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树堂藏善本碑帖》

嘉树堂是沪上著名收藏家陈郁先生的堂号。

多年以来,陈先生以足够的收藏热情,冷静的市场判断力和必要的实力保证,积累了大量善本碑帖。
嘉树堂藏的这些善本碑帖,均为流传有绪的名碑名拓,在今天的拍卖市场上,都属百万以上乃至千万级的天价碑帖!平时不要说普通人无缘得见,即使在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士大夫、学者间,能见到的也都是眼福不浅!
比如说:
  • 传世最旧拓本东汉《孔宙碑》(明早期)
  • 王澍、吴云、杨澥、吴让之等名家墨款明拓本吴《天发神谶碑》
  • 传世最佳水前本南朝“大字之祖”《瘗鹤铭》
  • 清早期最旧拓本北朝《郑文公碑》
  • “天下第一本”北宋拓本唐李邕《麓山寺碑》

明早期最旧拓本东汉《孔宙碑》

孔宙是孔子第十九世孙,也是大名鼎鼎的孔融的父亲!此碑是在孔宙去世后,由其门生故吏于东汉延熹七年(164年)所刻。是碑书法精美,是汉隶中的精品。
清代翁方纲以为“汉隶之最醇美者
清代杨守敬跋此碑说“波撆并出,八分正宗,无一字不飞动,仍无一字不规矩。
康有为称其“以风神逸宕胜。用笔旁出逶迤,极其势而去,如不欲还
此次影印的《孔宙碑》拓本,即传说中的“东武王氏本”!历经李璋煜、王锡棨、王绪祖、王维朴、吴乃琛、丁念先递藏,有王崇烈、胡澍、郑孝胥、罗振玉题签。
第二行“少习家训”之“训”字右“川”部中竖笔划末端与其下细小一点石花不相连
第六行“以文修之”之“以”字右“几”部中间尚未泐白
第九行“凡百邛高”之“高”字下“口”部与其下石花不相连
第十四行“殁垂令名”之“殁”字右上部笔划完好无损
字画如此完好,他所未见,不仅是《孔宙碑》的传世最旧拓本,也是汉碑的最旧拓本

明拓本吴《天发神谶碑》

传世碑帖中,《天发神谶碑》一直是世人比较喜欢的一种。此碑为三国时吴天玺元年(276)七月所建,不知何年折断为三,故后世俗称为“三段碑”。此碑以隶法写篆字,方笔厚重,如折古刀,收笔出尖似倒韭,成为独树一帜的天发体,对后世影响很大。
由于碑石嘉庆十年(1805)被焚毁,故传世原石拓本极为少见。此册中段第十六行“敷垂亿载”之“敷”字左下角“方”部尚存,“垂”字左半可辨,上段二十二行“东海夏侯”四字清晰可辨。淡墨精拓,没有任何填墨添笔,文字清晰,字口光洁,圆浑有神!
朱翼盦曾在《欧斋石墨题跋》评曰,此碑“所见不下十余,无及介侯者”,是“张介侯藏本”已极为难得。仲威先生以为此本为明拓无疑,且明显优于“张介侯藏本”,洵为世宝!且此本历经王澍、顾武保、杨文荪、翁广平、吴志恭、陈墫、吴云、章硕卿、张祖翼、陈景陶、秦淦等人递藏;存有吴志恭、杨澥、钱步文、张祖翼、褚德彝、陈景陶、秦淦等人题签题端题跋;另有陆鼎、顾承、吴让之等人观款。名家墨迹累累,愈发增加了此本的价值!

水前本南朝《瘗鹤铭》

《瘗鹤铭》是南朝石刻书法中最具重要意义的石刻之一。内容是一位隐士为一只死去的鹤所作的纪念文字。书写者不详,有人以为是王羲之所作,晚近有以为作于唐代。传统上来说,大多以为是南朝梁陶弘景书,宋代人考证为梁天监十三年(514)刻。
此铭字体浑穆高古,用笔奇峭飞逸。虽是楷书,却还略带隶书和行书意趣。铭书自左而右,与碑不同,刻字大小悬殊,结字错落疏宕,笔画雄健飞舞,且方圆并用,无论笔画或结字,章法都富于变化,形成萧疏淡远、沉毅华美之韵致。
《瘗鹤铭》的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隋唐以来楷书典范之一,被历代书家推为“大字之祖”。
《瘗鹤铭》原刻在江苏镇江焦山西麓崖壁间,传说宋时遭雷击,崖石崩落长江中,碎散沉入水底。冬季,水涸石现,方可椎拓,世称出水前拓本或水拓本。水前本因椎拓不易,传世已属凤毛麟角而珍稀异常,片纸只字,视若拱璧。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陈鹏年募工于江中捞出残石五块,移置山麓,后砌入定慧寺壁间,此后所拓则为出水后拓本,虽然有些字数多,拓印清晰,但均经剜剔,面目全非,无论从版本价值还是艺术价值来看,均不及水前本。
此本存六十七字,“未遂吾翔”之“遂吾”二字,石面虽微裂,但笔划基本完好,当水前拓本无疑。有邢世铭、张祖翼、启功题跋,张祖翼题签,又有张祖翼据翁方纲本校注及所摹碑式图。此册墨拓浓淡互见,燥湿相间,极见精彩!

清早期最旧拓本北朝《郑文公碑》

北魏郑道昭云峰摩崖刻石四十余种,《郑文公碑》无疑是其中之精华。其笔划刚劲圆润,结字疏朗峻逸,气度凝重浑穆,后世评价极高。叶昌炽甚至称:“唐初欧、虞、褚、薛诸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书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其传说中的撰书者郑道昭,也有人誉之为“书中之圣”!
郑文公碑刻于崖山石上,石质粗糙,早期拓本都用黄皮纸,拓工粗率,但字划丰润,精神毕露,神彩奕奕。后来虽有精拓本,字划清晰,较之早期拓本,已失其风彩。马成名先生说,他数十年来上手过眼碑帖拓本无数,郑文公碑早期拓本仅见三件:
其一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上海朵云轩从任卓群处收得,售与胡问遂先生,王壮弘在《崇善楼笔记》一书中所载之乾隆年间拓本。
其二为陈子彝题签分装上下两册、上册已蛀甚之本。
其三即此次影印的的沪上嘉树堂所藏之本。笔画饱满,皮纸粗工,反而呈现出石面起伏不平的质感,如有薄雾笼罩之美感!

北宋拓本唐李邕《麓山寺碑》

存有“别乘乐公名光”六字的北宋拓本,是为《麓山寺碑》最佳本,传世仅可见三册:
一为“景朴孙本”,现藏苏州博物馆;
一为翁同龢旧藏,马成名先生曾于翁万戈先生莱溪居见之;
一为声名最著之“赵声伯本”,即此次影印之底本,即传说中由“砖头”精心修补完好的“天下第一本”!
“搜”字未剜
麓山寺碑是李邕成熟的行书风格的代表作,也是他传世碑文中影响最大的之一。
李邕字泰和,鄂州江夏人,史称“李北海”。李邕是唐代有名的行书大家,被誉为“王羲之第二”!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等,无不深受李邕影响,明末董其昌更将其与“书圣”王羲之并列,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作为前辈,李邕还对李白、杜甫颇为赏识,为之延誉。杜甫赠李邕诗中说“干谒走其门,碑版照四裔。名满深望还,森然起凡例。”另外,甚至有人认为刻石的“黄仙鹤”就是他自己。由于此碑的文采、书法、刻工都堪称精湛独到,所以人们又称它为“三绝碑
此册通常被称为“赵声伯本”或“曼陁罗室藏本”。晚清民国间,赵世骏(声伯)旧藏,后归周进(季木)。1931年7月,由罗原觉携往日本,售与三井高坚,成为三井听冰阁藏物。90年代初日本大雨,听冰阁地下仓库被淹,此册也被泡在水中,纸叶黏连,有如“砖头”!二玄社高岛义彦特邀启功先生帮忙,请装裱名家张明善先生,费时两年,使原来薄纸相粘、坚如砖块的册页被神奇地叶叶擘开。经过重新装裱,古拓重生,真可谓“妙手回春”。启功先生兴奋异常,特作长跋。如今此本从海外归来,阔别近九十年,终于又能向国人展现风采!
以上五种,除《天发神谶碑》原石被毁以外,其他碑刻都还有留存:孔宙碑在山东曲阜孔府汉魏碑刻陈列馆,瘗鹤铭五块残石在江苏镇江焦山碑林,郑文公碑在山东掖县云峰山,麓山寺碑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不惟分散四方,亦且只能隔栏观望。而得此精印拓本,八千里路缩于案头,会古通今,情深调合,也是人生之一大乐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