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骄子》丛书征稿选登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程成雅称他是:金牌票友“大能耐”
——肃宁张晓庆参加“绝对有戏”演出的故事
刘艳菊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近年来,随着戏曲观众群落和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坐在剧场里看戏的大部分都是花甲白发,少见年轻人听戏或唱戏了。可来自肃宁县窝北镇刘疃村的小伙儿张晓庆却是一个例外。
80后的张晓庆,从小就对戏曲痴迷,爱戏,懂戏,更会唱戏。2017年12月,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第六届河北省戏迷票友大赛《绝对有戏》的舞台上,他凭借着出色的表演,以及京、评、梆全能选手的优势,获得“金牌票友”的荣誉称号。著名主持人程成送他一个雅称“大能耐”。
启蒙始自家庭底蕴
张晓庆痴迷戏曲,曾是村文艺宣传队骨干的父母该算是他的启蒙老师。张晓庆三、四岁的时候,就能唱“苏三起解”,也唱样板戏“奶奶你听我说……”尽管吐字不清,却也颇有板有眼有韵味。
小学二三年级时,一个叫高秀兰的老师特别喜欢听京剧,每到下课就让学生去叫他:“来一段‘苏三起解’吧”。听到滋味处,老师也问他:“‘将身来在大街前’是什么意思?”张晓庆说不知道。
上六年级的时候,区片联查,学校要出节目,以往都是大合唱,老师想出新招,张晓庆自荐说我会唱戏。于是他当着全班同学唱了一段《甘露寺》:“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师觉得他唱那几句有点短,就找人借了一盘磁带让他听学。这盘磁带是张晓庆第一次以学习的态度认真去听一整出戏,他边听边记戏词,才发现自己原来唱得很顺口的戏词有些竟是错误的。
就是这盘借来的磁带,使他进一步接触到了京剧,把张晓庆对戏曲的兴趣提升到了痴迷的程度。
被戏曲的魅力所吸引
张晓庆十五六岁的时候,喜欢上了传统京剧。听得多了,也懂得了欣赏与分析,让他最为惊叹的是戏曲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表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戏曲的节奏感、信息量,以及饱满的情绪变化,从唱腔,板式,到唱词,都饱含深情和故事;并且戏曲表演的眼神动作很奇妙,一个动作、一句唱词,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李世济唱了程派青衣《锁麟囊》选段。张晓庆很震惊:太美妙了!如此低回委婉如云遮月般的唱法还是第一次听到,他更加对传统京剧着迷了。
张晓庆上中专时,在学校依然是文艺活跃分子,当宣传委员、主持人,在“校园之声”电台当播音员。校园电台办公室里有一箱磁带,里面有京剧,别人不喜欢,当废品堆在那里。他如获至宝,每天抽空就听,跟着唱学整出的《锁麟囊》。听着听着进入了梦乡……没有老师的指点,有些技巧唱词学起来很难,其中“泪湿衣襟”的“襟”字拖腔较长,这一个字他就揣摩了一周的时间才唱出来。
凭借一纸报道找到根据地
毕业后张晓庆在沧州参加工作,戏曲依然是他的爱好。2005年他偶然看见一张《沧州日报》,报道的是肃宁县窝北京剧社的专访内容。他惊呆了,有一种终于在家门口找到“组织”的感觉。
夏天休假回家,他犹豫着是不是去找这个地方儿。中午睡觉实在睡不着,是去是不去,去了怎么开口,很纠结;最后决定去。
他没有和父亲说,独自步行到窝北村,中午正热,街上也没人可以询问。有个修车师傅说:“一定是‘老黑’,他是唱戏的,你去看看吧,中午他应该在家。”
他照着修车师傅指引的那一家找去,看见院里有个红缨枪,肯定是了。他进院问是某某老师吗,一下子问愣了对方:“你是……。”张晓庆说明来意后,老师说你来得正好,今天就有活动,但是得下午三点。张晓庆就在街上一棵大槐树下坐等到午后三点。
老师带张晓庆去了京剧社,也没人认识,就坐在一边听。年轻人这么有滋有味的听戏,很吸引人们的视线,一个鼓师问他会唱什么。他说我没跟过弦,不敢张嘴。老师鼓励他,说有年轻人喜欢,我们就太高兴了。张晓庆唱了一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老人点评说气力不行,“大嗓”亮得不够,让他唱唱“小嗓”。他这才明白“小嗓”就是旦角,唱完一段《锁麟囊》,老人说:“行!行!就是这个味儿。”
张晓庆在窝北京剧社正式开始学习程派青衣,每周一三五日学半天。毕竟没有经过正规指点,一开始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光挨训,老师说他气力、发声都不到位,一个“一霎时”的“霎”字,他硬是练了一个星期才被老师认可。就在老师们的指点下,他的唱功飞速进步,每用心唱出一句,老师一喊“对了”,心里别提多美了。
窝北京剧社的老师们把张晓庆领入了门,张晓庆也成了京剧社的台柱子,什么演出活动都有他的唱段。2005年是他开始活跃的一年,县电视台中小学师生汇演,张晓庆代表窝北中学演唱了京剧《锁麟囊》选段。接着又参加了沧州市广电总局举办的“中秋京剧演唱会”。同年12月,他参加了CCTV-11频道《过把瘾》的节目录制;年底沧州广播电台专门给他做了一期专访。2006年他参加了沧州电视台《九九重阳京剧演唱会》。
为自己的爱好努力,乐此不疲
80后小青年喜欢唱戏,似乎很另类。从上中学开始,所有的同学都是一开始听个稀罕,再听就不爱听了,同学们有时也笑话他,可是他又喜欢唱,就躲到没人的地方自己唱。在家里练声,每天唱,邻居都说他“疯了”。
工作后,有一次回家,一个哥们儿问他现在还唱戏吗?张晓庆说上班呢。那个哥们儿说:“上班行,别老唱戏了,唱不出什么来!”
其实张晓庆只是从心里喜欢戏曲,他并没有想着真能唱来什么来,只要是能唱就很好。为自己的爱好而努力,他乐此不疲。
也不只有反对的声音,还有支持的人呢。首先是父母、指点过他的几位老师,还有给他机会展示的那些舞台;结婚后妻子也很支持,这就足够了。
上中专的时候,学校有个幼教专业的声乐老师,听他唱,觉得他嗓子共鸣比较好,建议他考音乐学院;但因为花费太高没有考虑。老师说可惜了一个好苗子,那就当业余爱好吧,也不错。这位老师教他五线谱,早晨教他练声,告诉他正确的发声方法,怎么用丹田气,为他以后学习京剧打下了基础。
后来在沧州工作,有个琴师,教了他很多程派的技法,他学了《春闺梦》《白蛇传》等。一个同是爱好戏曲的大学生领着他串票房,因为年轻人代表着戏曲的希望,特别受那些年长老师们的喜欢。互相切磋过程中,老师们建议张晓庆学言派,工老生。并推荐他参加了沧州戏剧家协会。
《绝对有戏》舞台上的“大能耐”
2017年,在母亲的鼓励下,张晓庆开始寄资料报名《绝对有戏》。栏目组导演对张晓庆的资料很感兴趣,他得以直接进复赛。在复赛的舞台上,张晓庆向观众们展示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他唱得有滋有味,主持人程成送他一个雅称“大能耐”。最终他演唱的评剧洪派小生剧目《刘伶醉酒》选段,获得全场四位专业评委全票通过,顺利拿到决赛的入场券。
决赛时,张晓庆选送的是京剧言派老生《战北原》选段,按规定必须彩唱。从来没彩唱过的张晓庆来到保定买行头,从戏曲化妆开始学,开始练,练髯口、练水袖、练举手投足、练眼神、练习踩琴声鼓点。他穿厚底靴子练台步,平时上班也穿着,就为了短时间内适应厚底靴。大热天,他每次都练的汗流颊背。张晓庆说自己都不知道哪来的这么大的耐心,30多岁才开始练基本功,并且能坚持下来。
因为言派琴师很难得,起伏顿挫幅度特别大,又时间紧,任务重,张晓庆没有时间和机会与河北省京剧院的乐队老师们合乐。于是他找了安平文化馆副馆长、京剧琴师可玉,他们在一起认真的练习这段《战北原》。最后张晓庆通过不俗的表现,获得了专业评委赵玉华老师的好评,拿到了金牌票友的荣誉称号。
张晓庆获得金牌票友之后,拜原哈尔滨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张国泰为师,学习演唱进步很快,目前他正在国粹文化艺术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微妙斋主人,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记者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手机: 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