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髯豪客劲松盘,一任西风吼夜阑(第三届诗词大赛二等奖在作品)
天山雪松
作者:吕鹏飞
虬髯豪客劲松盘,一任西风吼夜阑。
岭上奋身矜雪里,崖头昂首入云端。
长青骨共天山老,迭翠枝凌大漠寒。
每著千寻森气节,苍苍威耸对巑岏。
霍庆来评委点评:
首联直入主题,将天山雪松比作一位盘扎在天山之巅的虬髯豪客,一任凛冽的西风在深夜呼啸。
颔联紧密承接,描写雪松勃发的雄姿,山岭之上,奋身骄矜地傲立雪中,悬崖之顶,昂首伸入云端。读之使人如临其境亲睹风采。
颈联进一步深入拓展,长青之骨与天山一起慢慢变老,迭翠之枝长伴大漠的凛寒,这是何等的气概,雪松的坚贞不屈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总括,写雪松常怀永恒的高洁气节,对着峻峭的山峰威严耸立,凛然之气令人肃然,这也正是人所共敬、共慕之高尚品格。通篇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句式错落,用词考究,堪为佳作。
湘妃竹
作者:张莹嘉
湘水无声画竹魂,万竿翠影梦犹温。
奈何幽怨千年后,惟有霜风拭泪痕。
梅花引·珊瑚树下觅幺凤
作者:张莹嘉
天将暮。云低度。但看飞雪空来去。向溪梅。弄霏霏。幻作玉蝶,翩跹缀芳帷。披银绾缟摇清茜。拌粉调朱妆羞赧。独彷徉。掬幽香。轻问癯仙,能否记谢娘?
罗浮梦。谁与共。珊瑚树下觅幺凤。欲闲拈。却难堪。可有半片,容我递江南?相思千叠人千里。红绡无语情无寄。厉风翻。鹤衣悬。离愁深处,心比腊花寒。
注:“珊瑚树”指红梅树,为传说中幺凤的栖息处;“鹤衣”即雪花的别称。
孔帷幄简评:
贺铸格的梅花引,用八韵。换韵的作品,亦易亦难,易在韵字的多变性,可以由词境出发而灵活使用;难在在这种多变的情况下寻求上下的粘合。毫无疑问,该作品上下句互为承接,层层铺叠,笔意畅连,从头到尾都没有断隔感,已经把换韵的机动灵活性发挥到了极致,因为但凡好的作品,意顺为先,能写出如此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感觉,实为方家手笔。
从整体上:该作品遵循了常规填词结构,上片描景,下片抒情,布局稳妥,架构合理。从局部上:通篇围绕雪中红梅展开,虽然长,但是自始至终也丝毫没有脱离主题,足以看出作者对词的驾驭能力非常强。从细节上:句斟字酌,炼字精准,可以说细致入微。整体读下来,竟甚至没有找到有一处不合适的字词,很明显,功底非常扎实。所谓词有词家语,该作品已经淋漓尽致的诠释了这一点。
本人看作品,并非是读整篇,而是先看几个关键的局部:上下片的结句和过片句,然后再从头到尾去读。因为这三个点起到了相互支撑的作用,如果不好,会降低整体作品的质量。上片设问作结“掬幽香,轻问癯仙,可否记谢娘”,癯仙:梅花的别称,谢娘:古代美女的代称,喻己。由花及人,为下片的抒情作好了铺垫。下片过片句“罗浮梦。谁与共。珊瑚树下觅幺凤”,纵深上片的设问,这里也是词眼。珊瑚树即红梅树,幺凤喻指故人。作者运用以典藉情的方式,蕴藉而委婉,手法高明。能了解谢娘、珊瑚树、幺凤这几个典故的人也足以看出作者古诗词的功底深厚,且能化典于无形,毫无造作之感,这才是最可贵的。最后景结“厉风翻。鹤衣悬。离愁深处,心比腊花寒”,回归雪中红梅的主题,出新,花即是人,人也是花,宕开了词境,让人回味无穷。
没有佳句的词作怎称佳作?“披银绾缟摇清茜,拌粉调朱妆羞赧”,寥寥十四字,一幅兼具花姿、花色、花神的雪中红梅的情景栩栩如生;“相思千叠人千里,红绡无语情无寄”,嵌入了两个“千”和“无”,这种巧句,独具匠心,没有相当了得的功底是绝对完成不了的。
该作品完全遵循了原作的格式,整体统一,局部精彩,写景细腻,嵌情至深,流畅自然,措词考究,手法丰富,对仗工稳,用典合理,佳句频出。毫不隐讳的说,这是个人认为是所有参赛词作中最好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