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河的眼泪从何而来——《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读完《静静的顿河》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距离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已经过去半年了。在这半年中,好几次想放弃,好几次又继续坚持下去。这是一套四册的皇皇巨著,出自23岁的肖洛霍夫笔下。关于这本书我有很多想表达的地方,但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先来说说作者吧。肖洛霍夫是享誉世界的知名作家,苏联人,曾经凭借本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按理说,一个作家,少年成名,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张爱玲就说过,出名要趁早。不过,对于肖洛霍夫来说,似乎带来了一生的烦恼。也许是太过年轻,而《静静的顿河》的笔法又太过老练,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年轻人的笔下。说真的,我一开始也不相信。任何深入阅读过的人,大概都很难相信这个事实。这个年轻人该有多么广大的胸径啊。然而手稿已经证实,并无他人代笔。但这个争论一直延续了肖洛霍夫的一生。相较于俄罗斯其他的作家,比如托尔斯泰,肖洛霍夫实在算不上一个知名的作家。在我语文课本中,他算一个较为寒碜的诺贝尔作家,因为不用背诵他的代表作。但他的一生,在他23岁之前的成长岁月中,只要简单的了解,就会发现,原来如此,不愧能写出顿河来。因为他的前半生实在过地太辛苦了,好几次死里逃生地经历,恐怕是让肖洛霍夫早早地超越了生死,从而看到了更为广阔地天地。

再来说说剧情吧。顿河以葛利高里的一生,一个顿河哥萨克,串联起了沙皇覆灭、世界大战、苏维埃政权建立等一系列大事件。从书中人物的谈笑中,从所以细节中,我们可以隐隐感受到来自世界震荡的余波。比如飞机第一次来到了哥萨克的领土上,为被封锁的白军持续送去供养。苏维埃的红军中有蒙古人,也有华人。比如英国的盟军害怕赤化的浪潮,给白军送去了许多未耗完的一战的军需物资等。葛利高里从一个普通的哥萨克在战斗中不断成长为高级将领,但最终又成为流寇匪帮。这是他短暂的一生,也是很多人在那个时候的侧影。在那个时代,有许多个葛利高里,在历史的幕布在极尽演出,燃烧着自己的生命。除了战争,顿河还讲述了普通的哥萨克生活,他们如何看待婚姻、爱情,如何操持家务,如何在战争中艰难维持着自己的小家,又是如何毁灭其中。

关于葛利高里是不是骑墙派的想法。他一定不是骑墙派。或者说用这样的说法来形容他,实在是太过苛刻了。他并不是想要走到这一步,只是因为来自世俗的压力、来自战争、来自命运的种种,将他拉扯着向着未知。身如浮萍来形容他,再贴切不过。或者说是顿河上的一颗枯枝朽木,除了被动地迎接季节地交替,风雪或者是冰封,也是他无法掌控的事情。事实上,在这本书中,牢牢地表现出了这种主题,即命运的无常和冷酷。古人说万物无有悲喜,天地不过刍狗。也许对于每一个人个人来说,我是悲伤的。但是对于超脱于此以外的规律来说,我只是不悲不喜而已。在感情中,葛利高里从来没有发自内心地爱过发妻娜塔莉亚,虽然他曾经努力过向她靠近,而这件事情地悲哀之处在于娜塔莉亚全心全意地爱着葛利高里,直到生命枯灯燃尽地那一刻为止,宁愿独立承受这爱而不得的痛苦。我一开始看小说的时候非常费解,既然不爱娜塔莉亚,为什么还要娶她呢?最近在看另外一本书,明白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完美遵从着自己的内心,有太多的掣肘。同样也是因为爱情实在是无法量化的东西,并不会因为一个人无条件对你好就无端产生。在战争中,葛利高里在红军和白军之间摇摆,从来没有将一种主义坚持到底。但仔细分析他在每一次转变的节点,其实都是有来自外界的助推作用下。而事实是,主义仅仅是主义,在主义落实的过程中,总是会有偏差的。葛利高里的不骑墙在于,尽管他在不同的战争阵营中跳来跳去,但他从来没有真正属于哪一边,从来没有真正被接纳,他只完全属于过哥萨克及其他个人的价值观,比如对生命的尊重等。

如果想要了解苏联,我认为顿河是不可错过的一个作品,因为这是来自底层的故事,真正诠释了俄罗斯来自哪里。只有明白了来之处,才能看到去的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