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中的美育渗透》有感
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李小平先生的《数学文化中的美育渗透》一文,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痕,让我受益匪浅。
在读到这篇文章之前,我从未想过数学教育能够与美育教育产生何种关联。通常看到“美”,我们会想到动人心弦的音乐、婀娜多姿的舞蹈、唯美清新的画作、碧瓦朱甍的建筑等等,因为它们常常能够给予我们最直接的或视觉或听觉上的冲击与震撼。而数学,可能在很多人的心中,只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一个个枯燥乏味的符号,一次次重复又重复的刷题的代名词。数学与美,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半点关系”。
李先生的这篇文章让我深刻体会到:美育这个概念其实非常广,它不只体现在这些艺术课程上,任何教育如果具有审美意义都属于美育。数学文化的一个最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美学性。其实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都离不开数学文化,离不开数学。一切美好的事物,必定是有数学为其锦上添花的。比如“大卫”和“维纳斯”雕塑,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再比如帕特农神庙等等,这些作品让人感受到高度的均衡感和适度感,因为它们都遵循着一个造型艺术的美学观----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正是因为黄金分割严格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丰富的美学性,才能赋予这些作品魅力,使其令人惊叹不已,为后人称赞。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徐利治先生也曾指出:“数学美包括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数学结构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和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适性,还有数学的奇异性。”作为一名中学数学老师,我认为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应当而且可以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与爱好。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实纵观中学数学教材,处处充满了数学美。比如许多概念都以对称的形式体现着数学美,如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正数与负数、有理数与无理数等;许多基本运算也体现着对称美,如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等等。再比如几何教学中,对称美更是处处可见,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球形等等这些具有对称美的几何图形更是给予我们对数学美最直观的感受。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作为教师应尽力渲染这些数学之美,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对称之美无处不在,领略数学之美的无穷魅力。
再比如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会先将圆剪成若干等分,然后交叉拼成一个近似于平行四边形(或等腰三角形或等腰梯形等)的基本图形,根据可计算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而推得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种方法本身其实也是一种数学美,它体现了数学结构系统的简单协调性。
同样,我认为数学美还体现在数学课堂上 “咬文嚼字”。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数学课堂语言严密性尤为重要,一定要做到“咬文嚼字”,一字之差可能就是天壤之别。比如我们在引入分数的意义时,可能会有老师就用分绳子作为引入,此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出现“把20米长的绳子分成4段,每段的长度是多少?”这样随意而缺乏严密性的语言。作为教师,特别是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讲授概念、法则、定理等重要内容时,关键词一定要把握准确,不能模棱两可或草率言之。当然,如果教师能够注意运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抑扬顿挫的语言进行授课,就更能使学生如沐清风,感受一番别样的数学之美。
在中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是一个重大课题,只要我们每位一线教师都愿做有心人,以教学助美育,以美育促教学,一定能够让原本“枯燥”的数学成为美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