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丹毒方剂汇总(收集整理)
1、拔毒膏
【处方】黄柏1两,寒水石1两,石膏半两,甘草2钱半,黄芩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调成膏。
【功能主治】小儿丹毒赤肿,及颊肿痛。
【用法用量】贴赤肿处;或新水调涂亦可。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七引《保婴集验名方》
2、拔毒散
【处方】石膏3两,甘草1两,黄柏1两,寒水石7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拔毒消肿,散热定疼。主小儿丹毒,肉色变异,或着四肢,或在胸背,游走不定,焮热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水调,时复以鸡翎刷扫;以芭蕉自然汁调妙。
【摘录】《局方》卷八(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3、败毒散
【处方】桔梗、天花粉、干葛、川升麻、川芎、赤芍药、独活、柴胡、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小儿丹毒初发,游走遍体,燥闷腹胀,啼哭。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2片,煎至6分,不拘时候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4、碧雪
【处方】芒消1钱,青黛1钱,寒水石1钱,石膏1钱,朴消1钱,马牙消1钱,甘草1钱。
【制法】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丹毒。
【用法用量】敷患处。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三
5、碧叶膏
【处方】菠菜叶不拘多少
【功能主治】主小儿丹毒。
【用法用量】捣极烂,取汁,敷患处。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6、大黄散
【别名】艽黄散
【处方】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川升麻2分,黄芩2分,麻黄1分(去根节),秦艽1分(去苗),川朴消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丹毒,遍身赤痛。
【用法用量】艽黄散(《诚书》卷十五)。
【摘录】《圣惠》卷九十一
7、大连翘饮
【处方】连翘 瞿麦 滑石 车前子 牛蒡子 赤芍 山栀 木通 当归 防风 黄芩 柴胡 甘草 荆芥 蝉蜕 石膏各1.5克
【功能主治】主小儿丹毒发热,痰涎壅盛,一切诸疮痧疹,颈项生核,或伤风、伤寒、时行发热。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母子同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8、夺命散
【处方】乌梅、老茄子(经霜者)、芙蓉叶、青地松、威灵仙、过山龙、马鞭草、苍耳草、益母草各等分(煅),生甘草、草乌、赤小豆。
【制法】除甘草等3味,余锉细入瓶内,盐泥固济,火煅存性为末。
【功能主治】疔疮,脑疽,背疮,阳症红肿,及小儿丹毒、便毒。
【用法用量】方中生甘草、草乌、赤小豆用量原缺。
脑疽、背疮,加田螺壳灰、皂角灰、黑背蜒蛐;小儿丹毒,加青靛花。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九
9、甘草散
【处方】甘草(炙,锉)1分(为末),油麻半升。
【功能主治】小儿丹毒,防入腹。
【用法用量】上2味,先取油麻去皮,研细,绞取汁1合,调甘草末半钱匕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10、寒水石散
【处方】寒水石1两,石膏1两,黄连1两,黄柏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丹毒游走不定,焮热,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水调刷患处。
【摘录】《普济方》卷四0六
11、化丹汤
【处方】川独活 射干 麻黄(不去根、节)青木香 甘草 黄芩 薄桂(去粗皮)石膏末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小儿丹毒,遍身燥痒,发热烦啼。
【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150毫升,煎100毫升,无时温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12、黄芩汤
【处方】黄芩(去黑心)1分,麻黄(去根节)1分,秦艽(去苗土)1分,升麻1分,大黄(锉,炒)半两,防风(去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丹毒遍身。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4分,下朴消末半钱匕,去滓,空心分温2服,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13、黄耆汤
【处方】黄耆(锉)1分,蒺藜子(炒,去角)1分,黄芩(去黑心)1分,大黄(锉,焙)1分,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丹毒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4分,下朴消半钱匕,去滓,食前分2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14、金黄散
【处方】天花粉1两,黄柏5两,姜黄5钱,大黄5钱,白芷5钱,紫川朴2两,陈皮2两,甘草2两,苍术2两,天南星2两。
【制法】上为末,以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疮,跌仆,湿痰流注,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儿丹毒等。
【用法用量】凡遇红肿,及夏月火令时,用茶汤同蜜水调敷;如微热欲作脓者,以葱汤同蜜水调敷;如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附骨痈疽、鹤膝等,俱以葱酒并调;如天泡、火赤游丹、黄水疮,俱以板兰根叶捣汁调和;烫伤,麻油调;其次诸引,又在临用之际,顺合天时调,窥病势也。
【摘录】《外科传薪集》
15、蓝青散
【处方】蓝青15克 寒水石30克 石膏30克 犀角屑30克 柴胡30克(去苗)知母15克 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芩30克 栀子仁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赤芍药23克 羚羊角屑23克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丹毒赤肿,身体壮热如火。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水100毫升,煎至50毫升,去滓,入竹沥、蜜、生蓝等汁共60毫升,更煎三二沸,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一
16、蓝青汤
【处方】干蓝青2两,凝水石(碎)1两半,石膏(研)1两半,山栀子仁1两半,柴胡(去苗)半两,犀角(镑)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甘草(炙,锉)半两,赤芍药半两,羚羊角(镑)半两,葛根(锉)半两,知母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丹毒,赤肿壮热,百治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次1钱匕,水半盏,煎至4分,下蜜半钱,竹沥少许,再煎至3分,去滓,空心、日晚分温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17、如意金黄散
【别名】金黄散(《嵩崖遵生》卷十二)、神效金黄散(《良朋汇集》卷五)。
【处方】天花粉(上白)5千克 黄柏(色重者)大黄 姜黄各2.5千克 白芷2.5千克 紫厚朴 陈皮 甘草 苍术 天南星各1千克
【制法】上药晒极干燥,磨极细,过筛,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扑损伤,湿痰流毒,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儿丹毒。
【用法用量】凡遇红赤肿痛发热未成脓者,以及夏月诸疮,俱用茶汤同蜜调敷;如微热微肿,及大疮已成,欲作脓者,葱汤同蜜调敷;如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湿痰流毒,附骨痈疽,鹤膝风,葱、酒煎调敷;如风热恶毒,皮肤亢热,红色光亮,游走不定者,蜜水调敷;如天泡火丹,赤游丹,黄水漆疮,恶血攻注等,大蓝根叶捣汁调敷,或加蜂蜜;汤泼火烧,皮肤破烂,麻油调敷。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18、三黄散
【处方】生大黄3克 生蒲黄1.5克 姜黄3克 冰片0.15克 麝香0.09克
【功能主治】治颈痈、面痈、托腮痈,小儿丹毒。
【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细末,用白蜜、葱汁、姜汁调敷患处;或用芭蕉根汁,或用侧柏叶汁和蜜调敷俱可。
【摘录】《尤氏喉科秘书》
19、三黄散
【处方】生地(为君)蒲黄(为臣)牛黄(为佐)冰片(为使)
【制法】上药共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治头痈,面痈,小儿丹毒。
【用法用量】用芭蕉根计或侧柏叶汁和蜜调敷患处;若兼阴症,肿硬不消,因气凝血滞,或痰块结而不散,宜用姜汁、葱汁调敷。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七
20、消毒犀角饮
【处方】犀角(镑)防风各3克 甘草1.5克 黄连0.9克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治小儿丹毒,身热气粗,啼叫惊搐不宁。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灯心20根,煎至160毫升,徐徐服之。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21、紫荆散
【处方】紫荆皮3克 赤小豆3克 荆芥3克 地榆3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丹毒,从头上向脑后蔓延红肿,亦有肿而作痛者。
【用法用量】以鸡子清调涂。如浑身作热者,内服防风通圣散加减,外宜用本方。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