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扇子

我国是“扇子王国”,古往今来,扇子种类繁多,与人们的生活有不解之缘。扇文化的演变中,杨秀为曹操“画扇误点成蝇”,王羲之为一老妪题字卖扇等诸多经典故事,流传至今,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扇子,是咱们中国土生土长的物件。但不论长相如何,扇子的本职工作就是祛暑降温、扇风纳凉——手一摇,小风立马到。所以,古人又把扇子叫做“摇风”和“凉友”。

据晋人崔豹《古今注》里记载,扇子在我国源远流长,扇子由舜帝发明的。最初用苇叶编制,叫五明扇。不为扇风,只是装饰。直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才延伸出折扇、丝质团扇、羽毛扇等等,用来作为纳凉工具。

南北朝时代,折扇的普及率,比现在的手机还高。但主要功能却不是用于扇风,而是用来把玩、炫富。就好比现代人用票子、房子、车子显示自己的身份一样。

于是,一股扇骨风的热潮席卷而来。古人把能想到的好东西,都用在扇子的大骨上。比如象牙、玳瑁、雕漆、紫檀、乌楮,还有螺钿工艺镶贝壳。扇子不用打开,一个人的贫富贵贱,折扇大骨泄露天机。

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里记说:“凡紫檀、象牙、乌楮,俱目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为制者,称怀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足贵,惟骨为时所尚。”也就是说,不管你多么昂贵的扇骨,还是竹子最为时尚、高雅。

汉魏时期,竹扇和羽扇已十分流行。开始使用轻巧简便的是竹扇。竹扇主要原料是竹。削竹如缕,编织而成;或劈竹为片,展平以成。竹子扇骨通常经过选料、断料、劈料、拿火等40多道工序。然后再进行雕刻。一把好的竹制扇骨要比乌木的螺钿工艺还要金贵。

以禽羽制成,亦称“羽扇”。羽扇,种类颇多。如雉尾、凤羽、鹊翅、鹤翎、鹅毛、雕翎、孔雀尾、鹰羽等羽扇。汉魏以来的辞赋中,多提及扇。曹植《扇赋序》,道及曹操得皇帝赏赐的上方竹扇。晋代陆机《羽扇赋》,专门颂咏羽扇。

扇柄多用竹、木,有的则用兽骨角、玉石、象牙。柄尾或穿丝缕,或坠流苏。类似竹扇而使用原料不同的,尚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麦扇、槟榔扇等。鹅毛扇和雕翎扇较为常见,雕翎扇档次较高。羽扇轻缓风柔,历史悠久。苏东坡用“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描写周瑜的风度。 

 

汉代以后,丝织业开始发展,出现了“纨扇”,因用洁白细绢制成,又称“绢扇”。面料除了用绢外,也可用绫、罗、纱等丝织品,因其“团团如明月”,也称“团扇”。也有腰形、椭圆形、鸡心形、宫灯形、六角形、马蹄形,统称“团扇”。原是贵族妇女的赏玩之物,宫中多用,故又称“宫扇”。

古代的团扇,大多制作精美,以绘画、刺绣、缂丝、抽纱、烫花作扇面装饰,常画有山水楼台、草虫花鸟,绣有各色美丽图案。扇柄用材有湘妃竹、棕竹、梅录竹、楠木、红木和牙骨等,贵重的配有宝石扇坠,是闺阁女子的常用之物。

汉代至北宋,是团扇的盛行时期。唐刘禹锡《团扇歌》曰:“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 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杜牧写团扇美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折扇兴起,晚于团扇,始于宋代,由日本传入中国。有些折扇,扇骨选材十分讲究,有棕竹、湘妃竹、凤眼竹和黄花梨、紫檀、鸡翅木、楠木、檀香木,还有用象牙和玳瑁做扇骨的。折扇卷舒方便,明永乐帝命宫中工匠大量仿造,折扇一时成为时尚,明清时代十分盛行。

折扇由扇骨、扇页和扇面三部分组成。以香料涂沫扇面的,叫香扇。可以藏在靴中,以备旅途中使用的,叫靴扇。更有一种以各色漏纱为扇面,可以隔扇窥人的,叫瞧郎扇。材质、制作方法和用途不同,折扇命名不一样。

扇面分绢质、宣纸两种,颜色为象牙白、珍珠白两种。文人骚客在上面或写或画。但到了元明清三朝,有些“潮人”开始创新,将扇面颜色“加工”成藏青色、红色、深蓝、黑色、金色。

清朝光绪年间,流行黑色折扇,当时杭州一家店就专门生产黑纸扇。因此有“苏白杭黑”的说法。

他们选用浙江的桑皮纸做扇面。在上面反复涂抹一种柿漆,经过晾晒之后就成了黑色。而且不怕风吹雨淋。坊间有“一把扇子半把伞”之说。

经过反复尝试,人们发现,在黑色的扇面上,一定要用金漆笔进行书画,才显得高雅而不失庄重。既然黑色和金色是绝配,于是,便有人不惜重金,用纯金打造金子扇面。这就是泥金工艺扇面。

除了泥金还有洒金扇面。就是把纯金的粉末随意洒在伞面上。由于金子具有很强的附着力,所以无论作者在扇面上怎样写字画画,金子末都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

扇子本是实用之物,却成了书画家表演的天地。明代中期,绘画书法开始由团扇转向折扇。明清的画扇高手,在折扇上画人物、画山水、画花卉,既风雅又实用。唐寅在折扇上画桃花,张灵配上半身美人,扇题为唐人崔护的名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些折扇,作为艺术品,收藏价值极高。

夏天到了,摇扇纳凉为人之所需。尽管空调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但名目繁多的扇子,怎会在历史的记忆里挥之即去。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