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也是一种逃离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远方,所以,旅游就是离开你呆腻歪的地方,兴致勃勃的去到别人呆腻歪的地方去,旅游是这样,读书何尝不是这样!
不少孩子选择读书的城市,就是一种逃离。绝对不会在本市读书,尽管本市的学校排名也不差,口碑也不错,但是半小时就到的车程,实在是耍不来拳脚,也用不上半价的火车票,真的是没有读大学的感觉,所以,都争着要选择省会以及沿海城市,或者外省更远,至于有多么偏僻,似乎都毫不在乎,一张飞机票就可以搞定,至于倒车多么辗转、路途多么遥远、父母表现出来的感情有多么不舍,对不起!此时一律选择性忽略,心中的逃离想法,促使他们分分钟就想展翅高飞,离开这个束缚了十八年的家。
所以,就在各省投档线出来时,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误区,不待见本地院校。同等水平的大学,家门口的投档线反而低,而外地大学成了大家追逐的“香饽饽”,投档线出奇的高。
比如重庆大学和大连理工,几乎是同等水准的985高校,去年的投档线相差1分,大连理工略高。结果,今年,在辽宁省投档分数分别是631和614,重大高出17分;而在重庆,则是605和625分,大连理工足足高出20分。相互不待见本地学校,善于放大本地学校黑点,对学校缺乏理智的了解,完全凭借自己的感情因素去选择大学,就容易出现这种“灯下黑”的情形。
读大学也是看世界, 向往北上广深 ,无可厚非,但不是这样的一线城市,依然盲目崇拜外地大学,似乎也不是全对自己有利。要不要在家门口读大学?江浙沪一带发达地区,确实都不想离开本地,所以,不会出现灯下黑的情形,至于不是很发达地区,的确要有明鉴学校的眼力,如果学校实力相当,完全不必舍近求远,去追逐异地的风景。
此地学校相对了解一些,外地学校的了解可以采用看外地学校在其当地投档情况,加以辨认,如果当地人都比较认可,说明学校应该不错,反之亦然。
见过不少一定不在本地读书的孩子,说这样的话时,父母的表情颇有几分惆怅和无奈,自己养大了十八年的娃,不知道什么时候都养成了“敌对关系”,“离家越远越好”,听到这话的父母,表情凉凉的,无以言表的伤感,仿佛不认识了眼前这个自认为长大的娃,到底我们这些年都做了什么?居然养出了这样的“白眼狼”?他们不敢说什么,小心的陪着说,也可以选本省的,远近掺杂着。尽管这样说,孩子依然冷冷的否定着本省学校,直到将所有都变成了外省。
其实,山东人都喜欢在本省读书,孔孟之乡,受儒家文化影响之深,孝道传承得好,所以,那些曾经和父母针锋相对的孩子,最后多数都略略收敛,开始了本省学校的寻找。逃离,那是自己内心,本省,这是折中做法,当然,这也可以看出父母依然喜欢管束,而且依然在起作用。每一个父母都愿意孩子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样的做工作,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受到埋怨。
专科的选择,自然还是以本省为主,除非是为了保住某个喜欢的专业,不惜远离家乡,找寻相对高规格的学校和满意的专业,如果不是以这个为前提的选择,真真正正是逃离了。
同样作为“被逃离”的父母,我也常常思忖,到底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居然让亲生孩子那么迫切的想着远离,活到这个份儿上的父母,应该也是够失败的了吧?
也许,就像当年的自己对待父母一样的幽怨,我们做父母的,也许都常夸邻居家的孩子,而孩子,是否常常羡慕邻居家的父母?我们首先没有做到无条件的爱孩子,所以,孩子更无法无条件的爱父母?
他的逃离也是一种诉说,是对我们的教育方式一种挑战,在这场较量中,此时可以不完全依赖父母的孩子,开始展示了他强有力的对抗,从此之后的较量,父母逐渐占据下风,而且会一直弱势下去。等孩子做了父母之后,或许会在某一个时刻,顿悟,从此,再次进入良好循环阶段。目前,这恰恰是最强有力对峙的时候。
世间大多数的爱,都指向欢聚,唯有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是一种渐行渐远的放手,所以,就算是孩子逃离,也是他长大的表现,父母无需伤感,原本,我们的子女就不是我们的附属,他只是借我们而来,他们什么时候都是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