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别再乱吃药,对证是关键!中成药可以这么选!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症候之一,其包括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各种肺炎等。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外邪侵袭,肺气失宣所为,也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肃降而发生。凡由外感受邪引起的咳嗽,称外感咳嗽,一般起病多较急,病程较短,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证,当以疏散外邪,宣肺理气为治。
凡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咳嗽,称为内伤咳嗽,一般起病较慢,往往有较长的咳嗽病史和其他脏腑失调的证候,当以调理脏腑为主。外感咳嗽,失治或治之不当,日久不愈,耗伤肺气,易发展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脏腑受损,气血亏虚,常因气候变化或寒冷季节而易感外邪,使咳嗽复发或加剧,日久经年,反复发作,可变生它证。
可选用下列中成药。
一、中成药内治法
1.风寒咳嗽型:
本病多为风寒侵袭,肺气失于宣降所致,多见于冬春季节,主要表现为咳嗽痰色稀白,呈泡沫状,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当以发散风寒,宣肺止咳为治,可选用
①杏苏止咳糖浆,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
②止咳青果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
③通宣理肺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④麻黄止嗽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
2.风热咳嗽型:
多为风热犯肺,热灼津液,肺失清肃所致,主要表现为咳痰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当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治,可选用
①止咳枇杷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
②蛇胆川贝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
③三蛇胆川贝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
④桑菊感冒片,每次4~8片,每日3次口服。
3.燥热咳嗽型:
多为燥热之邪伤肺,肺失清润所为,多见于秋季,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少黏稠,或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咳,胸痛,口干咽痛,尿黄,大便秘结,或见肌肤失荣,舌干红,苔少黄,脉细,当以清热生津,润肺止咳为治,可选用
①养阴清肺膏或川贝雪梨膏或蜜炼川贝枇杷膏等,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
②梨枇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
4.痰火咳嗽型:
多为肺郁化火,火热伤津,或风热咳嗽日久,肺失清肃所为,主要表现为痰黄黏稠,不易咳出,咳引胸痛,咽干口渴,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见痰多而喘者,舌红,苔黄,脉数,当以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为治,可选用
①橘红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
②川贝枇杷膏或枇杷叶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
③麻杏石甘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
④鲜竹沥或复方鲜竹沥或蛇胆陈皮散等,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
5.痰湿咳嗽型:
多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聚生痰所为,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而黏,胸脘满闷,呼吸不畅,或见双下肢水肿,腹胀,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苔滑,脉滑或数,当以健脾燥湿,止咳化痰为治,可选用
①二陈丸或半夏天麻丸、香砂六君子丸等,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②桂苓止咳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
6.肺虚咳嗽型:
包括肺气虚和肺阴虚两个症型。
肺气虚多为久咳伤肺所致,主要表现为咳嗽痰稀,气短懒言,喜温怕冷等,当以益气补肺为治,可选用
①人参保肺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②虫草补肺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利肺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肺阴虚多为久病体弱阴虚,或外邪久恋于肺,损伤肺系所为,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声音嘶哑,若虚火上炎,伤及肺络,还可出现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等症,当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为治,可选用
①二母宁嗽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②养阴清肺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
二、中成药外治法
1.伤湿止痛膏:大蒜1枚。将大蒜捣为泥样,取捣绒后的大蒜如豆瓣大一团,置伤湿止痛膏中心,每晚用热水浸足后贴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晚贴敷,翌晨揭去,连贴3~5次。可化痰止咳。此方为小儿百日咳之方,移用于成人,无论风寒,燥咳均获效果,贴后待足心有较强的刺激感时揭去,大多贴3~5次即愈。
2.鲜竹沥:浙贝母5克,鲜竹沥1支。将浙贝研为细末,用竹沥汁调为稀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可清热宣肺,适用于痰热咳嗽。
3.伤湿止痛膏:取本品1张,贴敷于胸前区箭突上,每日换药1次,连贴3~5天。可化痰止咳。
4.生命肺宝贴膏:每日洗浴后,取本品1张外贴肺俞穴处,2~3日换药1次。可治肺清肺,保肺养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