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存小谈郑子太极拳法(用涌泉带动身体旋转力量大其余全放松)

(要求全虚全实用涌泉带动身体旋转力量大幅度大老师常说除了脚底其他都不是你的但一般人都习惯用腰胯去转脚底完全不用力如果碰上涌泉旋转的人那就毫无抵抗力了)

(可以以形带炁不靠压低身体也要能松节节贯穿力沉脚底动作外形很小却依然要做得很大)

(用涌泉带动身体旋转力量大其余全放松)

(左脚跟不能抬太高否则心脏会不舒服这些动作很细微但稍微调整效果就有极大的改变以形带炁不靠压低身体也要能松节节贯穿力沉脚底动作外形很小却依然要做得很大)

前段时间老师让写文章说说自己为什么要学拳架。这个问题我当时思考了很久,但实在无从下手。我仅知道拳架是个容器,可以以形带炁,其他的就不知道怎么说了,估计都写不到100个字,所以没有动笔。经过三天的学习,现在终于有一些体会可以分享了!

一、太极起源

太极拳是谁创建的?受到影视剧的影响,估计很多人都认为是张三丰所创,我曾经也是这样认为的。后来认识再深入一些,知道是由陈家沟陈王廷所创,这也是大家所公认的一个版本。这次上完课之后才明白原来这些都不对!太极拳不是简单的一套拳法,而是医学、武学、文学的综合体,是学科的集合,所以不可能由一个人所创。如果是,这就好比一个人医学能获诺贝尔奖,文学水平堪比钱钟书,体育还拿了奥运冠军。这可能吗?肉体凡胎,人生几十年而已,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成为三大领域的专家?所以说太极可以创派,但不可能创拳!太极拳有陈杨吴武孙等不同的派系,但起源都是一样的。即便是太极拳之初,也是对前人思想的整合,而不是无中生有。后期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才发展出了不同的派系。

在杨伟师兄的分享里,他说“太极本没有套路,古时那些修道练炁之人,在修练的过程中,炁走到不同的经络产生了不同的肢体动作,后来他们把这些动作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套路。所以太极拳又称炁功拳!”读完他的文章,我恍然大悟,原来太极拳是根据炁的流动一招一式凑起来的,先有炁,再有拳。接着再用中医的思想不断修正和改进,让这一套拳更符合炁机流动,郑子太极拳就是非常好的例子。除了方便推广而新编的杨氏24式以外,其他的太极拳套路都很长,有的多达一百多式,为什么郑子太极拳却只有37式?曾经我也很疑惑。

郑子太极拳是由郑曼青所创。郑曼青是集诗、书、画、医、拳于一身的奇人,被称之为“五绝老人”,历史上也仅此一位。他的医学水平非常高,相当于现在的国宝级院士。他是学杨氏太极拳出身,他对拳法进行这么大的改动,肯定是从医生的角度发现了曾经的拳法有需要优化的地方。比如说做白鹤亮翅这一动作的时候左脚跟不能抬太高,否则心脏会不舒服。这些动作都很细微,但是稍微调整一下效果就有极大的改变。郑子太极拳是经过顶级中医改编的拳法,摄生效果是其他拳法无法比拟的。感恩杨老师回传郑子太极,让我有机会学习到这么好的功法。

二、以形带炁

郑子太极讲究以形带炁,整个拳架的过程都要求炁流遍全身。从起势开始,只要落跨抬脚跟,翻掌翘中指开始,炁就应该已经到指尖,如果没有的话再稍微等一会儿,要等火车到达才能进行下一动作。只要炁机一起动,整个过程炁感都会很明显。我在练的时候,起式第1个动作火车不一定能到达,但打完整个起式火车肯定是到了的。一开始是手指变热,慢慢延伸到手掌,还有几次连小臂都有感觉,就像突然涌入了一股热流,有的时候又感觉手指轻微的麻。有两个动作炁感尤其明显,一个是手荡,比如左掤、白鹤亮翅;一个是揽雀尾熊经转体的时候,手指明显的突突跳动。

每次打完套路,我的手都会变得特别暖和。“靠”的时候左手一碰到右手胳膊,我都要感叹一下我手怎么这么暖。因为我的末梢体温比较低,比一般人凉很多,而且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但是现在我终于感到手变暖了!除了手掌,脚掌也是暖暖的。这三天下来脚掌就两个感觉,一个是扎根扎的麻、痛,简直酸爽!另一个就是暖,仿佛泡在热水里一样,很舒服。甚至有几次我感觉脚掌不只是暖,而是有点燥热,不论穿什么鞋都热。但是用手一摸,感觉温度也不高。冬天冷的时候打一趟拳,效果应该很好吧。这次上完课我才真正理解了炁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

三、拳架是个容器

郑子太极很特别,它拳架不大,却很难练,因为它每个式子都要求把三功所学的内容装进去。不靠压低身体也要能松、节节贯穿,力沉脚底;动作外形很小,却依然要做得很大。上课之前我就加强行功和熊经的练习了,自我感觉良好,但是一放到拳架中,连自己都不忍直视。即使单练的时候有十分,但是放到拳架中就只剩四五分了。剩下的四五分要继续从拳架中找回来。

所有的转动都是熊经。郑子太极要求全虚全实,用涌泉带动身体旋转。老师经常说除了脚底其他都不是你的,指的就是除了脚底是自己转动,身体其他任何部分都不是自己在动,而是涌泉转动带动它们转动。涌泉旋转有两个好处,力量大,幅度大。但一般人转动都习惯用腰胯或者膝盖去转,脚底完全不用力。这时候如果碰上涌泉旋转的人,那就毫无抵抗力了。

搬拦捶有个套步,转动幅度很大,两脚大概要成135度。一开始我用腰胯转的,脚是转过去了,上身还在原地,就感觉特别别扭,拧麻花一样。后来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马上改成涌泉旋转。当右脚转过来之后,发现身体也转过来了,一点也不拧巴了。旋转角度大的动作容易发现这个问题,但角度小的就很容易忽略了,要特别注意。比如起式向右转45度,是右脚为轴在转动。单鞭抱小球,不是两手臂在移动,而是右脚涌泉旋转带动手臂荡过来的,这点很容易被忽略。搬拦捶的时候也不是右手向前伸,而是左脚涌泉带动,整个过程右手大小臂的角度几乎不变。一定记得,所有的关门不是虚脚脚尖在转,而是实脚的涌泉带动虚脚转。总之,所有的转动都是熊经,全虚全实。

但是有的时候即使自己动作做对了,为什么还会感到拧巴?那是因为身体比较僵硬。不要将就,继续练习,身体松柔下来就能把动作做到位了。有的人会因为自己动作做不到位而篡改动作,简单化,这样永远学不会。就像烧水只烧到80度一样,永远开不了。对的动作难也要练,错的动作简单也要改。

所有的移动都是行功。郑子太极中重心的转换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慢慢的踩过去,由全虚到全实。如果扎根和行功基础不好,那重心就没办法百分百落到实脚,力也没法全部传到地面。踩不下去,身体就是飘着的,就像一根棍子立在地面上,一碰就倒,打拳架的过程中容易摇摇晃晃。但如果根练的深了,就像是一棵树长在地上,再怎么晃动树都不会倒。有的人为了稳定性会增大身体的动作幅度,比如说蹲的很低,两脚呈一定的角度相互支撑等,但郑子太极是垂直轴,立身中正,身体不会有特别大的倾斜,要求穿宽松的裤子看不出膝盖的弯曲。而且都是全虚全实,想两脚相互支撑也不可能。这就更难了。部分式子比如揽雀尾的挤,需要向前施加压力(诸罗遁叟修正:不需要施加压力,只要夹脊吐气,自然会以操根的状态,将一切沉到脚底涌泉下去),后脚全虚没法借力,前脚又踩的不够深,这时候很容易身体前倾来增加力度。这需要不断提醒自己,把动作做到位。

当自己开始学拳架,才发现要掌握的东西那么多。熊经、行功、靠山功、操根、夹脊等等,拳架中都需要用到。单练的时候都会,一练拳架却经常顾此失彼。不过即使刚开始练,很多动作都不规范,但是效果已经很显著了。基本功和拳架都是摄生为主,大家有机会一定要线下学拳架啊!单操功法练久了可能会枯燥,但是拳架绝对不会,每次练都有不一样的体验。日日练,日日新。拳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路漫漫~

我总结了几个初学拳架需要注意的点:

1、全虚全实。即使一开始做不到,也要无限的去靠近。

2、垂直轴,立身中正。不要为了踩的深而身体倾斜。一旦起式定了高度,全程不变。(诸罗遁叟注:以后不要说“踩”的深,“踩”只用在移动中的行功,一旦停止动作,一律是“落”,是操根。用字错误,理解就会错误,实操也会错误。)

3、所有旋转都是涌泉旋转,不是膝盖、腰胯在转。时刻记住除了实脚的脚底涌泉,其他部分都不是我的。

4、中指全程要翘起来,这是炁机流动的开关。美人手要放松,我就容易太用力,手指分的太开。

5、动作要简洁,不要加花,不要加花!手掌分开成美人手的时候直接分开就行,不要乱转。所有动作都是走直线,不要乱绕。跟不要像跳舞时候一样,手掌上下翻飞,否则就阻碍了炁机流动。郑子太极本来就不是为了好看。(诸罗遁叟注:加花,是音乐用词,增加更多的音符来过门,取得更好的音乐演奏与视听享受,在音乐上是有意义的。但在武学上,为了好看,而加一堆毫无意义的动作,那就没用。套路派就有很多为了好看而设计的加花,百无一用,郑子太极拳法不能有任何加花动作。)

6、所有的关门动作都是关虚脚的脚尖,实脚为轴,带动虚脚旋转。不能关脚跟,尤其是实脚的脚跟膝盖容易受伤。

7、所有抬脚跟的动作脚跟微抬就可以,不用太高。

8、所有手前伸的动作都是荡过去的,力量来源于涌泉。

9、提手上势要锁夹脊是,双手是水平打开;十字手不锁夹脊,双手扇形打开。

10、提手上势身体一定要正,手挥琵琶可正可斜。

【诸罗遁叟注】:

我的同宗,二十几岁的杨宇珊妹妹,这篇写的很棒,很难得。我很少看到身材姣好、面貌秀丽的年轻女孩子是武痴的,杨妹妹就是。

其实我也不算跟她是同宗,虽然我姓杨,但却是跟着没血缘关系的奶奶之姓,也不知道父亲是谁?父亲姓什么?所以姑且就认亲认做同宗吧,感觉亲一点。

郑子太极是非常难练的拳法,所有一切要练的重点,通通是外人眼睛看不见的地方。不懂郑子太极之人一看,手在往前送,实际上手没动,是脚底涌泉在动,是夹脊吐气在动。身体在往侧面旋转,实际上身体没转。看到只微微动作,实际上郑子太极需要把一寸的距离,练出有一尺长的移动。外人看起来只有一寸,但本人却移动了一尺。你看着他没动作不知道在干嘛?实际上他在等火车,在等身体里的炁机运行到位,炁到了目的地,再开始继续下去。

太极不动手,动手非太极;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太极拳是文人拳、太极拳是思想拳、太极拳是陆地游泳;一点不动三点动、三点不动一点动;行如沙漠走骆驼....这些被广泛的在太极拳界朗朗上口的“诀”都出自郑子太极,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而已。但如果要能充分理解这些“诀”中之“法”,唯有郑子太极拳法拳架里有,唯有郑子太极之郑太三功里有,因为这些“诀”与“法”,本为郑子太极而生,本为郑子太极而创。

杨妹妹,上课很少开口,但看到她写的文章,我就能知道未来如果她愿意花时间将郑子太极完整训练体系钻研下去,很有机会成为心炁门郑太一脉在年轻一辈中的代言人,希望我能看到这一天出现。

诸罗遁叟问:大家火车到了没?

学生们:到了。

诸罗遁叟:到了,好,那就走。。。

这对话,不是心炁门一脉郑子太极传人,绝对不明白我们在说什么...

另存小谈郑子太极拳法(要求全虚全实用涌泉带动身体旋转力量大幅度大老师常说除了脚底其他都不是你的但一般人都习惯用腰胯去转脚底完全不用力如果碰上涌泉旋转的人那就毫无抵抗力了)

(0)

相关推荐

  • 浅谈心炁门郑子太极与炁

    中医是中华文化体系中传承数千年的瑰宝,是建立在人体精.气(炁).神基础上的非常有效的养生治疗体系,人体精微能量的"炁",可练可养,并进一步影响人的"精"和&qu ...

  • 郑子太极拳架医理初窥

    首先要感谢杨老师和拳架下三期的师兄师姐们,让我有了这次拳架复训的机会.杨老师说,希望不久之后,心炁门能有人写一本独特的书,这本书里,记载了郑子太极每一式各自有什么功效,能牵动哪些经脉,调理哪些脏腑,这 ...

  • 学习郑子太极拳拳架(上)的体会

    2021年7月,我参加了心炁门郑子太极拳拳架七期(上)的学习,有以下认知,现在记录下来,以期日后有所改正和突破. 一是对郑子太拳架的认知 郑子太极具有完整的训练体系,而郑子太极拳只是其训练体系一部分, ...

  • 心炁门郑子太极拳法

    在没有接触太极之前,太极对我的定义就是拳架套路!学太极就是练拳架套路,反复的练,什么松沉,什么健康养生,什么技击通通在拳架里.简单说"一切都从拳架中求"!后来学了心炁门郑子太极才知 ...

  • 辨识以脚练拳的功能部位

    陈雄老师聊太极389 陈雄老师太极拳体悟在"和美太极"平台会不断更新完善,转载请标注作者"陈雄"和"和美太极" 点击订阅陈雄老师的太极拳体悟 ...

  • 小谈郑子太极拳法

    前段时间老师让写文章说说自己为什么要学拳架.这个问题我当时思考了很久,但实在无从下手.我仅知道拳架是个容器,可以以形带炁,其他的就不知道怎么说了,估计都写不到100个字,所以没有动笔.经过三天的学习, ...

  • 郑子太极十三篇(1~3)

    释名义第一: 拳为兼体用益智勇之运动.太极为阴阳之母.无所不包.以之名拳.命意深矣.易曰.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阳.阴极生阳.阳极生阴.而刚柔动静之机.无所不用其极焉.夫拳.壮者好用之以斗.斗之胜负.以 ...

  • 简易简易,实为不简不易-小谈郑太三功

    结缘靠山功和郑子太极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 当时有前辈送了我一本杨老师的<郑子太极拳理拳法>,里面用故事的方法讲了主人公学习太极的经历,写的很新颖,所以我看得津津有味.看到里面写的熊经.行功 ...

  • 平凡的人们不平凡的一天 —心炁门郑子太极养生五功广传活动纪实

    [活动现场短视频] 一.筹备进程: [快乐的义工] [老师的声音] 1.正式启动: 5月10日(周一),上午10:55,布置任务:制作活动海报.制定活动当天流程. 下午14:24,发布海报,打开报名通 ...

  • 【三功16期】心炁门郑子太极—我家的传家宝

    [诸罗遁叟注]: 教到这样优秀的一对夫妻,看到他们家可爱的心二代,我还能说什么呢? 请大家脑洞大开的旁听着三十年后的叶妹与猛哥,他们家的家庭大聚会吧~ 2051年2月10日,深圳. "猛哥, ...

  • 【必读】您想学习以操根、炁法、垂直轴为内核的心炁门郑子太极武学吗?

    您想学习以操根.炁法.垂直轴为内核的心炁门郑子太极拳法吗? 如果您想,请仔细看完本篇文章,并且过阵子请积极配合心炁门即将展开的全国数据调研统计动作. 您是否认为心炁门太极院只有卓越非凡的[养生五功]一 ...

  • 郑子太极武学回传研讨会暨心炁门太极院第二届年会时间地点通知

    一.前言: 2020年9月8日发布[集结号]心炁门太极院2020年终同学大聚会]邀请至今,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92位同学(包含诸罗遁叟)报名参加本次聚会,后续应该还有同学会在安排好各自工作的情况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