代佛像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辽代佛教的宗派发展,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契丹民族的文化、审美情趣,以及北方民族的文化、生活风俗、价值观取向。
在辽代佛像的雕刻技法上继承融合了其它时代和民族的精华,这一点在这组佛像中都有体现,但这种继承和融合并未影响其本民族的特色。在辽代所遗留下的佛像中,以寺庙中的大型塑像最多,类似姜家沟出土的这组小型佛像并不多见。史料记载,唐代以后,中国汉传佛教由盛转衰,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活动锐减,昔日大型佛像艺术创造的辉煌已不在。但是,因为佛教信仰在民间基础深厚,为了满足广大信众的信仰,需要安置于寺院或者家庭佛堂的佛像仍有制作,小型佛像塑造并未受到影响。这组佛像虽然无大型佛像的气势,但是胜在造型丰富,别开生面,体现了辽代雕刻艺术的多姿多彩,直接反映了民众的佛教信仰,极有可能就是当时居住这里的达官贵族所供奉的,可以想像一千年前姜家沟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何等的宁静和安详,但是由于战争、朝代更迭或者自然灾害等突然的变故,佛像受到损坏,在这种情况下,姜家沟的先民们坦然的接受了现实,他们坚信着信仰,有意识的对残损的佛像进行了收藏,挖坑窖藏起来,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这场植树造林活动,才使得这九尊千年古佛重见天日,并且刘淑珍她们能在那个年代就有文物保护意识,没有使其继续损坏或流失,可谓功德无量。
姜家沟这组佛像一方面继承了唐代造像典雅端庄的遗风,同时吸收了宋代造像的写实手法,并且又融入了契丹和北方地区传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技法,整体风格体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展现出辽代造像独特的文化艺术风貌。这组佛像以其自然流畅的线条,质朴写实的雕刻手法,丰满安祥的人物造型,表现出了比较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因此不能不说这是一组展现辽代佛像雕刻艺术的精品。
所以我们康平人去辽博,一定要去看看这些千年前的姜家沟辽佛。

作者简介:

孙仲永,男,康平县西关乡姜家沟村大房申人,古代钱币和康平地方票证徽章收集爱好者,康平县历史暨辽金文化研究会理事。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0)

相关推荐

  • 鎏金铜佛像都有哪些主要的识别特征与特点?

    鎏金.将纯金碾成薄片,剪成金丝条状与碎玻璃按份额混合,在石碾中碾成粉末状,溶于水银内.用小棍儿一点点地涂改于铜像上,涂改很费功夫,重复涂改划刮方可. 鎏金铜佛造像在东汉末年始见于记载,在佛教初传期多被 ...

  • 大辽举国信佛与崇兴寺双塔:辽西访古一

    咱先不说大辽国的千年旧事儿.且把辽西访古行的心愿记在下面: 提起辽西,你会想起那首唐诗<春怨>了: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近年来,福成也有点儿"春怨 ...

  • 发现辽塔之好 我在辽宁等你

    与五代.北宋相始终的大辽王朝(907-1125)素有北方佛国的别称,契丹民族所建立的辽朝创造出了灿烂多姿的文化,林立的佛塔,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粗略估计,现存的辽代古塔数量约 ...

  • 契丹的浩大|辽菩萨坐像:刚健中温婉雅丽,在尚武尚金中达到颜值巅峰

    鉴一件宝, 见一座城. 在大同市博物馆, 一件件文物化身"讲述者", 为你打开历史的通道, 揭秘藏在时光深处的故事. 本期推出的, 是听大同市博物馆藏辽铜鎏金菩萨坐像 讲述它的故事 ...

  • 中国世界遗产---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入选时间:2001  地址:山西大同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 ...

  • 【康平老故事】肠子割掉三尺三 继续革命永向前 ——姜家沟村李祥事迹回顾

    肠子割掉三尺三 继续革命永向前 --姜家沟村李祥事迹回顾 李祥,男,汉族,辽宁省康平县西关屯蒙古族满族乡姜家沟村六组(原方家屯公社姜家沟大队刘祥窝堡)人,出生于1937年12月5日.1949年-195 ...

  • 【康平老故事】口齿留香的姜家沟干豆腐

    口齿留香的姜家沟干豆腐 与钟灵毓秀.葱绿滴翠的沈阳地区最高峰巴尔虎山相毗邻,姜家沟村座落在大巴山间的李家河流域.村里300多户人家靠着山,傍着水.几百年来在这块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四千多亩耕地以种 ...

  • 「康平老故事」辽吉一分区卫生处驻地旧址 ——康平县小城子镇卫生处

    "吹响战斗的号角/春风又绿了/马莲河的青青草/胜利的曙光呦即将来到--"随着东北人民民主联军在辽北地区革命根据地的开辟,革命形势向有利我军的形势的发展,辽吉军分区在康平进行开创性的 ...

  • 【康平老故事】柳边抗敌纪实

    "我们愿贡献于国家的一一生命.热血.眼泪." "我们愿以碧血染黄沙,愿以热血灌溉祖国的原野!" "我知道我是你们日本鬼子的刀鞘子,请你们捉住我时,不要 ...

  • 【康平老故事】心系“民俗情” 品读“旧时光”

    □薛玉林 心系"民俗情"  品读"旧时光"  --『康平民俗馆』赵明彪的收藏故事 在康平县西环路北侧有一家"民俗馆",这里有数千民俗老物件, ...

  • 【康平老故事】孙开义烈士传略

    孙开义,四川省巴中县人,1917年出生,1933年参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随部队奉命进入东北,曾任辽吉一分区二十五团副营长,十五团副营长,十三团二营副教导员.教导员等职.1947 ...

  • 【康平老故事】杨百川与庆隆泰烧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城子这地方上了岁数的人没有不知道的. 早年的时候.从小城子镇出来跨过马莲河往南走,路过曹家窝堡继续往南,有个村子叫大杨家窝堡.这个村子的南边有个白沙坨子,坨子上有一大片老树,都是 ...

  • 【康平老故事】李家河流域纪事

    西关屯蒙古族满族乡姜家沟村头的路旁矗立着一座石碑,为李家河流域标志碑. 这座石碑,是李家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项目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后,由康平县水土保持委员会特此设立的.它标志着通过自1951年至1 ...

  • 【康平老故事】边台子戏曲人物铜镜揭秘

    在康平县博物馆展厅内陈列着一面出土于康平县西关屯乡边台子村的戏曲人物图案青铜镜,边台子村位于县城西南45华里.村北为一处辽金时期的遗址,1986年夏 ,边台子村小学教师在村北锄地时捡到一面铜镜,后上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