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玲:我的母亲

总第079304期


我的母亲
文/孟宪玲
值此母亲节来临之际,写此文,缅怀慈祥而伟大的母亲。
我母亲已去世六年了,享年80岁。母亲原本很高大的身体,到晚年已经驼背了,腿已经弯曲了。头发已是花白,满脸的皱纹。眼睛已是昏花了。
母亲十五岁嫁给我的父亲,听父亲说母亲原本是大高个儿。听母亲说,刚嫁给父亲时,爷爷是村长,奶奶又多病。家里并不是很富裕。那时二叔,老叔都很小,母亲比二叔大两岁。母亲经常给奶奶做小灶。奶奶爱吃面条,面条和的面必須是硬硬的,那样面条口感好。有一次,家里都得了伤寒病,唯独母亲没得。母亲那年才十六岁。母亲一个人侍候一家人。做的疙瘩汤,必须是小小的,硬硬的。母亲因年纪小,爱困,晚上做针线活,总爱磕头。奶奶看了,说:“干嘛哪”。母亲吓得一下就机灵了。母亲也是个命苦的人,十三岁,就没了父母。到了婆家,奶奶有病,下不了地,就坐在炕上指使母亲干活。教母亲做家务。母亲身体好,个子高,一点怨言也没有,侍候一家老小。
母亲在十七岁就生下大姐。上有老,下有小,她原本还是个孩子,就要照顾一家人。家境不是很好,后来,奶奶因肺病去世。爷爷又续了一房。这个奶奶带来两个孩子,奶奶又生了一个老姑。母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二叔,老叔的棉衣,鞋呀,洗洗涮涮的,都是母亲一个人做。奶奶根本不管,只管她的那几个孩子。后来爷爷奶奶都去世了。奶奶带来的两个女儿也出嫁了,老姑还小。过了几年,二叔,老叔也大了,到了娶妻的年龄,父亲,母亲帮助二叔,老叔娶了妻。然后才分家,自己独立过日子。老姑也找了婆家。母亲娘家剩下一个弟弟,还有一个哥哥。父亲和母亲,帮助老舅娶了老舅妈。大舅一直没有成亲。母亲一直给大舅做衣服和鞋,几天就回去一趟,给大舅洗洗衣服。一直把大舅侍候到去世。
母亲生下我们九个儿女,大姐,六个哥哥,然后是我,还有一个妹妹。父亲后来在乡上的供销社上班。这时,我老爷--就是父亲堂叔,抗美援朝复原回来,来我家。老爷,[老爷在我家一待就是三十几年,九五年去世的]很少帮我的父母干活。父亲上班,家里的的重担全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孩子多,家里的的生活很拮据。母亲每天都忙到十一二点钟。缝缝补补,洗洗涮涮的,母亲还养了一个老母猪,每年夏季去上野外弄猪食菜,每天晚上做猪食,一弄就十一二点。下的猪仔卖了,供孩子读书。父亲一个月,就拿四十元的工资。父亲为了节省点钱,每天中午不舍得吃,有时饿的两眼昏花。父母亲不识几个字,所以,把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一定要供我们读书。大哥,大姐,都考取了肇东师范学校。毕业回来,在村小学任教。这时,家里的生活好多了。
大姐,大哥都到了婚姻嫁娶的年龄。后来,大姐找一个当兵的姐夫。大哥在本村找的大嫂。家里的状况又好了很多,可惜好景不长,七八年大哥因病去世,当年只有二十七岁。扔下大嫂和两个孩子,就走了。那一年,大侄女只有七岁,大侄子只有五岁。母亲就像疯了一样,哭了整整半年,想想鼻子就酸了,眼泪就来了,那时时常听到母亲的哀叹声。看着二哥,三哥到了婚娶的年龄。和父亲咬咬牙,日子还得好好过,不能散心,还有这八个孩子,还得坚强。那一年我也只有七岁,我和我大侄女同岁,我妹妹和我大侄子同岁。﹝那时没有绝育措施。﹞后来,大嫂带着两个孩子改嫁了。
父母以他们坚强的性格,勤劳的双手,换来我们的幸福。我们无论是吃的,穿的,用的,在村里都是最好的。我们为有这样的父母骄傲,自豪。父母亲从小就教我们做人要正直,勤俭节约。母亲是个热心的人,村里谁家老人有个病了,家里的好吃的,她不舍得吃,会送过去。谁家有困难了,她会热心去帮忙。
父母亲用他们勤劳的一生把我们抚养大成人。儿女大了,成家了,各奔东西。父母已老了。满头的白发。父亲的身体很硬朗,步伐矫健。母亲的步伐却很沉重,眼睛昏花,背驼的很劣害,腿已弯曲了,但母亲的饭量很好。不是以前那个高大的,干活麻利的母亲了。每次回家,母亲用那慈祥的目光,眼巴眼望的看着我。我每次回家都急匆匆的,母亲总像亲近不够的样子,家里的好吃的都拿出来。早早的叫二嫂做饭。很怕我吃不好。我要走时,总是挽留,让我再住一宿。母亲老了,也不会说什么。我走时,母亲总是出来送我,看到她沉重的步伐,我很难过。每次回家时,总是看见母亲忙里忙外的,我帮她干,她不让。她说怕把我衣服弄脏了。
一零年的三月五号,我回家,本打算接母亲(那年母亲七十七岁)过来住一段时间。因为二哥今年盖房子。我怕累坏她,想接她来。我刚回家时,母亲先前答应我了,我要走时,跟我说:“二姑女儿,我还是不去你家了,今年你二哥盖房子,本来人手不够,我在家看孩子,孩子﹝重孙子﹞磕磕碰碰的不好。”我没有办法,现在孩子挺娇的,只好回来。看见母亲沉重的步伐,我心里很难过,母亲老了。有时看上去像个孩子似地,你和她说什么,她就答应。年岁大了,耳朵也背了。对母亲说话时,得大声对她说。每次回家时,母亲总是辨认一会,才说:“啊,二姑女儿回来了”。我回家要走了的头天晚上,母亲和我聊了一会。她睡了,我十二点多,才睡。到第二天早上,她睡醒了,就要起来做貉子食。我一看才两点多。我只好哀求的说:“妈妈,你不能起这么早,会累的”。母亲回答:“我睡不着了,就起来吧,帮他们干点活”。我又只好哀求说:“妈妈,我坐六点的车回家,到家我就得上班。让我休息一会好不好,妈妈”。“啊,我知道了。”母亲好像明白了,和衣而睡,一会我听她呼呼的睡着了。到了四点多,母亲又起来了,我不能再拦了。一宿我也没睡多少觉。母亲一生是个急性子人,总是要求完美。她干的活,宁可不睡觉,也要干完。我知道,母亲是用她的余生来为儿女多做一些事情。
跟母亲比起来,真是惭愧,我们一家只有一个到两个孩子。还叫累。惭愧呀。就说母亲对孩子的洗洗涮涮,缝缝补补,上有老,下有小,加之老爷,大舅。母亲从未叫过累。母亲用她那无私的爱,用即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无私的奉献给家人。七十七岁的母亲还给我做了两双拖鞋,问我要不要,我说要。母亲说:“我怕你不要,我寻思给做好了,准备着,年轻人都爱穿买的”当她拿过鞋时,我眼里寖满了泪水,心里默默的说:“妈妈,我穿您做的托鞋,是女儿的荣幸”。我很高兴的把鞋放在包里,母亲笑了,是那样的慈祥。母亲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是多么不容易。我们是有儿女的人,才体会到,母爱最伟大,母爱最无私,母爱无疆。
母亲虽然离我而去多年,母亲的音容深深的烙印在心里。感恩母亲的养育之恩。值此母亲节来临之际,缅怀母亲!愿母亲在天堂安好!
作者简介
孟宪玲,(网名:林夕)一九七二年八月生,现居住黑龙江省安达市,在超市工作,是一名化妆品导购员。喜爱文学,偶尔闲暇时间写点小诗歌,分享美好生活!记录精彩瞬间!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学英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是一种情怀
(0)

相关推荐

  • 【原创】胡巧云:天冷想着父母,就等于给自己加了一件衣服

    原创作者:胡巧云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天冷想着父母, 就等于给自己加了一件衣服 今天2月28日,阿拉善气温-5°,道路结冰,阴冷. 天微亮,妹夫永祯就已经清扫了父亲平房上和院子里的积雪.这是 ...

  • 特殊生日

    特殊生日 生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因为我们在这一天来到这个世界.是父母情感的见证,是他们人生快乐的开始.然而这一天,也是母亲的苦日.有些苦命的孩子在这一天失去了母亲.有的母亲在这一天,离开了人 ...

  • 朱爱春|外婆

    外 婆 文 | 朱爱春 01 外婆仙逝 老历七月十六早上八点不到,母亲在电话里焦急地催我赶紧过去,说外婆快不行了.原本我也是准备好十点动身去看看外婆.姚祠那个地方,自那年无端被骂,我有些年没去了.外婆 ...

  • 张岚:老嫂比母

    母亲近照 老 嫂 比 母 文/张岚 老叔与生活在深山里的母亲并无任何血缘关系. 曾祖母是与老叔相依为命的人.老叔是五爷爷的遗腹子,是曾祖母的亲孙子.五爷爷牺牲在莱芜战役,作为烈士的遗孤,老叔在曾祖母温 ...

  • 聂延力:诘问 |故事

    战卫华:<亮剑>里的张大彪<守恒的希望>|诗选 文/ 聂延力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大姑生活的地方叫银家拉嘎,很穷,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出嫁,大表哥二十五六还没有娶亲,这个年龄 ...

  • “家故事”征文|家谱

    文乡枞阳"好老师"征文评选结果揭晓啦! 征文启事|有奖,快来写写"我家的故事"! 家   谱 文 | 范家生 01 2020年的最后一月已经来临,而2020年初 ...

  • 散文||父子【征文】

    父    子 占富强||江西 小时候听奶奶讲,爷爷是方志敏手下的一名革命战士,后因为革命失败逃亡回家,解放前一家人为了躲避战乱,一直隐居在万年县的山林里生活.奶奶是浙江省金华市人,也是因为战火烧毁了家 ...

  • 张筱菲的亲情散文:家有老叔

    家有老叔 小的时候,我不知道我们家还有位老叔,只是偶尔会听见我那80多岁的奶奶想念他时会哭,边哭便念叨"我的娇儿啊",后来才听父亲说,老叔中专毕业后就和老婶去了朝阳工作,因为那时交 ...

  • 郭 旋丨那个春天特别寒

    想写这篇文章很久了,可迟迟不敢动笔,害怕打开那段尘封的痛苦记忆,触碰那段伤心的痛苦经历.又一个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谨以此文来寄托对父亲的怀念.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刚刚成年的我才知道慢慢体会什么是父爱 ...

  • 孟宪玲:稻盛和夫---《活法》心得

    [总第135103期] 稻盛和夫---<活法>心得   文/孟宪玲 "管理是严肃的爱,培训是最大的福利".有幸拜读稻盛和夫的<活法>一书.读后受益非浅,深深 ...

  • 孟宪玲:最美的逆行者

    [总第132705期] 最美的逆行者 文/孟宪玲 初识李凤霞大姐是2019年11月20日.通过同事介绍的有幸认识李凤霞大姐,我在李凤霞姐姐那上了一份保险,然后我们就加了微信以便联系! 凤霞姐出生于19 ...

  • 【作家年鉴•随笔】孟宪玲(江苏徐州)◇我爱冬天的树

    ⿻◎作家孟宪玲作品精选◎⿻ [作者简介]孟宪玲  江苏省徐州市人.原供职于徐州矿务集团,现已退休.爱文学,乐思考,喜交友.先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数篇,曾在九十年代加入徐州市作协为会员 ...

  • 曹县老年大学绘画板孟宪玲女士与竹(视频+图片+音乐)

    来源:气若幽兰的V篇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向以竹为"清高自洁"的象征.先贤们颂竹.画竹.写竹,把竹子誉为"寒岁三友",仿佛竹子与国人的精神生活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 ...

  • 孟宪玲:长相思(外二首)

    [总第118602期] 长相思 文/孟宪玲 花儿羞,月含柔 明月千里寄思愁 依窗清泪流   情难收,意难休 酌酒一杯苦堪忧 相思话悲秋 钗头凤   日复日,年复年. 时光如水难复还. 韶华逝,情未堪. ...

  • 孟宪玲:轱辘诗 玫瑰花

    [总第104104期] 轱辘诗 玫瑰花 文/孟宪玲 1 晶莹剔透似玉琼 暗香盈秀独绽放 黄粉白颜色不同 笑看繁花心荡漾 2 馨香莹秀怜意生 晶莹剔透似玉琼 人面羞花相映红 手拈娇枝意愈浓 3 一种花儿 ...

  • 孟宪玲:最可爱的环卫工人

    [总第097803期] 最可爱的环卫工人 文/孟宪玲 清晨,一阵喳喳.唰唰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哦,又下雪了.那是我们的清洁工人在挥舞着扫掃.木锹奏出的美妙音符.2019年的冬天很冷,几天就下一场雪 ...

  • 孟宪玲:感怀母亲

    [总第094403期] 感怀母亲 文/孟宪玲   昨晚我又梦见您 我心爱的母亲 我忙着要回来 匆忙的收拾自己的衣服 妈妈  您急切的拽我的衣服 央求我再呆一天 没有办法妈妈  我要回去上班 您那慈祥的 ...

  • 孟宪玲:错失的爱

    [总第094001期] 错失的爱 文/孟宪玲 茹雅忙了一个星期,终于可以休息了.一個人在家刚好沒事,打开电视,正好是新闻.播出今天是五月二十八,五月二十八?噢,今天是志强的生日,怎么给忘了,她心里埋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